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好的素描靜物不但物體塑造的要好、素描關係把我的好就可以了,其中由於靜物考試通常都是以組合的形式出現,這裡就引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對畫面中不同物體的質感表達,物體質感在素描靜物中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講解下幾種非常常見的物體質感的表達。
1、襯布類
襯布是必考內容,想要表現的好,首先要非常清楚不同材質,給人的不同感覺是什麼,
如:
比較淺的襯布會給人以比較亮的感覺,給人的質感就是比較輕盈,在刻畫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色調,要淺,用筆要放鬆。在擦的時候呢要柔和,暗部要畫得很透等
那麼顏色比較深的襯布則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的重,有分量,在表現的時候呢色調一般比較中,過渡呢比較厚實,明暗交接線及暗部比較的厚重
還有光滑、粗糙不同的襯布要有不同的表現手法,質感的表達又和襯布由於材質不同而產生的不同的特點息息相關。
比如,不同材質的襯布有著不同的轉折和紋理關係,構成了不同的結構框架,那麼想要畫的更像「襯布」,我們必須要理解其結構形態的特點,然後去分析、去刻畫。
2、陶瓷類
陶瓷類表面比較的光滑、光影結構比較豐富,器皿光滑有光澤。
刻畫時非常要注意的點是色調,看看是深色還是、淺色類,用筆要細膩,重點刻畫亮部、高光區域,暗部及面暗交界線、反光等非常微妙豐富的地方,注意不要畫的花、碎,要在統一裡找出豐富的變化,過渡要自然。
注意對細節的刻畫,比如反光部分、瓷器會有周圍物體的影像,這個不像玻璃是透明的,也不像金屬是強烈的、清晰的,所以要畫的恰到好處才能表現出瓷器的質感。
3、玻璃類
玻璃器皿的特點,透明度非常高,反光非常強烈,對於整個物體的造型特點是比較硬,所以想要畫好玻璃質感的物體,高光、反光及黑顏色的區域形狀大小的處理非常重要
玻璃材質是比較堅硬的,通常在塑造玻璃器皿時,對線(輪廓線)的運用與處理是非常講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玻璃杯的邊緣線,有直線和弧線之分,但是都很硬朗的感覺,那麼就要求在透視準確的基礎上,直線要直,弧線有光滑、透視要對等。
對細節的刻畫要到位,例如玻璃是透明的透過玻璃的物體產生折射,將玻璃裡面及透過玻璃的物體刻畫的符合物理規律,那麼玻璃器皿更像是玻璃器皿,玻璃的質感就表達的更充分。
4、金屬類
金屬類有著較強的特點,表面光滑、較亮,反光通常比其他物體要強很多,對周邊物體的反射成像非常強烈清晰,質地堅硬等。
深入刻畫的時候,要非常的小心、對於金屬類物體質感刻畫,高光、高光區域、明暗交界線、反光區域是非常非常重的。
就像高光區域來說,金屬物體由於強放射特點,造成就像玻璃材質一樣,不止一個高光,大小形狀不一,所以在刻畫時,第一個是要找的形狀位置正確,第二個就要整體要有歸納不能出現很碎的情況,同理反光區域也是需要做到既要對又不能跳出整體顯得花顯得亂。
對於明暗交界線來說,由於金屬這種特殊材質加上就造成了明暗交界線「不固定」、多變等特點,所以在處理這部分時,要注意層次,同時注意形狀和亮、灰要結合的自然些。
5、毛絨類
毛絨類、毛髮類的質感首先是線性的感覺比較強、其次給人輕鬆柔軟的感覺,那麼在我們塑造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使用的塑造手法,一般使用大量輕鬆的線和結合的方式,注意在畫線的時候要放鬆隨著物體形體轉折,及毛髮走勢來用筆,要放鬆靈活多變,適當的藉助橡皮等擦出比較亮的部分,這個時候千萬要注意的是可以出現比較碎的筆觸,但是在大的關係上一定是整的、有主有次的。
暗部多用側鋒加面的形式來表現柔軟整體蓬鬆的感覺,這點也要記住,這樣整合畫面才有對比,才有層次,才不會覺得瑣碎雷同,讓人容易視覺疲勞。
總結,對於物體質感的表達,不盡相同,但是有個統一的解決思路,那就是先觀察分析其物理特點(直觀感受),要根據物體的實際特點在進行藝術再加工,把握住細節的表達,最後成為一副優秀的素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