70多年前,山東人民用小推車支援淮海戰役取得勝利。70多年後,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戰面前,作為工業大省的山東,正全力保障醫療防護等重要物資生產供應,以源源不斷「彈藥」有力支援全國戰「疫」。
    8個半小時的速度
    8個半小時,是從青島接到調撥任務到物資運抵武漢的時間。
    1月2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武漢考察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聽到醫護人員反映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物資需要穩定供應時,當即要求隨行的有關部門負責人協調解決。青島市政府當天中午11時40分接到工信部的調撥任務。
    政府緊急調度企業,企業迅速裝箱,工信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通力合作,保證運輸物資車輛一路暢通,從組織防疫物資包裝、裝車到運至機場僅用時3小時。裝載2萬副醫用護目鏡、5000個醫用隔離面罩的山東航空公司飛機18時17分許起飛,20時10分許順利抵達武漢。
    開足馬力緊急馳援
    在開足馬力生產的基礎上,山東向重點疫區全力提供緊缺醫療物資。在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火速建設過程中,同樣有著諸多山東元素和山東企業的付出。
    當火神山醫院建設急需大型專業空調機組時,齊魯製藥一批排風機組12臺設備,正準備從製造廠家發運濟南。得知武漢需要時,齊魯製藥當即決定,把機組調轉方向發往武漢,馳援醫院建設。「廠房建設工期可以拖,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耽擱!」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說。
    缺乏通風設備,德州亞太集團原需兩周生產的337颱風機組,僅用3天生產調集到位;
    缺少箱式房屋,昌樂縣建築企業克服困難復工生產,數千套箱式房屋分批次陸續送達;
    急需大量板材,聊城冠洲集團重新調整排布生產線,3天時間生產1500噸鍍鋅鋼板……
    山東的「搬家式支援」
    在這場人民「小推車」的支援中,山東各界齊心協力、發揮合力,確保重點醫療物資順利生產。
    1月31日,德州市德城區工信局發出「急尋該種刀片!有線索請速聯繫我們!」需求,當地一家大型醫用口罩生產企業由於機器切割刀片損壞,5臺機器只有1臺能維持生產,日產量驟降。而刀片供應商在湖北,受疫情影響運出速度較慢。
    山東省工信廳赴德州督導組積極聯繫湖北相關部門,2月1日一早德州工信局人員啟程趕赴鄂豫兩省交界處,完成刀片交接後連夜趕回,來回奔波1600多公裡,2日凌晨4點到達德州,企業隨即實現最高產能生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被網友稱為「缺啥給啥」「有啥給啥」的山東「搬家式支援」,體現著山東各級部門、企業及民眾的擔當與奉獻,更表明當前全國各界「齊心協力,共克時艱」的決心與信心。
    (據新華社濟南2月6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