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
犀利的成分黨
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
500強企業護膚品配方師
大家好,專業吐槽君Rex又出現了!
要問這世界上是劉翔跑得快還是博爾特跑得快,其實還不如代購跑得快。全世界放眼望去,從大牌輕奢,到大米電飯鍋,再到奶粉尿不溼,代購如今已經儼然一大產業。
護膚品當然也不例外。
由於國內進口護膚品的手續繁多,這個證那個證,有時候還要做一堆實驗,不少海外的品牌雖然很想進來,但是都望而卻步。這時候代購的力量就體現出來了,不管是哪裡新上的產品,代購都能夠給你買到。曾經為了給公司買樣品,連巴西的代購我都聯繫過,態度熱情,視頻直播,服務特別周到。
這兩年,除了日韓歐美代購以外,東南亞代購護膚品似乎也成了一股熱潮。由於東南亞是旅遊勝地,旅遊一圈,順便做做代購的人也越來越多。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柬埔寨甚至緬甸等國家的護膚品,我們都能輕鬆買到,真身處在國內,用遍全世界啊。
但是不少人也有疑惑,這些國家本來經濟水平其實不如中國,製造和研發也不太發達,它們的一些小眾品牌護膚品,有些還號稱祖傳秘方,到底是不是靠譜,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呢?
今天Rex就帶大家來個東南亞一日遊,看看這些地方的「網紅」護膚品是不是真的物超所值,好用到飛起來。
泰國
泰國絕對是護膚品代購的大國,最近兩年各種火爆的東南亞護膚品基本都來自於泰國,這些產品的最大優勢就是價廉物美,性價比超高。
實際上,泰國代購的護膚品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一些國際大公司在泰國生產的護膚品,比如歐萊雅、聯合利華、寶潔等,由於它們的工廠都在泰國或者附近的國家,人工成本也很低,因此產品的價格特別合理,基本上是國內的一半左右。另一類產品則是一些本土品牌,這些公司比較靈活,推出新品的速度快,也能緊跟時尚,著實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
國際大廠的產品當然質量相對比較靠譜,產品的標準和國內或者歐美生產的差異不會太多,但價格卻便宜很多。比如一直盤踞泰國代購前幾名的旁氏BB粉,一瓶只要10塊錢,控油、定妝、遮瑕的功能都有一些,不僅在氣候炎熱的當地特別火,國內也是粉絲無數,之前甚至在一檔韓國的娛樂節目裡面也出現過,是某位女明星的最愛。
泰國的防曬類產品也是許多人熱捧的對象。由於當地一年四季都是夏天,所以防曬產品特別熱銷,價格也特別合理,包括凡士林、歐萊雅、妮維雅等國際大牌,都在當地有比較好的聲譽,一般價格也僅僅在50元上下,用起來一點都不心疼,各個還都是SPF50的防曬級別,簡直是去海灘的必備品。
說完了國際大品牌,我們該說說本土品牌了,這兩年泰國的本土品牌發展很快,潮流上緊跟日韓,也誕生了許多爆品,比如之前的蝸牛面霜、蛇毒面膜等。但這一部分產品「水分」其實不少,充其量是比較普通的產品,並沒有代購口中說得那麼神奇。
曾經一段時間,泰國的VC水很火,國內甚至還出現了山寨品牌(這都要山寨?)。這VC二字寫得大到亮瞎眼,但裡面壓根就沒有VC和相關的衍生物,只有一些甜橙的提取物,除此之外,和普通的薏仁水黃瓜水絲瓜水沒有任何區別,要說美白,大概是逗你玩兒。至於小X書上說搖一搖泡泡多,說明質量好,emmm,趕緊找化學老師補補課吧。
再比如這個也同樣很火的Beauty Buffet牛奶洗面奶,號稱添加了牛奶成分和輔酶Q10,能夠修復肌膚,淘寶上面的海外旗艦店月銷量一萬多,但配方上面妥妥的是一個標準皂基洗面奶,備案文檔裡面的pH值顯示為9-11,敢情你是靠香味來修復肌膚的嗎?連大寶都看不起你啊……
印度
說到印度,除了舉世聞名的印度舞蹈,《我不是藥神》的熱播也把印度給炒熱了一番,於是大伙兒都知道印度的產品雖然質量沒有那麼好,但是價格真心便宜,說不定就可以買到所謂的「大牌同款」了呢。
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如果就普通的潔面產品或者保溼產品而言,印度的護膚品價格確實比較有優勢,比如聯合利華旗下印度最大的護膚品品牌Fair & Lovely的美白面霜,主打煙醯胺,膚感類似當年的雪花霜,一大支折合人民幣也不過就10元左右。
