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大著肚子編輯了一本《中國古代妝容配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8;2017年再版更名為《中國歷代女子妝容》),當時純粹是出於個人愛好,當然也因為心中有著一絲好奇。出於女人的天性,我希望知道古方妝品的奧秘。但我是一個理論永遠高於實踐的懶人,從未想過要真的把它們都做出來,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幾乎是一種天方夜譚。後來,八年過去了,有一天我接到了同事的電話,說有一個女孩要找我,很漂亮,還有點生猛。於是,我就這樣認識了詠緹。她拿著我的這本已經快被她翻爛的書,拉著我的手說:「李老師,我終於找到你了!太感謝你了,我把它們都做出來了。我想拿給你看!」我瞬間有種淚崩的感覺,我是遇到天使了嗎?這是我的福報嗎?應該感謝的人明明是我啊!就在她的小小出租房裡,竟然隱藏著一個手藝人的夢工廠,瓶瓶罐罐,花香氤氳,藥香馥鬱!「玉女桃花粉」、「鵝梨帳中香」、「紅藍花胭脂」、「露華百英粉」、「畫眉集香丸」、「加味香肥皂」……原本只是書中的一個個香豔的名稱,居然在她的手中化為可以觸摸的真實!她為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看到了一個由古方胭脂水粉構成的芳香世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她的復原方法是科學和嚴謹的。我公眾號平臺下「妝品復原」欄目中的系列文章就詳細記錄了她的妝品復原過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也想把這個芳香而唯美的傳奇世界展示給更多的人。
五月十號13:30,讓我們相約上海戲劇學院紫藤廬!親眼見證最地道的妝品傳奇。
詠緹自述
我一直認為,我的童年是奇異的:我出生在東北,一個叫做「朝陽」的小山城,這裡是東北最貧窮的地方,但是卻有大片的紫茉莉和特有的鮮紅晚霞。
家中有兄長二人,唯獨我是被外祖父帶大的,他是一個睿智又溫厚的老人,在我的童年中很長一段時間充當著父親和老師的角色。他像是個收藏者,家裡的古籍文玩堆成了山。老人喜歡還原古代驗方,喜歡詩畫書法,卻從不強加於我。我那時候還小,感覺他的房間像是另一個世界:筆墨紙硯、玉器妝奩...他像是穿梭在兩個時空裡的主人,把這些寶貝搬來搬去。我那時候跟著他學,看著他,模仿他……長大後也想成為他,可能從那個時候開始,還不知道何為「美」的我,開始有了對古典情懷的懵懂體驗。後來,老人走了,只留下了他用半生精力換來的古籍,和他最喜歡的外孫女。很長一段時間,我曾毫無道理地認為外祖父是偏心的:陪著兩個哥哥長大,卻沒有陪著我。所以他的東西讓我不願打開,也害怕打開,直到上了大學,哥哥們玩笑說起:「姥爺這樣一個從不做家務的人,卻偏偏願意帶著你,這是真心疼你呀。」生活就這樣一下子給了我一個缺口,讓我這些年避而不見的情感流淌出來。從那時候開始,我決定我要繼承他對中國古典美的再現工作和深厚情懷。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發現我很難下筆,從哪裡開始說好呢?我想了很久,腦海中總是閃過這位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影子,我無法不去寫他,更因為他貫穿在我做這件事的始終。我知道,我選擇復原古代胭脂妝粉是一條很艱難的路,很可能世界已經不再需要它,也可能我最後像我的外祖父一樣,做的這些事最後只能變成我個人的愛好,更談不上對社會有什麼貢獻,想來想去,這樣也好,畢竟這樣也許我就真的成為了他。這樣混沌的想法一直支持我走到今天,卻成為了最能給我力量的想法,我在復原的時候遇到的很多困難都曾因為這個想法迎刃而解,我想如果他還在,也許我會是跟他最有共同話題的孩子。
2016年,我來到上海,遇見了我生命中又一個重要的人——李芽老師,她是上海戲劇學院的副教授,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妝容配方的專家,我這些年一直在看她的書,忽然有一天我決定去找這位素不相識的朋友,可能是上天眷顧,李老師很喜歡我,也喜歡我的作品,從那天起我成了她「在野」的學生。後來,我去上戲上課的時候,有了更多跟她接觸的機會,我慢慢感覺,她有很多地方很像我的外祖父,所以老天是公平的,我們最愛的人會以另外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繼續陪伴我們。我覺得我一定要把胭脂妝粉復原好。一旦有了這個想法,需要學習的東西就變多了,從古代不同朝代計量衡的差異,到古代與現代同一種材料發酵時間的不同,再到對不同製作方法的胭脂種類的劃分,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這也是李老師給我的一個很大的影響,她是一個治學嚴謹的人,她讓我明白做研究是一份嚴肅的工作。所以從那時候開始,我把我幾年前在製作過程中做過的零散筆記開始了更為細緻地整理,也是從這次整理中,我驚喜地發現胭脂妝粉的復原並非對現今毫無意義:從實用性來說,很多種類的胭脂妝粉其優勢遠勝於現代的化妝品,因為它們所有的原料均取自天然,沒有任何化學成分,所以也不存在傷害人體的副作用。從學術的角度來講,用復原方法製作出的胭脂妝粉的妝感與現代有著天差地別,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古典美的真相,探索古人的生活隱秘。想通了這一點讓我很激動,我覺得我做的這一切是有意義的,總有一天它會被社會認可。
這些年我一直在找跟我一樣做胭脂妝粉復原的人,可惜無功而返。在古代有專門做這一行的匠人,為宮廷服務的叫做「合口脂匠」,工作在民間的叫做「香粉師傅」,而今因社會變革從事這一職業的世家都消失了,而一些古代的老香粉鋪子現在工藝也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打著古代香粉鋪子的招牌賣現代的化妝品。這讓我產生了思考:這麼好的工藝,又取自天然,為什麼就瀕臨滅絕呢?我覺得除了社會變革和消費習慣的改變外,更多的原因是取自匠人的內心:守藝要耐得住寂寞,也要擔得起責任。大道至簡,大味至淡,堅持是最好的守護。所以我覺得我會把妝容配方復原作為我一生的事業,為了成為與外祖父最有共同話題的孩子,為了對得起恩師的知遇之恩,為了我這些年付出的血汗和成果,也為了對這份事業的真愛……
張詠緹部分復原妝品欣賞
米 粉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作米粉法」復原
加味香肥皂
據《老佛爺用藥底簿》「加味香肥皂」方復原
甲 煎
據《千金翼》「甲煎法」復原
紫茉莉「珍珠粉」
據明秦徵蘭《天啟宮詞》:「玉簪香粉蒸初熟,藏卻珍珠待暖風。」詩下注復原
玉簪粉
據明秦徵蘭《天啟宮詞》:「玉簪香粉蒸初熟,藏卻珍珠待暖風。」詩下注復原
畫眉集香丸
據宋代陳元靚《事林廣記》「畫眉集香丸」方復原
唇 脂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合唇脂法」復原
澡 豆
據唐代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 》「洗手面令白淨悅澤澡豆方」復原
紫 粉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作紫粉法」復原
還是那句話,愛追夢的人都好命!
欲購買妝品配方來源書籍請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