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進入12月中旬了,距離元旦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春節也就剩了2個月左右的時間了,再過個一個月左右是時間農民就要陸續返鄉了。前段時間跟一個在外打工的朋友聊天,讓筆者很是汗顏,這位朋友在工地上當農民工,一天有300左右的收入,按照我的理解那一年下來怎麼也能攢下來個7、8萬。按理這個收入不低了,平時也應該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可聽他說還是老樣子,今年依然是打算提著塑料桶,扛著麻袋包返鄉。
這就讓人有點不能理解了,一個月都有接近一萬的收入了,為什麼還是看起來沒錢的樣子,「提桶扛包」返鄉。對此,筆者這位朋友說的很現實:
1、農民工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自己舒服就行,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確實,在我們多數人的心中農民工就是穿的迷彩服或者工作服,看起來身上都是泥土之類的,這種迷彩服一般比較寬鬆,幹活不會影響很大比較舒服,本來打工就不是什麼光彩的事,再在乎別人眼光的話這個活也就沒辦法幹了。
2、塑料桶回家可是搶手貨。
很多在工地打工的農民工返鄉的時候都會帶上幾個自己平時攢著的塑料桶,因為這種桶都是工地上用的,所以非常結實,平時用來裝個東西,裝水都非常不錯,扔了怪可惜的,帶回家經常會有親戚看到了索要幾個,雖然每年都帶些回去,到頭來自己家倒沒有幾個。
3、麻袋包比普通行李箱能裝更多的東西。
可以說麻袋包就是農民工一個小小的家,平時在外打工換個工作地點,換個工地啥的用麻袋包就非常方便,用完了收起來不佔地方,用的時候拿出來又很能裝。
4、麻袋包和塑料桶都不花錢。
而說到錢這個話題,我們都知道農民工在工地上幹的是辛苦活,所以收入一般都比較高,尤其是像瓦匠、木工、水電工等這樣有手藝的工人工資更高,一天收入300元的人不少,可不止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們辛苦忙活一年,最後可能連5萬塊錢都沒有,那錢都哪裡去了?
首先是個人的花銷比較大,雖然賺得多,但是在城裡的花銷也很多,一個月七八塊錢的房租費用,平時幹活比較辛苦一天的飯錢起碼需要五六十塊錢,平時還要抽菸、喝酒,在城裡生活一個月沒有3000塊錢的生活成本是很難的。
其次是工友多,隨禮也多,一般都是一個地方的農民工結伴一起啊在外工作,而且在工地上有都是一些歲數比較大的,平時這家孩子結婚,那家孩子買房子,他家兒子生孩子辦個酒席就要隨點禮,而且現在農村的利是越來越高,一次隨個400、600的很正常,關係好的可能還得隨個1000塊錢,這一年下來也需要花個一兩萬。
最後就是養活家裡人,多數情況都是男人在外打工,女人在家種地照顧家人,這幾年糧食價格並不是特別理想,種地就是管著自己吃,也賺不到什麼錢,花錢都是打工賺的,一家4口人一個月花個一兩千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年又需要個一兩萬。
這樣算下來一年光花銷就要5、6萬,一年的收入也就10萬左右,減去這些日常開支自然也就剩不下5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