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辛苦打工6年存20萬元錢被親媽給弟買房,女孩就活該被壓榨?

2020-12-18 黃衣心理

前些日子看到了一個視頻,簡直顛覆了我的三觀。女孩辛苦打工6年存20萬被親媽拿去給弟弟買房,一分錢也沒有給女兒留,只換來媽媽一句話:女孩子家折騰什麼?

據了解,這個女孩子是家裡的嫡長女,她還有個親弟弟從小在生活上比姐姐優越一些。

女孩沒有讀到大學時,家裡人就讓她進入社會打工。因為女孩懂事獨立、省吃儉用,所以打工6年後,攢下了20萬元。 實際上她的基本工資不到5000塊錢,這20萬也是女孩6年的一個見證。

這筆錢,對於她來說數目不小,應該有自己的打算。可以回老家開個小店或者提高學歷,不再像現在這樣奔波勞碌。

然而,就因為要給弟弟買房子,媽媽不去關心她的生活全部將錢拿走,女孩任何想法都只會換來一句回應:女孩子家瞎折騰什麼?

讓我不禁的在想: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嗎?

父母偏愛的客觀因素

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自己的孩子,但我們忽略了一些客觀因素,比如:有的父母觀念落後、家庭孩子多但資源稀缺、人性。

在中國一些偏遠的地區,信息難免會有些閉塞,仍然會存在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而這樣的家庭有可能會把僅有的資源和愛傾注到男孩的身上,或者以剝削女兒為代價來成全兒子。

美國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對人的動機持整體看法,並研究性的提出五大需求層次理論

從第一層次生理需求:

通俗的來理解,當一個人在不能解決溫飽或者全部意識被飢餓所控制下。在極端情況下,會不惜一切代價獲取食物。他的人性或者思想極有可能被飢餓所控制。

所以說人的動機大多數是受自身的需求所影響,房子在遠古時期,因為可以防止野獸攻擊、擋風遮雨,所以代表著「安全」。女孩的母親是受安全需求層次理論的影響拿了女兒的20萬血汗錢。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呢?

從社會環境的不同,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每個人的品格也會不同,也就造成一種「人性複雜」的說法。

人性也可以理解為人道,反應著人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在古代「人性」也被解釋為仁、義、禮、智、信。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女孩的母親於情於理也不應該強行拿女兒的血汗錢,不僅傷了女兒的心,還傷了母女之前的親情。親情是無價的也是人最珍貴的東西。

上個世紀,聲名顯赫地甘迺迪家族。家族裡的孩子個個精英才俊、人中龍鳳,然而他們的大女兒:羅絲瑪麗 生下來有些智力障礙。對於聲名顯赫的甘迺迪家族來說,有個智障的孩子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在老約瑟夫看來,就是一個巨大隱患。

他對政壇一直野心勃勃,希望培養出一位美國總統。可大女兒的種種舉動,如果不嚴加防範,很可能讓家族蒙羞。

為了政治生涯,為了家族的榮譽,在女兒羅斯瑪麗23歲那年,老約瑟夫·甘迺迪,瞞著所有的家人朋友,偷偷安排了一場隱患重重的腦部手術,術後羅斯瑪麗智力退行到兩至三歲。之後一直雪藏著,到老才被發現。

父母與孩子就像兩個力量不對等的利益體。

當父母比較自我、養兒防老 重男輕女的觀念、或者威脅到自己更大的利益時,他們會選擇把重心轉向對自己更有利的一方。

所以,不被重視的那一方,生活對於她們的容錯率很小。一定要將父母能給予的僅有的一點資源利用好,讓自己的羽翼變得豐滿。

拿去女兒辛苦攢的20萬的母親是無形中把女兒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沒有將女兒看做是平等的獨立的個體,覺得既然孩子是自己生的養的,就有權利處置女兒的血汗錢,卻自私的沒有考慮到女兒的生活又該怎麼辦。

