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2019焦灼中有驚喜 國產類型片佔絕對優勢

2020-12-13 央廣網

對於電影行業而言,2019年是焦灼的一年,熱錢出逃,集體降薪,融資困難,在前幾年塌下的地基上似乎也無法一時半會兒平地起高樓;但2019年也是驚喜連連的一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後簡稱《哪吒》)和《流浪地球》的奇蹟,主旋律商業大片的成熟,以及642億總票房的好成績,似乎都在暗示著行業洗牌後的自身淨化和升級。

國產類型片佔絕對優勢

動畫電影不容小覷

2019年無疑是國產片的大年,從票房排行榜前10位來看,有8部是國產片,合計票房超226.48億元,佔目前累計總票房的比重約為37%;票房超過10億的15部影片中,有10部是國產片,佔比達到67%。

一方面,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的主旋律獻禮片,實現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從2014年徐克的《智取威虎山》開始,主旋律電影邁入了商業大片的新車道,市場對這類影片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大量明星的加盟,流行元素的植入,以及大片模式的不斷探索,主旋律影片成為反映中國電影發展軌跡的一個切面。另一方面,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取得的進步不容小覷,從《大聖歸來》《大魚海棠》到《哪吒》,再到《白蛇:緣起》和《羅小黑戰記》,我們看到了動畫行業的製作水平和審美水平的穩步提升。觀眾對優質動畫電影的期待和包容度很高,且行業內小而精的傳統與從業人員的創作活力都讓動畫電影走得相對踏實。

此外,2019年的類型電影在各個方面都有所突破,《流浪地球》實現了中國科幻電影真正意義上的零的突破,《少年的你》以15.4億的票房打破了國產愛情片的天花板,年底上映的翻拍片《誤殺》也成為黑馬,為電影翻拍本土化提供了經驗。

好萊塢大片式微

重映經典流行

不論是從票房數據上,還是觀眾口碑中,我們都能明顯感覺到好萊塢大片的吸引力在下降,或者說它們的吸引力沒有變化,但相對吸引力在下降。除了《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成功以外,2019年引進的好萊塢大片都表現平平。

反之,倒是那些曾在電影節有所斬獲的外國影片,雖然相對小眾,反而擁有不錯的市場,而且接下來將具備持續吸引增量的潛質。無論是年初的奧斯卡大贏家《綠皮書》,還是主打情懷的重映版《千與千尋》,數碼修復後復映的《海上鋼琴師》《美麗人生》都在質量、熱度和口碑上有很大的突破。

引進影片的國別上也出現了不少新面孔,日本批片成為當之無愧的主角,印度片持續降溫,此外還有黎巴嫩的《何以為家》、西班牙的《海市蜃樓》、俄羅斯的《絕殺慕尼黑》,泰國的《友情以上》、荷蘭的《狂暴兇獅》等,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事多年院線工作的院線經理李玉霖說:「今年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高質量的小眾片更被市場重視,儘管沒有國內觀眾熟悉的大明星加持,也沒有大IP的金鐘罩,但憑藉過硬的質量,同時填補了國產片和分帳片的類型缺失,所以更受觀眾的青睞。」

兩極分化嚴重

中等體量爆款影片急缺

年度TOP10的影片佔據了全年總票房的44.5%,而年度TOP20的影片票房佔據了61%。往前推五年的時間,2014年TOP10佔比為31.5%,TOP20佔比為49.6%。這便是市場的分化,接下來分化還將繼續,頭部影片的佔比將繼續提升。

今年沒有出現類似《無名之輩》和《超時空同居》的作品,好像中小成本逆襲上位成為爆款的奇蹟消失了。若不是幾部港片續命,今年中等體量的華語影片幾乎都要消失不見,一些進口片填補了大量3億至10億的票房空間。其原因或許可能是因為2017年、2018年的市場波動,讓更多資金匯聚到大項目和重點影片,對於中小型項目則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真空。

網際網路話語權上升

短視頻成為營銷標配

以前低價票補是消費下沉的絕對利器,但現在由於低價票補退出歷史舞臺,尋求新的增長點就成了難題,以草根用戶為主的短視頻平臺看上去具有絕對優勢。《受益人》和《南方車站的聚會》直播賣票的成功,讓抖音快手迅速成為電影路演的新形式。

