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生活》第1期 -
青年生活態度線上沙龍
執筆|溫維娜
最近,古裝電視劇《燕雲臺》播出。劇中,那位溫柔懂事、勇敢倔強的蕭家大姐一下子抓住了觀眾的心,她的扮演者佘詩曼也頻頻登上熱搜。
劇照
這不是佘詩曼第一次因出眾的演技而備受關注。1997年,佘詩曼因獲得香港小姐季軍而進入演藝圈,很多觀眾熟悉她,或是因為《金枝欲孽》中亦正亦邪的爾淳,或是因為《使徒行者》中鬼靈精怪的阿釘,或是因為《延禧攻略》中隱忍腹黑的嫻妃,她每一次在熒幕出現,都會因為所塑造的人物,收穫一波好評。
採訪當天,佘詩曼一襲清爽的襯衫,剛剛結束廣告拍攝,臉上並沒有看見一絲倦意。與過去相比,佘詩曼現在已經學會在繁忙的工作中,合理分配時間,從九點鐘起床,泡一杯咖啡,敷個面膜,準時在十點鐘出門工作,她做了生活的主人。
和過去一樣,演戲依然是佘詩曼生活的中心。哪怕是在放假的時間裡,佘詩曼都會帶上口罩和帽子,去公園、商場,那些充滿煙火氣的環境中走走,「演員雖然演技很重要,但觀察更重要」。找一個角落,佘詩曼坐在那兒大半天都不動,她在觀察生活中的每一個人物,「媽媽是怎麼樣的,姐姐是怎麼樣的,老太太是怎麼樣的」。
在每部戲裡,佘詩曼都會把自己的一些個性從心裡「拿」出來,把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人物特徵融入角色中,有時候她甚至分不清是「我演她,還是她演我」,但是,當自己與角色之間架起了交流的橋梁,佘詩曼很享受其中的樂趣。
但又不同於過去的是,在片場之外,佘詩曼開始規劃不一樣的人生。跨界投資、直播帶貨,她在不同的身份中任意切換,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和滿足。
跨界投資這件事,其實源於女生對美的那一點執念。拍攝《延禧攻略》時,佘詩曼找了很久,卻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口紅色號,轉念間,她想自己是不是可以根據服飾的顏色調製一個色號,就這麼一點點的摸索,最後的效果居然特別驚豔。佘詩曼想,自己為何不設計一些口紅出來,分享給更多喜歡的人。就這樣,她開始了演戲之外的生活。
一開始的靈感很簡單,但開始後,佘詩曼才發現,創業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她像學生一樣,重新學習,去廠家看機器,了解真空、衛生等相關知識。從零開始的路不好走,但佘詩曼不想放棄,「嘗試不同的東西,不要總老在舒適區裡,走出去闖一闖,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佘詩曼說。
Q - 主持人
A - 佘詩曼
Q:你想給觀眾或者給普通人傳遞一種什麼樣的一種觀點或者態度呢?
A:我覺得成功是需要勇氣的。有時候你會害怕,想走回去放棄了,但是你再想一想,第一,這樣很沒有面子。然後第二個就是,我不想後悔。凡事我開了一個頭,我一定會往前走。我不管怎麼艱難,我自己搞不定,我就找人幫,我想盡方法去完成它,要有體育精神。
Q:現在的你還會因為什麼事情感到焦慮嗎?
A:比如說到了一個瓶頸,沒有以前那麼多人找你拍戲,現在演戲的路線可能窄了,不像以前,你演什麼都可以,可能現在要等一下,那你就去接受它就好了,但是你在等的時候可以幹別的事,你可以培養一下你的興趣,或者陪伴你的家人。
Q: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理財建議給現在的年輕人?
A:如果會做一點小投資的話是挺好的。幾個人存一點錢,加起來可以做一點小生意,可能會賺錢。如果沒賺到什麼錢,你也賺了那個經歷和過程。其實很多人都會面對這個問題,但是,你不可以光躺在床上想一大堆計劃,要去實行才行,哪怕是一步兩步,踏出去。賺錢當然是很重要,但是錢不是最重要,錢是買不到心理上的滿足感,買不到快樂的。有時候可能,你花幾千塊去吃飯都沒有你跟幾個朋友在那個街上吃碗小面來得開心,你要記得自己以前的那種真實感,要找到自己的初心。
更多精彩故事戳正片
製片人:喬建賓 閔捷 王毅旭 曾麗穎
策 劃:王俊秀 王宇
導 演:鄒贊
統 籌:張連昆 李想
宣 發:溫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