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寫字練書法的人來講,能夠有一位真正的欣賞者,往往顯得特別重要。真正的欣賞者可以在在塵封的、殘破的幾行墨跡中能夠發現歷史上的許多書家。在一般觀者心中以為是死了的,在真正的欣賞者眼中卻仍是活生生的!而作為一個欣賞者同時是一個好學生而言,也只有從自己體驗中,切實了解了古代書家,方可以繼承優秀的傳統而成為一個新的卓越的書家。在這樣正確的路上,才可以進一步談到發揚創新。這除了對書法家本人意義重大,也是欣賞者的光榮和責任。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著名作家季羨林的書法。季羨林讀書法不同於我們之前介紹的朱自清、沈從文、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其他作家的書法,即使是外行人也一眼便可看出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而季羨林的書法,相比之下則要顯得「拙劣」了一些,甚至有書法愛好者會覺得這樣的字一點也不工整,乃醜書之流、根本不能稱之為書法。但書法並非只有工整,也可以是雜而不亂、錯落有致的「拙」。
國學大師季羨林書法欣賞
季羨林(1911-2009年),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省聊城市臨清人。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與饒宗頤並稱為"南饒北季"。
季羨林早年留學國外,精通7國語言,被稱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著作彙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鬥、國寶。」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聊城大學名譽校長、北京大學副校長及終身教授。
文丨書畫課代表 ,更多高清金石書畫作品及其背後的故事,歡迎各位熱愛書法繪畫、篆刻治印的朋友關注我們!您的每一次「點讚、評論、收藏、轉發分享」都是對我們的支持,更是我們繼續創作的重要動力!我們將繼續創作、分享更多優質內容,不負「集金石書畫之精粹」的初心。申明:本文由「書畫課代表」原創首發,圖文消息謝絕未經授權的複製、抄襲或抓取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並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