2019年的影視行業,也是與網際網路相愛相殺的一年,流媒體邁入「億級」會員時代,在播放平臺方面,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大行其道,線上與線下的新型分帳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呼之欲出。

新老導演重新洗牌

導演派影視公司後勁強

61歲的馮小剛發布長文「慶祝」《只有芸知道》票房破億,同時追憶英雄遲暮,「時至今日,天地反覆,一眾新銳導演生龍活虎,摧營拔寨,屢創新高,一部影片動輒已是20億起步,不過30億都不好意思慶功。」在老導演集體失聲的同時,新生代導演成長速度極為強勢,《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哪吒》的導演餃子、《過春天》的導演白雪、《最好的我們》的導演章笛沙、《受益人》的導演申奧、《誤殺》的導演柯汶利、《被光抓走的人》的導演董潤年等人,都在過去的一年交出了驚豔的答卷。

而幾大主流影視公司起起落落之時(萬達主控作品產量不高,《八佰》的撤檔讓華誼兄弟跌入低谷,光線憑藉《哪吒》力挽狂瀾,博納的主旋律走勢很穩),導演派公司的視野和勢力也越來越廣,寧浩的壞猴子相繼推出了《繡春刀》的路陽、《我不是藥神》的文牧野,以及《受益人》的申奧,而管虎的七印象,徐崢的真樂道,韓寒的亭東影業,鄧超的橙子映像,郭帆的郭帆傳媒也都紛紛走向了電影製作的上遊,以專業的判斷力培養著新的爆款,其潛力不容小覷。

2019電影大事記

1月

「地球」票房高開,口碑低走

1.元旦檔:開局不利,改編自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的國產喜劇《來電狂響》以2.85億位列元旦檔第一位;《地球最後的夜晚》排第二,上映首日票房2.64億,卻很快迎來鋪天蓋地的差評,畢贛和《地球最後的夜晚》於是成為熱門話題。

2.《白蛇:緣起》上映,累計票房4.55億。

3.廣告導演出身的張大鵬為自己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小豬佩奇過大年》,製作了一部不足6分鐘的短片《啥是佩奇》。一夜之間,此短片刷爆朋友圈。後來,《小豬佩奇過大年》累計票房1.25億。

2月

中國科幻元年到來

l.柏林電影節

◇王景春,詠梅憑藉《地久天長》獲得柏林影帝影后。

◇新導演王麗娜處女作《第一次的別離》獲新生代單元評審團獎,白雪導演處女作《過春天》也入圍此單元。

2.春節檔

◇春節檔共產出綜合票房58億,《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新喜劇之王》《飛馳人生》成為前四強,《流浪地球》以20億票房成為票房冠軍(最終累計票房46.57億),行業內外紛紛表示中國電影的科幻元年已經到來。

◇電影票漲價:春節檔票價漲幅同比達到9.52%,春節檔觀影人次下滑16.54%。

◇《新喜劇之王》排片糾紛:由於部分影院大年初一《新喜劇之王》的排片量為零,在協商未果的情況下,製作方在這些影院中止該片「密鑰」。

◇《流浪地球》的豆瓣評分事件,導致豆瓣緊急優化評分系統。

3.網絡電影備案

2月15日,廣電總局實施了網絡視聽節目備案新規,要求投資總額超過100萬元的網絡電影,相關登記信息及成片都要經省級廣電行政審核。由此,視頻平臺代為備案成為歷史,今後需片方自主備案,且按步驟等待審批。網絡電影市場被重新洗牌。

3月

《綠皮書》的勝利

1.進口片:《綠皮書》和《波西米亞狂想曲》挾奧斯卡熱度在國內上映,《綠皮書》在首日排片量遠低於引進片《馴龍高手3》和《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情況下,上座率穩居首位,且成為除《鐵達尼號3D版》外近20年來票房最高的奧斯卡最佳影片。

2.國產片:《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累計票房9.58億)和《老師好》(累計票房3.55億)成為票房黑馬,熱門影片《地久天長》《陽臺上》《過春天》的票房均不理想。

