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躍躍
幹啥啥不行,吃瓜第一名。今天,羅志祥出軌的消息引爆熱搜,9年女友的長篇控訴可謂是字字實錘,讓亞洲舞王的人設徹底崩塌。這邊,網友們持續起底當事人黑料,坐實其」渣男」稱號;那邊,以羅志祥為產品代言人的各大品牌,卻在經歷一場連帶危機。
這其中,紐西之謎品牌正處於風波之中。去年,作為紐西之謎水凝清潤隔離霜的代言人,羅志祥成為紐西之謎第一個官宣的男明星,引起行業廣泛關注。而今早,自羅志祥被爆出軌2小時後,紐西之謎董事長劉曉坤在朋友圈發聲回應,他表示:「今天有很多關心紐西之謎的朋友來詢問我關於隔離霜代言人羅志祥的情況。在這裡我想說,涉及到藝人的隱私和私生活,品牌不了解也不會去傳播八卦和負能量。」他還透露,羅志祥與紐西之謎的合作代言期正好已到期,紐西之謎近期也會在代言人選擇上有大動作。
隨後,記者瀏覽紐西之謎天貓旗艦店發現,店鋪首頁與羅志祥相關的宣傳海報已全部下架,此外產品介紹中,包含羅志祥的宣傳字眼也一併刪改。而除了紐西之謎,剛剛籤約羅志祥為品牌代言人的蒙牛純甄品牌,也火速將微博開屏宣傳圖更換為趙麗穎。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品牌代言人從萬人愛到萬人罵,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品牌借勢明星的初衷,是希望利用高度集中的流量,為品牌帶來曝光。在某種程度上,代言人是品牌對外發聲的重要載體,這意味著一旦合作,代言人和品牌之間就產生了共生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回顧近年的代言人翻車事件,2016年蘭蔻曾因何韻詩遭抵制,2017年雅詩蘭黛因PG ONE醜聞陷輿論風波,還有薛之謙、白百何、柯震東等代言人的「人設崩塌」,令一眾品牌苦不堪言。由此可見,想要正確利用藝人的流量並非易事,尤其在如今的輿論場裡,品牌即便是拿下了當紅的流量藝人,也並不代表它能高枕無憂地坐收流量紅利。
近幾年很多品牌開始學會規避這類的風險。比如儘量不找唯一的品牌代言人,轉而用短期合作的「品牌摯友」「品牌大使」等形式,將風險分散。此外,可針對不同市場、消費人群等不斷細分,每個產品、地區都有特定的受眾群,匹配對應的代言人,從而建立代言人天團,實現市場的全覆蓋。如果某個產品的代言人出事了,影響只有某個產品、部分地區,不至於整個品牌「元氣大傷」。但這類人民幣玩法,只適合財大氣粗的頭部大牌。
總結來看,對於品牌而言,選擇代言人時,不僅需要關註明星個人的流量指數及粉絲活躍度,更應該注重明星個人價值觀與品牌價值觀的高度契合,唯有遵循這個邏輯,才能在各大品牌的焦灼戰中佔據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