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別名「圓洲仔」,南宋時期命「五龍嶼」,明朝改稱「鼓浪嶼」。隸屬於廈門市思明區鼓浪嶼街道,下轄龍頭社區、內厝澳社區,轄區禁止機動車輛通行(警消等除外)至高點為日光巖,與廈門島上的廈門世茂海峽大廈、廈門大學等隔海相望。
鼓浪嶼全島的綠地覆蓋率超過40%,植物種群豐富,各種喬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餘科,1000餘種。代表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
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
所以當周圍有個同事說他是鼓浪嶼人時,是非常的羨慕的,因為我眼中的鼓浪嶼是風景宜人,周圍都是名人故居,早起吹吹晚風、散散步是何等愜意,但聽同事描述了一下他的困惱之後感覺果然任何事情都有雙面性。首先是交通方面,在廈門上班的話,每天要早起做輪渡到廈門島上再轉車,路上花費時間很多,導致上下班非常疲憊;還有就是醫療方面,現在相比以前好多了,但是醫療條件還是有限,有個意外什麼的還是得坐輪船過海到廈門島;更重要是遊客越來越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島上的居民生活質量,噪音和高峰時人流量過大影響到了生活質量;還有就是房產交易不方便,不過沒有具體問,不知道是不好交易還是禁止交易。所以對我同事這個鼓浪嶼原住民來說,住鼓浪嶼是他來說是一種略帶痛苦的幸福。這也是另一種「圍城」,城外的人羨慕城內的人,城內的人又渴望去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