著名詩人紀伯倫在一首關於孩子的詩中寫道: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社會中不愛自己的孩子畢竟是佔少數部分,人在社會中是有多重身份的:在外面是職員或領導、在家是丈夫父親妻子母親、在父母面前是兒女……。在這些交織錯雜的關係中,就組成我們所說的社會。

我們常說,讓社會更有愛,其實是說讓人與人之間更有愛。人生活在社會中是需要愛的:

在出生時,我們需要父母對我們的照顧和愛才能更好的發育;在少年時,我們需要朋友對我們的友情才懂的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到了成年,我們需要夫妻之間的愛、親子之間的愛;到年邁時,我們需要子女對我們的照顧和愛。

人只有被很好的關愛過,才懂的愛是什麼又如何去愛別人。人與人的關係處理好了,社會才更和諧。

真正的愛並不是一味的溺愛,而是在關愛的基礎上,以平等的姿態平等的語氣去溝通,將孩子引向正確的人生路,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全的人格修養。

人間是有真情的。

相關焦點

  • 打工6年存20萬被親媽給弟弟買房,姐姐街邊痛哭,給弟弟她哭啥?
    其實她哭的不僅僅是心疼錢被花了,更心疼的是,她的親媽只顧著她的弟弟,都沒有問過她,就把她辛辛苦苦存在錢給花出去了,那是她6年,二千多個日子努力工作,積攢下來的錢啊……那是她放棄約會,放棄打扮,放棄心愛的衣服、鞋子、包包,省下來的啊
  • 姐姐辛苦打工6年掙20萬,被父母拿去給弟弟買房,要如何看?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一位姐姐辛辛苦苦打工6年,好不容易攢下20萬元錢,卻被父母一聲未吭就拿去給弟弟買房子了,這位姐姐萬般無奈之下,傷心地深夜在街頭痛哭。看完之後,筆者轉念一想,這種事情在農村裡還真的能有,不禁又想,都是父母親的兒女,為什麼有偏有向?實在令人費解。
  • 打工8年存20萬,母親挪用為弟娶妻,弟媳不認帳!錢還要不要?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紅雲導語:對一個普通打工族來說,20萬元錢不是一個小數目,多年才能存到的一筆錢。所以,她畢業後上班發放的薪水,都會十分節儉地寄給媽媽讓她幫忙存起來。每次女同學聚會,田霞都是最簡樸的一個。其她女同學身著名牌,背著名包,臉上塗著高昂的大牌化妝品。也正因為這樣簡樸的良好品質,在她打工的8年時間裡,一共交給了媽媽20萬元錢。
  • 弟弟買房母親借2萬,引發愛人不滿,1年後父親打工把錢還了我
    「你弟買房,錢不夠,你那能湊點不,你爸打工了就還你們。」沒工作的我湊出了20000,卻引起了愛人不滿。我知道借錢給母親,愛人不願意,家裡只有他一個人上班,也各方面在省錢。我不指著母親說的還錢,這錢就當給母親了。終於,在各方面拼湊下,父母弟弟終於給弟弟買上了房子。而我的老父親,又開始了外出打工的日子。看著幼小的孩子,我說:兒子,快快長大,長大我就去找份工作。這中間,愛人對我也是各種不滿,覺得我不顧家裡。
  • 女孩從小省吃儉用存錢買房,21年買了20套房
    比莉·克裡斯託菲 37歲澳大利亞女子比莉·克裡斯託菲從小就喜歡攢錢,16歲時開始投資房產,如今的比莉已成為一位坐擁20套房產的成功人士。 據《雅虎新聞》8月30日報導,現年37歲的比莉是4個孩子的媽媽,她從小就很有生意頭腦,比莉稱:「在我的童年時期,家人鼓勵我把聖誕節和生日時收到的零花錢存起來,然後進行投資。我省吃儉用,16歲時開始了真正的投資之旅,我把錢從股票中取出,投入了一家商業地產財團」。
  • 「買房可以,寫你弟名」,面對父母的無理要求,女孩的做法很解氣
