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費金融公司上半年業績相繼公布,總體上業績規模出現縮減,只有少數公司盈利大增。同時,高層變動較為頻繁,行業監管趨嚴、消費者需求變化的環境下,對消費金融公司的考驗還有很多。
近期,消費金融行業大事件頻發,其中螞蟻集團宣布設立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擬A股上市……將外界目光又吸引到這個領域。而隨著各家半年報的相繼出爐,發現網也對其進行了不完全統計,截止9月22日,共有17家公司的大股東已披露上半年營業狀況,但對消費金融公司的披露程度不一,甚至有些只有單一的營收或淨利潤數據。
在這17家消費金融公司中,按照營收排行來看,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這幾家的營收數據在兩位數以上;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業績大增,湖北消費金融同比去年有所下降。淨利潤方面,多家公司呈縮減的態勢,只有興業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盛銀消費金融和晉商消費金融盈利有所提高,而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實現了扭虧為盈。另外,華融消費金融和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呈虧損現狀。
數據來源:各公司財報
湖北消金營收與利潤雙降
自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影響,多家消費金融公司的利潤同比下滑,影響最嚴重的要屬湖北消費金融。數據顯示,湖北消費金融營收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6.55億元下滑15.96%;淨利潤為0.037億元,較上年的0.56億元下降93.4%。截至2020年6月30日,湖北消費金融公司總資產為85.91億元,較年初的88.61億元,減少2.7億元。
除了湖北消費金融,北銀消費金融的淨利潤也相當不樂觀,同比去年降幅達到60%。與此同時,還有中郵消金、海爾消金、招聯消金、四川錦程消金、尚誠消金遭遇了相同的情況。今年上半年,中郵消費金融淨利潤下滑64.76%,總資產286.72億元,淨資產34.83億元;海爾消費金融淨利潤下滑70.33%,截至6月30日,海爾消費金融公司總資產為94.103億元,較年初的102.899億元下滑8.55%;錦程消金淨利潤下滑16.7%;招聯消金淨利潤下滑35%;尚誠消金淨利潤下降5.6%。
儘管利潤一度承壓,但好在營收總體上為正,而華融消費金融卻面臨虧損的局面。根據半年報數據,華融消費金融在今年上半年虧損了480萬元,2019年虧損金額為1.98億元。對於盈利能力的相關問題,發現網致函華融消金,但截至目前對方尚未回復、給予解釋說明。
此外業績虧損的還有剛成立不久的重慶小米消費金融,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米消費金融營業收入343.9萬元,淨虧損906.9萬元。總資產15.105億元,總負債0.196億元。據悉,小米消費金融於今年5月29日被重慶銀保監局於批准開業。
在整體規模縮減的態勢下,盛銀消金和杭銀消金卻在營收與淨利潤上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長速度。數據顯示,上半年盛銀消金營收2.99億元,同比增長269%,淨利潤0.658億元,同比增長312.5%;杭銀消費金融營收8.86億元,同比增長224.5%,淨利潤0.93億元,同比增長245.38%。
高管變動不斷 中原、錦程遭罰
上半年疫情之下,公司發展壓力重重,而內部調整也在不斷進行。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招聯、中銀、尚誠、中郵消費金融等都進行了高管調整,其中,王曉敏出任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田紅豔出任中銀消費金融總經理;尚誠消費金融總經理胡浩中退出。
此外,近幾個月來,消費金融公司的人事變動仍然頻繁。9月7日,重慶銀保監局核准郭劍霓任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北京銀保監局核准曹穎任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職資格;8月24日,河北銀保監局批准劉紅宇擔任幸福消費金融總裁的任職資格,批准雷選平、劉源的總裁助理任職資格,及甄桂春、陳規易、林小欽的董事任職資格;8月20日,上海銀保監局核准劉綱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的任職資格;8月7日,黑龍江銀保監局核准陸亭宇哈銀消費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助理的任職資格;8月5日,河南銀保監局核准邵航河南中原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任職資格。
來源:銀保監會
人事頻繁調動,尤其是高層的調整可以說是把雙刃劍。一方面,頻繁的調動有利於人才流動、對公司而言,利於變革創新。另一方面,高層在一家公司任職的時間不長,難以將戰略實施到位,可能導致公司一直處于波動的狀態。從以上消費金融公司高管的調整也可看出,公司頻頻換高管的原因或與經營狀況不佳有關,相較而言,穩定的管理者對公司發展更加重要。
來源:企查查
在業績與管理層變動背後,第三方也一直在監管著消金金融行業。與2019年的罰單情況相比,今年上半年只有兩家消費金融公司遭到處罰,分別是中原消費金融和四川錦程消費金融。1月16日,鄭州監管局對中原消費金融罰款5萬元,對2名直接責任人分別處1萬元罰款,處罰事由是未按照規定處理異議。6月28日,錦程消費金融因「違反審慎經營原則」被四川監管局處以罰款40萬元。
入局者眾多外圍壓力較大
截止2019年末,持牌消金公司共有26家,在今年上半年,儘管疫情嚴重影響了消費金融的發展,使行業承受著較大壓力,但是仍有幾家在這個艱難的時間點開業了。其中,平安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先後於4月、5月開業,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也在8月17日正式開業,至此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經擴大至27家。近期,螞蟻集團還在籌建消費金融公司,計劃與南洋商業銀行、北大千方科技(002373,股吧)、寧德時代(300750,股吧)共同組建,註冊資本80億元。
這些科技領域的公司布局消費金融,使傳統金融機構面臨壓力,比如,平安消金開業後推出了「平安小橙花」,主打以「貸款+支付」為核心的智能錢包功能;不久前剛剛揭牌的陽光消金,將打造全線上消費金融業務平臺等,但金融+科技勢必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根據艾媒諮詢《2019中國「90後」消費金融發展現狀監測報告》,「90後」儼然成為新經濟、新消費的驅動力,年輕的消費者將會成為市場爭奪戰的焦點。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著國家針對消費金融相關法律的不斷完善和改進,各類金融機構貸款競爭加劇,優勝劣汰,貸款平臺發展更加透明化和規範化,貸款市場趨於成熟。
同時,這也對金融消費公司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各公司大數據的風控能力,將傳統的背景調查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結合的能力,掌握用戶的消費數據的能力,都將成為消費金融公司核心競爭的關鍵。
(發現網研究員 楊璐)
(責任編輯:董雲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