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12月14日報導,原題:中國限制薪酬以令足球「可持續」發展為促使職業足球俱樂部及聯賽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國足協正為最高級別的中超聯賽的國內外球員限薪。管理部門正嘗試提高國內聯賽質量,並降低那些為尋求提升知名度而非致力於發展足球運動的俱樂部股東及贊助商的影響力。
與歐洲和日本同行相比,中國足球俱樂部來自門票和營銷戰略的收入相對更少,而為中外球員提供的高薪被視為導致資金短缺的一個主因。
中國足協周一發布通知稱,2021-2023賽季,中超聯賽俱樂部一線隊國內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單賽季個人薪酬不得超過稅前300萬歐元。媒體稱一些中國本土球員的薪酬或將減半。按照新規,俱樂部外籍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要堅決抑制「金元足球」和投資泡沫,促進中國職業俱樂部及聯賽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美國《福布斯》雜誌12月13日文章,原題:中國為何正在限制俱樂部支出並新建體育館以實現足球夢想 近年來中超吸引國際關注的原因之一,是俱樂部對國際球星的無節制支出。但下賽季中超俱樂部將不得不遵守新的工資帽。數據顯示,2019年各中超俱樂部平均支出1.8億美元,其中70%至80%流入球員口袋,且國際球員的工資佔到70%。正領導中國足球改革的中國足協秘書長劉奕說:「人人都意識到這不可持續。這是個泡沫且會破滅。」
新規將對中國職業足球未來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隨著俱樂部被迫重新思考戰略,本土球員料將從中受益。中國足協正鼓勵俱樂部讓年輕球員參賽。對更成熟的中國球員來說,此舉會使他們在國際上努力。對中國實現足球夢——世界盃出線、舉辦世界盃比賽、獲得世界盃冠軍——來說,為國家隊制定更強有力的人才計劃至關重要。(丁玎譯)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