當地比較有名的喜馬拉雅的保溼面霜,大概也就在10-20元左右的價位,配方大致上和大寶差不多。
所以大家為什麼不去買大寶呢,我也不知道……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印度本土的美白祛斑產品,由於當地的法規不是很嚴格,消費者又特別喜歡美白產品,所以不少祛斑產品的活性物與赫赫有名的美國Tri-Luma祛斑藥膏是一樣的,也就是氫醌+維A酸+激素的組合,而且幾乎當地的各類小店都能買到。
這種組合聽起來就很嚇人,雖然效果不錯,但副作用很大,要是沒有醫生的醫囑,一般人還是不建議使用的,海淘的時候還是要瞪大眼睛看看才行。
印度和中國一樣,也特別推崇傳統的文化,因此誕生了一類護膚品,主打「阿育吠陀」,其實和國內的中草藥概念是差不多,產品裡面混了一堆奇奇怪怪的當地草藥,然後可以宣稱天然啊,美白啊,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啊之類的,但真的有多少效果在裡面,還真是一門玄學,信則有,不信則無,特別是對於價格在10塊錢左右的產品而言,我覺得全靠YY。
菲律賓和馬來西亞
這兩個東南亞國家的本土護膚品牌並不多,但是有一樣東西非常出名,那就是——椰子油。
這玩意兒近兩年也特別火,反正代購們把椰子油炒得特別神,不管是抹頭髮還是抹身體,是炒菜吃還是做色拉,總之就是健康的象徵,包治百病,錯過就是可惜,就是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云云……
由於東南亞國家氣候炎熱,每天出門必定汗流浹背,你要說當地人真會拿椰子油護膚和抹身體,我是不太信的,有誰願意每天黏糊糊並且油光噌亮地去見人呢?當地的小姐姐們只要兜裡有錢,基本上還是往大牌化妝品專櫃跑的。
而且從椰子油本身的性質來說,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以上,抗氧化作用微乎其微,肯定不如其他的植物油,比如玫瑰果油、霍霍巴油、乳木果油這一類和皮脂比較接近,又有生理活性的油脂。
在低溫下(低於25度),椰子油還會和豬油一樣凍成一坨一坨的,用來護膚的意義實在不是很大,就算用來炒菜,飽和脂肪酸也不是一種特別好的油脂,以至於美國心臟病協會也不推薦把它作為日常的食用油,包治百病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了。
新加坡
作為東南亞國家裡面最發達的新加坡,一直也是許多人心水的地方,而且新加坡還有全世界最棒的樟宜機場,在機場免稅店裡面買買買也是非常愜意的事情。
除了國際大品牌都能夠在新加坡買到之外,新加坡也有一些本土的品牌,以藥妝、天然概念為主,畢竟發達國家的消費者都好這一口,有點那麼佛系養生的意思。
比較有名的如IDS,主打藥妝概念,價格中等朝上(500左右),精華方面主打多種多肽,雖然沒有標明含量,但看起來貌似也不算低,用了不少植物提取物和溫和防腐劑。而另一隻保溼精華,以透明質酸和神經醯胺為主要成分,基本上和國內許多產品的套路差不多,打個80分問題不大,考慮到當地人的收入,這價格也就是小意思了。
另一個天然品牌The Skin Pharmacy,包裝有契爾氏的風格(其實就是醜),看起來特別性冷淡,宣稱上基本上和歐美那些天然品牌一樣,把可能有問題的原料都砍光光,比如無酒精、無尼泊金酯、無SLS、無色素、無香精等,做得比較絕。
產品本身來說,確實也是做到了天然和極簡,保溼面霜都沒超過十五個原料,成分也比較溫和,和歐美的天然概念完全接軌。美白和抗衰老的精華液方面,以熊果苷和維A醇作為主打,沒有過多的其他成分,除了價格略貴以外,很難挑出毛病,但也沒有特別多的亮點,適合喜歡嘗鮮的同學。
帶大家逛完東南亞國家,大伙兒心裡應該已經有底了,其實這些產品也就那麼一回事,充其量優點是性價比高一些。但你真說有什麼靈丹妙藥、一抹就靈的產品,這個可能性幾乎為0,而且由於這些國家化妝品的監管並沒有中國的嚴格,買到奇葩產品的概率也很高,偶爾嘗嘗鮮還可以,陷進去就真沒啥意思了。
讀了這麼多文章,還是沒解決你的問題?
你的私人護膚助理在等你
識別下方二維碼 客服小姐姐任你撩
言安堂護膚俱樂部
定製你的專屬護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