4月

影院服務費受限

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4月24日在國內上映,比北美上映早兩天,IMAX票價高至680元。國家廣電總局下達通知限制影院服務費。

2.黎巴嫩影片《何以為家》票房破3億。

3.藝術電影《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婁燁)和《撞死了一隻羊》(萬瑪才旦)上映。

5月

網際網路平臺介入院線電影

1.愛奇藝影業宣布通過「原創電影計劃」參與院線電影保底,將提高影院分帳比例至60%,業界有聲音認為,網際網路視頻平臺進一步深度介入院線電影,將不是新鮮事。

2.刁亦男新片《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六欲天》和《灼人秘密》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6月

「億級」會員時代到來

1.6月22日,愛奇藝公布了其最新會員規模數據,會員數量突破1億高點。隨後騰訊財報顯示,騰訊視頻的會員數也突破1億,自此,中國視頻付費市場正式進入「億級」會員時代。

2.6月好萊塢大片集中上映,《蜘蛛俠:英雄遠徵》票房口碑雙贏(14億),《X戰警:黑鳳凰》票房慘敗,《玩具總動員4》表現不佳。

7月 8月

《哪吒》成暑期檔黑馬

1.《哪吒》上映四天破8億票房,連續兩天刷新動畫片單日觀影紀錄,成為暑期檔最黑的馬(最終以破50億的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

2.四部動作犯罪類型的港片上映,分別是《追龍2》《掃毒2》《使徒行者2》《沉默的證人》,其中《掃毒2》算是今年暑期檔第一個小爆款,票房破10億大關。

3.《獅子王》《愛寵大機密2》上映,表現平平。

4.顧曉剛導演憑藉《春江水暖》獲得第13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兩項大獎。王維華的《馬賽克少女》、徐磊的《平原上的夏洛克》、柴小雨的《魚樂園》、半野喜弘的《春潮》等藝術電影受到關注。

9月

《蘭心大劇院》徵戰威尼斯

1.威尼斯電影節中,婁燁導演的《蘭心大劇院》和楊凡導演的動畫片《繼園臺七號》入圍主競賽單元;萬瑪才旦導演再次憑藉新作《氣球》入圍地平線單元。

2.《羅小黑戰記》票房破3億,再次為國產動畫電影帶來驚喜。

10月

三部獻禮片佔國慶檔總票房97%

1.2019年的國慶檔以8天50.49億的漂亮成績落幕,檔期內的各項指標基本都達到新高,是去年國慶檔8天總票房21.75億的兩倍多。《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大獻禮片貢獻了整個檔期票房的97%。

2.10月底,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3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6家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布了《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聯合倡議》。倡議呼籲將網絡大電影更名,以「網絡電影」作為通過網際網路發行的電影的統一稱謂。

3.平遙釜山東京電影節紛紛撞檔,青年導演們備受關注。王瑞導演的《白雲之下》入圍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孫傲謙的《少年與海》、李驥的《通往春天的列車》、廖克發的《菠蘿蜜》入圍釜山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梁鳴的《日光之下》和陳哲藝的《熱帶魚》分別獲得平遙電影節費穆榮譽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

4.《好萊塢往事》官宣撤檔。

11月

薇婭6秒賣出111666張電影票

1.11月5日晚間,電影《受益人》主創大鵬和柳巖現身淘寶主播薇婭的直播間,當晚直播間觀看人數累積達1200萬,在線銷售的111666張電影票在6秒鐘內被一搶而空。

2.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演員比例限制取消。

3.第28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福建廈門開幕,中宣部部長黃坤明宣布,此後金雞獎將從每兩年一屆改為每年一屆,《流浪地球》獲得最佳故事片獎。

12月

全年總票房達到642.66億

1.12月4日晚,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主創加入當紅主播李佳琦的淘寶直播間直播賣票,25.5萬張電影票在6秒內售罄,帶來了預熱曝光物料2億+、累計觀看人數934萬的熱度。

