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愛好者在進行創作時,首先要明確攝影主題,然後是根據攝影主題選擇相應的拍攝題材,接著是根據拍攝時的現場情況考慮用光和構圖。
無論是拍攝人像也好,風光也好,植物、靜物也好,都是主題先行,光影和構圖其次。
如果非要羅列一個順序的話,攝影主題是第一位的,光影和構圖是並列第二。
拍照片,先選題
普通人都會在做事情之前先進行規劃。
同理,攝影愛好者在拍照之前,也要先制定拍攝方案。
選擇攝影主題,就是制定拍攝方案的第一步。
以人像攝影為例,人像攝影當中,有很多種拍攝風格,可以演繹出不同的攝影主題。
明確了攝影主題,創作者也就確定了自己想要表達什麼。然後,才是通過各種創作手段,將攝影主題還原成攝影作品。
根據攝影主題,決定怎麼拍
攝影愛好者都知道一個「創作三聯問」——為什麼拍?拍什麼?怎樣拍?
這其中,「為什麼拍」是拍攝原因;「拍什麼」是攝影主題,根據攝影主題來選擇拍攝題材;「怎樣拍」是指拍攝時所用到的各種攝影手段——這其中,就包括怎樣用光和怎樣構圖。
攝影被稱為是光影的藝術。攝影中的光影和構圖是緊密相連的,二者不可分割,緊密結合。
用光可以決定怎樣構圖,構圖同時又可以決定怎樣用光。在實際拍攝時,是要同時考慮的,沒有先後順序。
比如我們在同一個機位拍攝人像,當模特緩緩從鏡頭前走過,順光拍攝是三分法構圖,側光拍攝是居中構圖,逆光拍攝又會變成三分法構圖。
除了用光和構圖之外,攝影創作時還要考慮畫面當中的色彩搭配。
光影決定了顏色的明暗,顏色搭配又會影響構圖,構圖決定了如何取景——三個要素相輔相成。
在實際拍攝過程中,機位決定著如何取景構圖;而每次機位的變化,光影也會產生變化,從而影響攝影作品的色彩搭配和取景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