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的生日禮物呢?」你的回答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0-12-21 爸媽精讀

作者:文染(爸媽進化論主筆)

昨天,去幼兒園接兒子放學時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小男孩問他媽媽:「媽媽,今天是我的生日,你給我準備了什麼禮物呀?」

男孩媽媽聽了稍愣了一會兒回答道:「寶貝兒,真是對不起,媽媽最近工作忙,一時忘記了,下次一定給你補上。」

男孩顯然有些不樂意了,一動不動地站在原地,嘴巴撅得老高,任憑她怎樣勸說始終無動於衷。

最後,媽媽終於忍不住了,大聲吼道:「你再不走就不要回家了!」說完就裝出要走的樣子。

男孩顯然是被媽媽的態度嚇到了,「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四周圍觀的家長見狀紛紛表示:現在的孩子真難帶;這孩子一定是被寵壞了。

但也有的家長認為:媽媽答應給孩子買的禮物沒買到,孩子已經很失望了,此時給孩子一個擁抱,安慰他一下或許就不會那樣難受了。

相比起沒有收到心愛的禮物,更令孩子難過的是媽媽忽略了他的感受。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忽略別人的感受是一種暴力的交流方式。

深以為然。

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孩子會變得不願意與父母溝通,反正爸媽總是無所謂,也不理解我。

而成熟的父母總是把孩子的感受放在首位,讓親子關係始終融洽。

理解,,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裡

在第三季的《媽媽是超人》節目中,大麟子買來了幾隻螃蟹放在浴缸裡準備養起來。

小傢伙大概是怕螃蟹無聊,不僅給它們準備了小遊泳圈,還時不時地問它們:「你們在這裡開心嗎?」

不久,媽媽鄧莎走過來,發現浴缸裡居然放的全是熱水,等趕緊換冷水時已經來不及,螃蟹差不多都快死了。

再看大麟子,悲傷瞬間代替了歡喜,失望、內疚……統統寫在了臉上。

為了不讓大麟子繼續難過,媽媽精心編織了一個謊言:螃蟹被螃蟹爸爸帶走了,它們回到海裡去了。

面對孩子的無心過失,鄧莎沒有責罵,而是選擇了與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始終照顧著他的情緒。

其實孩子的心理原本脆弱,就像清晨荷葉上的露珠,需要的是精心呵護,父母時常關注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情緒,再教孩子一些正確的道理,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反之,孩子往往會跟你對著幹。

同事小鄭昨晚發現女兒作業沒寫完就趴在桌上睡著了,就忍不住衝她吼了起來。

結果自然引起了女兒的反感,事後她回想起女兒之所以困是因為前天晚上寫作業到11點多,早上6點多就醒了。

再想到平時自己稍晚一點睡覺也會覺得困,而一旦有同事朋友邀約馬上就會精神抖擻,為什麼對於自己的過錯可以輕易原諒,對於女兒的錯誤卻總是抓住不放?

於是小鄭蹲下身,重新安撫好女兒,小女孩也在休息半小時後愉快地完成了作業。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抱怨孩子的不聽話,卻從未考慮是為什麼?

難道真是孩子的問題?

未必!

因為你沒有身處其中,當然不會有感同身受!

兒童心理學認為,孩子的感受和他們的行為有直接的聯繫,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會有好的行為;怎樣讓孩子感受好?那就是接受他們的感受。

「父母」兩個字也不代表著擁有特權,而是承擔著更多的責任,當我們蹲下身放下權威時,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

被忽略的孩子活成了一座孤城

表姐跟我講她兒子皓皓的事,有一次她看到兒子趴在地上畫畫,於是趕緊走過去對兒子說:「你這畫的是什麼呀?一點都不好看。」

皓皓聽了後顯然生氣了,「騰」地一下站起身來對表姐說:「我覺得畫得很好,而且很有趣。」

很多的時候大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但是對孩子來說,他們有他們的世界,在成人看來不重要的事,對孩子來說可是一件大事。

後來表姐了解到,兒子其實是在玩打仗遊戲,畫的是行軍地圖,趴在地上只是讓自己更快地進入角色當中。

也有的家長經常把「不要緊」、「沒關係」、「沒什麼大不了的」……這些話掛在嘴邊,其實都是對孩子感受的忽略。

知乎上有人提問:經常被父母忽略是什麼體驗?

一位答主說:這種感覺太熟悉,因為從未一直感受,每次回想起來都不寒而慄,就像是一把很鈍的刀在身上不停地劃,不會流血但是痛感很真實。

在一家DIY店裡,一位小女孩拿了一串手鍊問媽媽:「媽媽,你覺得好看嗎?」

媽媽當時正在玩手機,並沒有回應,過了一會兒女孩又問道:「媽媽,我串好了,你看!」

這位媽媽眼睛依然沒有離開手機屏幕,只是敷衍了一下:「好看!」

這時,小女孩突然說道:「我不想玩了。」

媽媽隨即也大吼:「不想玩就回家!」拉起女孩的手就往外跑,身後留下了女孩一長串的哭聲……

這位媽媽至始至終都未明白女兒為什麼會發脾氣?為什麼又傷心哭泣?