    女孩買房不花家裡一分錢,卻被要求「寫弟名」,她的話令人鼻酸 小婷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弟弟比她小了6歲。 在小婷30歲的時候,她攢夠了房子首付的錢,決定在工作的城市裡買下屬於自己的家。當她將這個好消息告訴自己的父母時,父母卻提出要求房產證上要寫弟弟的名字。
  • 親媽照顧女兒坐月子,一個月狂瘦6斤,女婿卻不領情,直說活該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每個媽媽都會很愛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委屈,有的父母從小就會嬌慣孩子,將孩子寵得不要不要的,尤其女孩子的父母,更是認為女孩應該富養,從小就應該給予女孩最好的物質生活,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從而造成了孩子恃寵而驕的性格,以後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就會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
  • 「你弟結婚你給三萬好意思回來嗎」「好的,我明天就走」
    好在李明明一向成績很好,不然早就要被送去外面打工的。尤其是考了高中,學校還給了一點獎學金,大學也是用的助學貸款和獎學金,再加上自己勤工儉學,好歹是把大學讀完了。當然,太貴的大學也不現實,李明明選了一個費用最低的師範學校。畢業後,成了一名民辦培訓機構的老師。由於李明明的勤奮,上進,她的薪資上升得很快,從開頭的6、7千塊現在加上培訓費和提成差不多有2萬多每月。
  • 「只要答應給我弟買房,我就跟你復婚」不好意思,我已經結婚了
    張惠從小就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從小到大弟弟永遠是第一位,要無條件的寵愛弟弟,在這樣的環境中,張慧可以說根本沒有自己的世界,早早輟學出去打工賺錢,而賺的錢大部分都給了不學無術的弟弟。最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錢等於說是打水漂了,張慧的弟弟知道自己有一個還算有錢的姐夫,在花錢上更加的大手大腳,也不去工作,成天遊手好閒的,不管多少錢,到他手上,很快就會無影無蹤。懷胎十月,張慧生產了,是個女孩。可把王晨臣高興壞了,原本面對張慧的娘家,他不是沒想過離婚,但是看著這個可愛的孩子,還是決定好好給生活過下去。
  • 如果你手裡有50萬元,是「買房」還是「存銀行」,聽聽大佬怎麼說
    如果他們手頭有存款,除了買房或在銀行存錢,他們幾乎沒有選擇,因為目前只有這兩種投資對普通人來說是最安全、最穩定的。根據胡潤2019年財富報告,中國億萬富翁超過30多位,超過900位的百億富翁,超過6000位的20億富翁。從家庭資產來看,資產超過1億元的家庭有10萬多戶,資產1000萬元的家庭有157萬戶,資產超過600萬元的家庭392萬戶。
  • 「女兒,你結婚不用買房,先幫你弟把房子買了。」「好」
    這話說得絕對,因為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但凡有「扶弟魔」特質的女性,她的原生家庭裡一定是重男輕女的,她的個性一定是懦弱好欺負的。說到底,有弟弟的家庭不可怕,重男輕女的家庭也不可怕,重要的是這個女孩本身是個怎樣的人。她是不是屬於性子軟,父母一哭訴就掏錢那種?她的思想有沒有被原生家庭同化?她對婚姻和家庭的理解是什麼?
  • 「不給你弟出首付,就別再回娘家」,媽為兒子威脅女兒,人財兩空
    2.母親為兒子首付威脅女兒,結果人財兩空粉絲小屏發來私信,講述了她被重男輕女的父母無度壓榨的悲苦人生。小屏說,她今年28歲,在她28年的人生中,只有兩次給全家帶來了高光:一次是她出生的時候,一次是她出嫁的時候。28年前,北方農村的一戶普通人家傳出喜訊:生了!龍鳳胎!
