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創業板指強勢上揚,自2016年4月15日以來首次收盤站上2300點關口。截至收盤,創業板指大漲2.36%,收於2319.45點,盤中最高上攻至2328.58點。市場普遍認為註冊制的實施將推動創業板市場開啟牛市行情。
A股其它主要指數雖全線上揚,但均未創出年內新高。截至6月19日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96%,報收於2967.63點,今年以來仍累計下跌2.7%;上證50指數上漲1.28%,報收於2925.94點,今年以來仍累計下挫4.48%;滬深300指數上漲1.34%,報收於4098.71點,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僅為0.05%;深圳成指上漲1.51%,報收於11668.13點,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1.86%;中小板指上漲1.28%,報收於7712.13點,今年以來累計上揚16.27%。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50指數(399673.SZ)當日漲幅更大,截至6月19日收盤,創業板50指數報2047.57點,上漲2.95%,創2016年9月8日以來新高,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35.45%,均高於同期創業板指(28.99%)和創業板綜指的漲幅(23.07%),顯示創業板龍頭個股具備更高的確定性溢價,優勢相對凸顯。
創業板50指數從創業板指的100隻樣本股(市值優先)中,進一步選取考察期內流動性指標最優的50隻股票組成樣本股。創業板50指數由於兼顧流動性、市值集中度和資產配置效率三個重要層面,因此樣本股集中了創業板市場內知名度高、市值規模大、流動性好的企業。
註冊制改革推動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再融資新規、併購重組的政策推動,使得科技創新企業的融資環境得到大幅的好轉」格上研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
具體看來,今日創業板指呈現大幅上漲,短期的助推因素在於近期降準的預期的加大,流動性的寬鬆繼續刺激科技成長板塊的上行。從中長期來看,從去年開始創業板就已經逐漸好轉,今年以來逐漸佔據主導優勢。
張婷稱,實際上從去年一季度開始,創業板相比滬深300得盈利的相對增速開始好轉,基本面上開始具備支撐,尤其是高技術產業增速始終保持在較高位置;此外,2019年10月份以來,隨著MLF利率下調,央行以穩增長作為主要目標的立場確定,流動性開啟邊際寬鬆,尤其是疫情以來流動性釋放速度大幅加快,利率呈現大幅下滑,這是以科技成長為主的創業板指表現強勢,成為市場的主導。
張婷預計,在流動性維持寬鬆的背景下,創業板行情仍會延續,儘管近期央行對貨幣政策態度有所微調,但在今年保就業保民生的背景下,寬信用仍然是大方向,在此環境下,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的配合。
6月12日晚,證監會、深交所相繼發布了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一系列制度文件,創業板註冊制的各項規則、規定也浮出水面。市場普遍認為註冊制的實施將推動創業板市場開啟牛市行情。
6月15日起,深交所開始受理創業板在審企業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再融資、併購重組申請,標誌著創業板註冊制試點正式啟動,6月30日起,深交所開始接收新申報企業提交的相關申請。
開源證券中小盤首席分析師任浪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稱,再融資新政,從供需兩端打開了定增直接融資通道。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改革同時嚴格退市制度,吸引優質創新創業企業上市的同時實現優勝劣汰,同樣帶來新的打新投資機會。而另一方面,隨著金融去槓桿、供給側改革、商譽等資產減值風險等負面影響充分釋放,中小創業績也逐漸回暖。
任浪分析稱,中小創業績復甦疊加改革帶來風險偏好提升,市場由確定性溢價轉向確定性成長溢價,看好成長性賽道消費和科技中的小龍頭逐步走向大龍頭的機會。具體到行業上,重點推薦休閒零食、乳製品(奶酪)、VR產業鏈、特斯拉四個方向。
板塊內部分化明顯
張婷分析,從今年以來,除了市場風格分化較大之外,個股之前的分化也較為凸顯,當前盈利確定性以及溢價性較高的龍頭個股漲幅要高於板塊內其他個股,比如創業板50指數的漲幅就高出創業板指5%~7%,這說明在今年資金充裕,企業盈利下行且分化較大的背景下,資金更願意尋找確定性更高的個股,而龍頭個股具備更高的確定性溢價,優勢相對凸顯。
此外,業內人士提示,註冊制改革推動市場化進程,但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國海證券分析師研究觀點認為,一方面,多元化的註冊製取代審核制有助於市場在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PE、VC產業擁有更加良好的退出環境,同時高新技術等發展潛力巨大的初創企業也能夠更加便捷地獲得直接融資,助推創新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有助於降低宏觀槓桿率和維護金融穩定。另一方面,註冊制可能會提高普通投資者對於上市公司的甄別難度,一定程度上利好機構投資者,漲跌幅的擴大也意味著交易風險的上升。此外,信息披露的真實可靠性是否能夠得到保障也是註冊制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