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化妝品的成分

2021-02-08 科伊美護膚學堂


成分重要麼?當然重要啦,通過成分你至少可以知道三件事:第一這個東西對你是否安全是否有刺激性;第二這個東西是不是你想用的,是不是有它所宣傳的作用;第三它是否物有所值,可否找到更好的替代品。而化妝品市場的監管真的是有點混亂,各國的規則又各不相同,很多成分即使有一些報導和擔憂也不會立刻禁止,對於廣告的誇大宣傳也沒有明確規定,所以呢,還是自己多漲點兒知識最靠譜。

想一下子成為成分專家確實有難度,但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對自己用的護膚品有一個大致的判斷還是很可行的。不需要太久,幾分鐘,大家往下看。

從2010年6月17日開始,在國內生產的化妝品及進口的化妝品外包裝上必須有全成分標註。這個規定真心不容易,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一張圖就知道中國是多麼遲才開始進行全成分標註,人家美國從1976年就開始了好嘛!之前咱們就是想寫啥寫啥啊,想想也是怕怕的。

而且在成分標註上必須寫上INCI的中文譯名,INCI全稱是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化妝品原料國際命名。意思就是人家有個正規官方名字,胡亂的俗名啊小名啊別名啊寫上去就不行。

知道必須寫INCI有啥用呢?可以幫助你辨別三無產品。現在化妝品品牌實在太多了,那麼多歐洲日本韓國澳洲品牌,普通人哪有分辨能力說是不是三無呀,所以朋友圈經常三無橫行。原來的三無產品通常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但現在一般都是高仿,這些都可以作假,這個時候成分可以幫到你。大部分三無產品還經常有個特點,就是成分名稱不規範。

舉個慄子,很多人不是號稱自己是EGF原液麼,成分表裡面也寫著EGF,實際上EGF的標註應該是寡肽,而且超級貴好嘛!!原液一是沒有那個必要,二是如果是真的,成本就要天價了~三個字:不!可!能!

幾個地方推薦給大家:

1) 在國內市場上正規售賣的,請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就是中國的FDA。裡面有兩套系統:

國外產品基本可以去美國的FDA,網址:fda.gov/Cosmetics/defau

優點是準確靠譜,還有一些其他信息比如禁用成分召回產品都可以看到;缺點是有點麻煩,而且如果產品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就找不到。

2)美麗修行

最近很火,成分列表來源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或者產品標籤,經過後臺整理並有一些歸納和分析,安全評級是從美國著名非盈利機構EWG過來的。網址在這裡:bevol.cn/,也有手機app。

PS:EWG是很關注安全性的權威機構,數據不斷更新,網址在這裡:ewg.org/skindeep/

優點是相對準確,查找方便,產品齊全;缺點是現在開始自己賣東西不知道公允性是否可以保持。

3)cosDNA

很老很經典的一個臺灣化妝品成分分析網站,側重於亞洲地區的化妝品成分分析,網址在這裡:cosdna.com/

優點是產品比較全,有些找不到的也可能在上面翻到,是非盈利性,比較公正;缺點是成分表基本上是用戶上傳,所以有時會出現不完整或者錯誤的現象。

4)網站名叫做「化妝品成分」

這個網站做的比cosDNA晚,比美麗修行早,裡面品牌還是蠻齊全的,還有品牌介紹、政策法規,而且還有不少成分的小文章,挺有趣味性的。其實苗頭特別好,但是感覺沒有發展起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網址在這裡:bwl520.cn/

優點是除了成分表之外還有不少其他有用信息,也是非盈利性,比較公正;缺點是感覺已經停滯了,好可惜。

1) 全成分標識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佔的比例越高。一般的護膚品都是用水作為基底,所以通常水都在第一位。

2)成分加入量小於或者等於1%的成分,可以不分先後順序排列。就是1%以後的就隨便排了,其實就是不那麼重要的意思,才可以不管順序是啥。但有些成分含量低也會有作用,需要格外小心,尤其是防腐劑、香精這些,即使含量低也會刺激或帶來安全性問題。

看成分表也是一樣,主要關注三類成分:基礎成分、活性成分和可能有安全問題、刺激性的成分,如果基底不錯,活性成分優秀,沒什麼有安全問題和刺激性的成分,就是一款優秀的產品。

活性成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OTC的藥活性成分,這類成分在美國的護膚品中必須在所有成分表前單獨列出,比如下圖最上方的那個框框裡面的「Drug Facts」。最常見的就是防曬成分,基本都屬於藥活性成分,還有祛痘的過氧化苯甲醯、水楊酸,這些都是,中國沒有要求單獨列出。