2.多家媒體通過「天眼查」等透露,2019年來已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

3.2019年國內全年票房達到642.66億。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642.66億創新高!票房前10國產影片佔8部
    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642.66億元,電影票房不但創了新高,而且票房排名前10位的電影,國產影片佔了8部。縱觀2019年進入票房前10的國產影片,還是比較有鮮明特點的,尤其是8部國產影片,幾乎每部電影都有其不凡的意義。《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過50億,這部動漫電影火了整個夏天,作為老少皆宜的合家歡電影,它也是創造了國漫影片票房的歷史。
  • 細品2019年中國電影:全年市場表現高度活躍,中國敘事成最大驚喜
    最大的驚喜在於中國敘事在這一年的作為,「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三個主力檔期皆由國產電影領跑,均有類型突破且刷新紀錄的佳作湧現。在這批國產佳作的策動下,國產影片的入帳上升了15%左右,相對引進片佔比64%上下,幾大檔期和全年影市基本擺脫了對好萊塢大片的依賴。
  • 首度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2020年中國電影市場發生了什麼?
    特殊時期的報復性觀影熱潮中,往年低頻、中頻觀影用戶在2020年復工後增量用戶群體中佔比提升,其中年輕觀眾的貢獻不可忽視,貓眼報告顯示,2020年觀眾結構中觀影平均年齡更年輕了,19至24歲觀眾佔比顯著提升。年輕觀眾積極重回影院,不僅在於他們需要影院難以替代的優勢滿足自身社交需求,也源於其對電影本身的熱愛。
  • 2019國內電影票房超640億元國產電影佔六成市場
    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市場佔比64.07%。對此,業內認為,國產電影成功佔領大屏,近些年來的內容創作功不可沒。國產電影佔據六成市場2019年12月31日晚間,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 2019年電影100強榜單:這一年火的不只有《流浪地球》和《哪吒》
    過去這一年四大檔期產生的口碑和票房均叫好的國產片也給觀眾帶來了巨大驚喜。與此同時,多部進口片也上演了多場好戲。《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仇者聯盟4》)挺近中國電影年度票房前三,《何以為家》《綠皮書》《調音師》等高口碑迎來票房的巨大突破,此外諸如傳世經典《千與千尋》《海上鋼琴師》等老片重映也都有了驚人的票房表現。
  • 2019年國產動漫行業因「魔童」崛起,國產動漫將在國際佔一席之地
    一、國產動漫行業發展現狀2019年7月26日,一部跨時代的國產動漫在中國各大影院上映,不靠宣傳不靠廣告,完完全全靠著人們口口相傳的安利,在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億,為沉浸多年的國產動漫奪得了一個好口碑。隨著國內動漫市場的開放,境外動畫片大舉搶佔國內各級電視頻道,美國動畫電影和日本動畫電影等也紛紛走進中國影院,雖然為國內動畫電影市場帶來了豐富多元的文化產品,但也帶來了衝擊與挑戰,特別是就「吸金」能力而言,依然是外國動畫片賺得盆滿缽滿。比如觀眾熟知的充滿中國元素的《花木蘭》《功夫熊貓》等動畫片,都是國外動畫企業運營取得的商業成功。
  • 專家評價國產電影:口碑鑄就票房 繼續扛鼎市場
    資料圖片【文藝觀潮】2019年歲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組織學界專家評選出了「2019年十大國產影片」。2019中國電影「新主流大片」交了一份很好的答卷,它用市場的方式,大眾喜聞樂見的情感方式,滿足了觀眾的情感需要,在創作力和想像力方面有了新的提高。不過,與「新主流大片」藝術質量上升的趨勢相反,2019年的主流商業大片卻不盡如人意,總體上呈現出類型元素營造力的枯竭,動作、喜劇等類型元素顯得陳舊,敘事缺乏新意。
  • 2019中國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楊靜)國家電影局2019年12月31日晚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2019年對電影行業來說,不是容易的一年,但頭部電影的強勢,給予了市場活力,讓電影票房同比實現了小幅增長。
  • 這是2019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這就是《平原上的夏洛克》,我覺得堪為2019年國產電影最佳。故事不能再簡單,農民超英翻蓋新房,同村好友們來幫忙。沒想到朋友之一樹河卻因意外車禍入院,司機肇事逃逸。超英和佔義於是化身為「偵探」,踏上了追兇之旅……這是青年導演徐磊的長片處女作,卻爆發出了出乎意料的能量和感染力。