  • 「輝京」樸海鎮:很欣賞中國女孩 沒賺夠錢買房
    很欣賞中國女孩  本報訊(記者 林芳)在《來自星星的你》中飾演「輝京」的樸海鎮前日空降北京,首次以設計師身份亮相。「輝京」在劇中對「千頌伊」的專情打動眾人,但生活中的他表示,不會15年單戀一個女孩。
  • 「30萬彩禮能不能先給,我弟等著買房呢」「不好意思,我結婚了」
    02他和她老家是一個縣的,之前不認識,是在同一個城市打工的時候認識的。他24歲,她22歲,俗話說,出門在外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兩個人一來二去就談起了戀愛。他們兩個人的家庭條件相差不大,他上面有一個哥哥,已經結婚,她下面有一個弟弟,和她一樣外出打工。
  • 2020年最後一天,讓我們把祝福送給這個陽光的女孩
    近日,一段衡水00後女孩照顧腦癱哥哥的視頻在網絡走紅。今天,筆者聯繫上了這位姑娘,了解到她用柔弱肩膀撐起一個家的感人故事。裴珊珊是河北衡水棗強縣人,2000年出生,父親在2019年3月意外去世,母親務農,有一個先天腦癱的哥哥和上初一的弟弟,2019年剛上大專一年級的她為了生活放棄學業,承擔起家庭重擔。
  • 宅家70天,我多存了1萬元——原來說存不住錢是假的
    很多人存不住錢,是沒有強制去存。表哥愛抽菸,舅媽數落:「天天抽,天天抽,你抽菸的錢都能買套房了!」表哥回嘴:「你看xxx,還有xxx,一輩子不抽菸,你見他買房了嗎?還不是窮得跟x一樣!」還記得去年有一個新聞,一個日本女孩靠省吃儉用存錢,竟然在33歲之前買下了3套房。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她的衣服能不買就不買,穿別人不要的。房子裡的大部分家具都是撿來的。每天的夥食費控制在 9.6 元(人民幣)以內,晚飯只吃約 2 元的烏龍麵。她捨不得買碗,就直接用煮麵的電鍋來吃。
  • 「再給你一次機會,彩禮免了幫我弟買房就行」「把機會留給別人」
    樣貌雖然普通,但也絕不算是面目可憎,但他性格比較內斂,也不懂風趣,導致這些年他都沒有正兒八經和女孩談過一場有始有終的戀愛。 去年,他和小玫經人介紹認識,小玫做醫藥銷售,雖然工資不高,但人長得漂亮,性格也外放,周濤一下子就對這個女孩產生了好感。
  • 「老公,別換車了,把錢給我弟買房吧」「別做夢」
    但是,過了幾天,劉莉卻對張凱說:「老公,要不別換車了吧,把錢給我弟買房吧,你看他也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還沒有一個媳婦,讓人怪笑話的。」張凱聽妻子這麼說,有些無奈,那個小舅子自己不思進取,近幾年不說女朋友吧,就連錢,都沒有存到一筆,還總是朝他姐姐要錢。
  • 來自打工女孩的心聲:我想早點回去相親成家,不想再在廠裡打工了
    深圳是一座充滿無限可能的城市,一些人收穫了愛情,一些人收穫了友情,還有一些人掙到了人生中第一套房,每一個來深圳的人都會有不一樣的心聲,比如努力上班,存多點錢,讓家人過得更好等。那麼來自深圳某工廠打工女孩的心聲是怎麼樣的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卻是小雪最真實的心聲,爸!
  • 96年杭州女孩被榨乾去世,最後一條微博看哭無數人:孩子,如果有來世,請記得為自己而活!
    杭漂女生洛洛,短短23歲一生被父母剝削壓榨的經歷,比《歡樂頌》裡的樊勝美更加逼仄和頭破血流。 洛洛是個漂亮優秀的女生,本科學歷,自學設計,在杭州工作3年,做到了公司總設計師,每月工資一萬多,有自己的團隊,領導希望提拔她,她還有一個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