另一類就是非藥的功能性成分,比如洗面奶中的表面活性劑,面霜中的油脂,美白產品中的維生素C、煙醯胺,抗衰老產品中的視黃醇。通常這些成分會在護膚品的前5-10個成分內完成,排在後面的成分通常含量偏低,很多商家大肆宣揚的賣點成分可能就在後面那些成分中,如果含量太少就根本不可能發揮作用,只是噱頭罷了。最多看到成分表的中部,或者如果可以找到1%關鍵點,看1%關鍵點之前的成分。(PS:也有一些成分會在低濃度起效,比如視黃醇,一般都控制在1%以下,但比較少,有空給大家講)


總體來說化學防曬劑的刺激性比較強,香精由於是十幾種或幾十種成分混合而成,一般引起過敏的可能性也比較高。所以如果是敏感肌,都需要避免。

容易過敏和非常關注安全問題的童鞋可以多關注多總結,能夠總結出一個簡單的清單,是最為理想的。



本文原發於微信公眾號「penny姐」,僅作為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聯繫客服刪除!

相關焦點

  • 教你看懂化妝品成分表
    從2010年6月17日開始,在國內生產的化妝品及進口的化妝品外包裝上必須有全成分標註。這個規定真心不容易,大家可以看下面的一張圖就知道中國是多麼遲才開始進行全成分標註,人家美國從1976年就開始了好嘛!之前咱們就是想寫啥寫啥啊,想想也是怕怕的。
  • 化妝品成分表如天書?沒關係,我們教你看!
    然而,成分表動不動就就4、5行,其中還夾雜著諸如三甲基矽烷氧基矽酸酯這種你可能都不知道咋斷句的詞兒。怎麼辦?別急,今天教你成分表入門!全成分標識的成分表中,成分名稱應按加入量由多到少排列,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佔的比重越大。
  • 奧莉薇蘭Olivella教你三分鐘看懂化妝品成分標識
    如果想對得起自己的臉,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化妝品,懂得一些基本的化妝品成分分析那就很有必要。成分如何看?在講方法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全成分標識。以下三種方法,教你看透化妝品成分表的秘密:方法一:通過熟知單一成分、了解產品對應功效舒緩,你選擇的產品中就要有對應的安全的舒緩成分。(積雪草苷、神經醯胺、沒藥醇、卵磷脂、牛油果樹、洋甘菊提取物、蘆薈汁、甾醇等。)保溼,你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透明質酸、甘油、丁二醇、神經醯胺、牛油果樹、礦物油、尿囊素、礦物元素等。)
  • 教你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開欄語:今年5月25日~31日是化妝品科普宣傳周,主題為「安全用妝,伴您同行」。 為提高消費者安全用妝意識,即日起,內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出系列化妝品科普知識,引導消費者正確選購和使用化妝品。我國規定,自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地標註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稱。
  • 如何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許多化妝品的成分確實有其天然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學會並運用識別化妝品的成分一些常識,同時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才能降低購買假冒化妝品的風險。根據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實施全成分標識規定,既符合各國法規規定,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產品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並避開過敏原料。這一類成分用量較大,通常排在全成分列表的最前面,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包括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 手把手教你,如何查詢化妝品的成分是否真正含防腐劑?
    事實上護膚品導致乳腺癌的病例越來越多,原因是護膚品中的致癌物,像防腐劑、激素、重金屬(鉛,用於漂白作用的)等有害物質侵入肌體淺層組織時,脖子上的淋巴將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輸送到全身的毛細淋巴管,而癌細胞喜歡隱藏在女性的乳腺和子宮裡,在男性的前列腺和睪丸裡。有一些護膚品雖然原材料很好,可是解決不了防腐的重大科技問題,不得不使用化學防腐劑。
  • 學會看化妝品成分,不要盲目追著時尚跑!
    近年來,人參、鹿茸等漢方成分大熱,現在天然有機化妝品化妝品獨領風騷。「這個不錯,我也要買來試試看」,或者「發工資了,犒勞自己一下吧」,想必這麼多年來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應該一一嘗試過含有以上成分的化妝品了。不得不說,化妝品的流行風潮是化妝品公司的研發指向標。很大程度上,掌握這種流行風潮與化妝品公司的市場戰略有著必然的聯繫,就像時尚服飾、餐飲一樣,無非就是一種循環的周期性往復罷了。