  • 年度院線 十佳華語電影盤點丨2019年最好看的電影都在這了
    回望剛剛過去的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為642.66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全年票房前十位中,國產電影佔八席,進口片只有《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兩部。看來就算是好萊塢進口片如何密集放映,也未能搶走中國觀眾的心。
  • 評論:CEPA十年 香港類型片的消失、復甦與進化
    2014年,CEPA剛好實行十年,香港電影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香港老式類型片,諸如黑幫片、武俠功夫片、鬼怪片、無釐頭電影等等幾乎都已經絕跡,而另一方面香港與內地的合拍片發展得生龍活虎。可以說,今天的香港電影已經進入了新的時代,香港類型片也已經重新洗牌,它並未消亡,而是以全新的方式開始了新的徵程。
  • 程偉豪玩黑色類型片 新作「緝魂」將上
    飾)與妻子刑警阿爆(張鈞甯 飾)在調查中發現,這起看似爭奪遺產的謀殺案背後還隱藏著更為驚人的秘密。 懸念迭起的定檔預告讓許多影迷大呼「不夠看」,而影迷們對程偉豪作品的高期待值源於他對於犯罪懸疑黑色類型片的強大把控力,這在他的前作《目擊者之追兇》中顯露無疑。
  • 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642.66億元 IP類電影數量佔比提升(圖)
    中商情報網訊:據國家電影局2019年12月31日晚發布數據。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較去年略有增長。
  • 復盤2020國產劇,未來行業路向何方?
    就電視劇而言,相比前兩年冷到冰點的寒冬,今年行業正在緩慢復甦,從數量到熱度、口碑,相比2019年整體都有明顯提升,如果整個經濟大環境和產業政策接下來不會發生非常大的波動,國劇最難的日子應該已經熬過去了。 復盤2020年國產劇,從口碑和播放量TOP10的名單中,我們可以窺探梳理出不少調整和變化,而這也決定了未來中國電視劇行業會向何方前行。
  • 盤點:2019年最好看的國產電影,每一部都是口碑票房雙佳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上發生了不少事,有許多作品成為了票房的爆款,拿下了驕人的成績,當然也有不少作品成了「爛片」,遭遇了口碑和票房的雙重失利。截止到12月31日,2019年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達到了634.5億元,再次刷新了歷史新高。
  • 2019年我國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翻倍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記者溫競華)2020中國科幻大會1日發布的《2020中國科幻產業報告》顯示,2019年,科幻電影在中國市場的累計票房為195.11億元,其中,《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國產科幻電影票房總計達71.405億元,是2018年國產科幻票房的2.12倍。
  • 2019國產電影在北美:如何創下2049萬美元票房新紀錄
    除了因「審美疲勞」和無法突破的「創作瓶頸」而導致諸多好萊塢大片在本土折戟外,中國市場份額佔比進一步萎縮,同樣也引起了北美業界的關注。綜藝網評:「在中國國產電影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62%上升到2019年的65%,相應的好萊塢份額進一步減少,這一數字令人沮喪,這是中國觀眾日益成熟的表現。
  • 國產恐怖電影大揭秘:殘酷生存物語
    本文從生存現狀、盈利模式、深層背景、發展方向四個角度進行梳理,帶你走進國產恐怖片。充斥著緊張,驚悚、血腥的電影海報:血口大嘴,充血的魚鼓眼,陰森恐怖的老宅,血手印/腳印/抓痕印。簡單粗暴。爽……」固定套路,總有一座古宅/旅館/老別墅+野外+一群作死的年輕人。這群年輕人,必須有那麼一兩位妙齡女子。《致命派對》《孤島驚魂》《夜半梳頭》國產恐怖片,總要夾雜一點肉肉的私貨。這個應該是剛需,結合其「午夜檔」的特點。
  • 2020國產劇復盤丨四大趨勢暗藏哪些回暖信號?
    就電視劇而言,相比前兩年冷到冰點的寒冬,今年行業正在緩慢復甦,從數量到熱度、口碑,相比2019年整體都有明顯提升,如果整個經濟大環境和產業政策接下來不會發生非常大的波動,國劇最難的日子應該已經熬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