  • 化妝品成分表分析怎麼看?
    1、根據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籤》的規定 ,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所有成分的名稱。
  • 化妝品成分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隨著現代社會女性對於美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於美妝護膚產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魚龍混雜的產品,我們根本無法從外形、價格中分辨優劣,小編就教你一個小方法,那就是看成分,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判定產品的質量,下面小編就來分享一些高風險成分,大家以後在購買產品時可以儘量避開這些成分
  • 化妝品成分分析,教你怎樣選取適合自己的產品~
    很多化妝品成分分析都會有明細介紹,那麼化妝品配方分析有什麼意義呢
  • 知道 | 學會看化妝品成分表,你就再也不用擔心選錯產品了
    題圖: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關於化妝品成分表,究竟要如何去看?現如今市面上那些化妝品名字取的真真是厲害,×× 冰川水、×× 逆齡精華、×× 神仙水、×× 抗藍光精華……光聽這名字,就仿佛嗅到了神秘又高級的味道,有一種用完就能青春永駐的感覺,好多人一看到廣告宣傳,錢包就開始躁動了。不得不提醒,這種時候一定要冷靜、冷靜、冷靜。無論他廣告宣傳再厲害,其功效到底如何,歸根結底還得看成分表。
  • 化妝品中到底是什麼成分讓你皮膚過敏?
    把你的護膚乳、面膜、防曬霜、晚霜、身體乳、指甲油、染髮劑拿出來看一下成分表,你會發現很多化學成分:酯、醇、醛、酚、酮、酸、鹽、肽、酶等等。◎ 為什麼有的化妝品用了以後會過敏?過敏有哪些症狀?◎ 哪些是讓你過敏的成分呢?
  • FINE&CO.梵珂 | 如何解讀化妝品成分表?
    ,許多化妝品的成分確實有其天然優勢,對於消費者來說,學會並運用識別化妝品的成分一些常識,同時選擇正規的購買渠道,才能降低購買假冒化妝品的風險。根據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國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註產品配方中加入的全部成分的名稱。實施全成分標識規定,既符合各國法規規定,保護消費者知情權;也能提供更全面的產品信息,方便消費者選擇需要和喜愛的產品,並避開過敏原料。這一類成分用量較大,通常排在全成分列表的最前面,是化妝品有效成分的媒介,包括水、乙醇、礦物油、凡士林等。
  • 乾貨丨化妝品成分分析基礎版
    我們在看化妝品成分的過程中通常會考慮採用百分之一
  • 盲目追求貴婦化妝品=白扔錢!選護膚品不看品牌,認準成分不踩雷
    一、看成分表不盲目追求貴婦化妝品,也不要跟風瞎買了,主播人家賺的就是推廣費,收了品牌爸爸的錢自然要為人家辦事,但也有確實好用的,甚至是好用到博主反向求品牌方的,但誰能分的清?所以一定要做成分黨,這樣才不會被騙。
  • 了解化妝品的成分表,再也不怕踩雷
    教你看化妝品成分表,美白提亮類最經常看到的,1、煙醯胺,主要起到一個美白的功效,抗糖化,淡化蛋白質,糖化後的黑色,減少黑色素沉澱。2、VC有很強的抗氧化的能力,能夠阻止黑色素沉澱,但是一定要避光。3、熊果苷,效果是美白提亮,有一定去暗沉的功效,但是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敏感肌謹慎用。
  • 成分表沒法告訴你的化妝品真相
    現在,每天看他的文章已經成了我的習慣,平時有一些護膚的問題我也願意跟他探討。 最近,三畝大叔的一篇文章我覺得不錯,對解讀成分表、挑選護膚品是有幫助的。所以分享給大家,希望也能幫助到各位美少女。 下面請看三畝大叔的文章——《成分表沒法告訴你的化妝品真相》👇護膚品的消費,開支不算小,有些姑娘甚至可以為了某個產品省好幾個月的錢。但是這麼大額的開銷,買到的產品中,有多少是真正在起作用的呢?這可能是很多朋友的疑惑。
  • 理性護膚,學看化妝品成分標示表
    在購買的過程中,化妝品的成分標示表其實可以做為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因為:   1,國家對於化妝品的監管尤其嚴格,所有在中國出售的產品,都必須用簡體中文標註成分,全成分監管,全成分監管,全成分監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有成分都必須標明,不得隱瞞。   2,所有成分的排列順序,按照濃度由高到低降序排列。
  • 化妝品成分與進階---成分表中同一成分背後的秘密
    在「成分黨」的摩擦下,化妝品的成分透明度越來越高。
  • 你的護膚品選對了嗎?選護膚品不看價格看成分,選對化妝品很重要
    導語:很多朋友現在用的化妝品都是通過朋友推薦買回來的,還有的朋友在一些美妝博主的安利下瘋狂地買買買!但是選擇化妝品要看自己屬於哪種膚質,而且化妝品的成分也很重要,所以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化妝品成分選擇方面的小知識,讓大家在選擇護膚品的時候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