武志紅說,沒有回應,家也是絕境。

一個長期被忽略的孩子會懷疑父母到底愛不愛她,時間久了後就會關上心門,仿佛把自己困在一座孤城中,別人走不進,自己也走不出,更多的時候只能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默默舔舐傷口。

如何正確理解孩子的感受

想要正確地與孩子溝通,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會傾聽

傾聽是了解孩子最直接的途徑。

一位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一點兒都不喜歡上學,因為全班的人都欺負我。」

媽媽:「是嗎?」

孩子:「對啊,同桌經常借我的橡皮不還給我;我幫老師發作業本,小宇就說我拍馬屁;作文被老師當範文讀,軒軒又說我是抄來的,哎……」

媽媽:「哦,那還有嗎?」

孩子:「沒有了,其實不是全班啦。」

媽媽:「一半?」

孩子:「也沒那麼多,其實就三位,他們只是妒忌我成績比他們好,不過有時候他們對我還是挺好的,上次下雨我忘帶傘了,是軒軒把傘借給了我。」

媽媽:「嗯。」

當孩子遭遇困難、挫折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耐心傾聽,用「哦、嗯……」回應孩子,勝過大段的說教,也可以讓孩子奔騰的情緒逐漸平穩下來。

2、說出孩子的感受

生活中,孩子難免會被生氣、傷心、憤怒等一些負面情緒困擾,父母應該及時幫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別人去理解和尊重自己的感受,包括孩子。

比如:孩子最喜歡的小金魚死了。

你可以跟他說:「我知道你很關心她,因為她是你的好朋友,而失去朋友實在太令人難過了。」說完再輕輕地抱他一下。

想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就得做到和他共情,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他感覺到有人理解我了,心裡也就好受了。

3、嘗試用幻想的方式對話

英國歷史學家麥考萊曾說過:在所有人當中,兒童的想像力最豐富,也可以理解為「幻想」是孩子的天性。

聰明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充分利用這一點。

如果你的孩子因為作業多而不想做,你可以告訴他:「寶貝,看到你今天的作業確實挺多的,如果媽媽遇到這麼多作業也會很著急(先對孩子表示理解)。」

接著說:「媽媽多希望像你像馬良一樣擁有一支神奇的筆,只需在紙上輕輕一點,就可以全部做完了。」

如果孩子在晚上很晚的時候想吃蘋果,你可以告訴他:「蘋果又香又脆真的很好吃,媽媽真想馬上在廚房、客廳、臥室……種滿蘋果樹,來,給你一個最大的。」

「嗯,給奶奶也摘一個。」

孩子會馬上停止哭鬧,因為他對你描述的滿屋子的蘋果樹非常滿意,最主要的是他內心的需求被滿足、理解了。

這世上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愛孩子是一種本能,而能做到理解孩子則是一種覺悟和智慧,世界上缺的也不是愛孩子的心而是理解孩子的心以及給孩子恰當幫助的能力。

因此,好的教育在於父母是否有同理心,換位思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去接納孩子的情緒。

願每一位孩子都在父母愛的理解下,心有溫暖,向陽生長!

作者簡介:文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親子營第八期學員,80後寶爸,左手執筆右手抱娃,寄情於文字融情於生活,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媽媽,我想當廢物…」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親愛的女兒,媽媽不知道,你為什麼想當個廢物,放棄努力。但媽媽思前想後,決定給你寫一封信,這樣來回答你。02努力,才能嫁給你想要的愛情上個月,你喜歡的演員趙麗穎結婚了。你拿著她結婚的照片,興衝衝地跑過來。「媽媽,媽媽,趙麗穎的老公好帥氣呀,我以後也要找一個高大英俊的男孩子結婚。
  • 「媽媽,我是不是很醜?」你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所以請慎重
    隔了半年再次見到她,發現這個4歲半的小女孩時常發呆,還唉聲嘆氣,我逗她:「小嬌嬌,你再唉聲嘆氣就不漂亮了。」誰知聽了這話,她眼圈一紅,哽咽著說:「」我本來就不漂亮。我媽說我是個小丑妞,還想用我換個漂亮女孩呢?」聽了小女孩嬌嬌帶著哭聲的話,我愣住了,沒再多問,安慰了她。
  • 孩子問:「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但是,他今天參加完同班同學辰辰的生日會,一回來就顯得有點不正常,耷拉著個臉,話也不說,也不跟我分享生日會上好玩的事。我問他,他欲言又止,什麼也沒說就回書房寫作業去了。我覺得這裡面一定有事,於是等他寫好作業,洗漱完,準備上床睡覺時,我就坐在他床頭問他:小寶,今天辰辰的生日會熱鬧嗎,好不好玩?小寶看著我,點了點頭,沉默了一會兒,他跟我說:媽媽,我們家是不是很窮?
  • 「媽媽,我不想當學霸,我要當李子柒」: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女兒看了幾個狀元採訪,就一臉不耐煩,拽著閨蜜的手,給她看李子柒的視頻,還振振有詞:媽媽,我不想當學霸,當李子柒多好!那麼多人喜歡,賺錢容易,誰還要埋頭苦讀書啊?閨蜜愣是被氣樂了。這年頭,想當網紅的孩子太多了。
  • 「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3位媽媽的回答,改變了孩子一生
    於是,當家長讓孩子去讀書或者逼迫孩子去讀書的時候,孩子們總會問家長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媽媽,我為什麼要讀書?」看似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是家長的回答卻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句諺語同樣適用於這位媽媽對孩子為什麼讀書的回答。讓孩子讀書,可以讓孩子得到領悟,得到智慧,得到經驗,從而去應對各種各樣的生活變化,處理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幫助其順利的度過一生。
  • ...醫護日記76丨「孩子,媽媽的日記是給你的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
    2月27日 武漢 小雨六歲生日,是孩子人生旅途中迎來的又一重要時刻。從此,這個孩子就將做好準備由幼兒園邁向小學,開始嶄新的學習和生活。明天,就是兒子六周歲的生日了!之前,曾和兒子多次討論過應該怎樣度過這個特別的生日,也曾反覆想像過與家人歡慶寶貝生日的場景。可是,明天,我卻不得不缺席了。前兩天,兒子打電話過來還在說:「過生日那天,我要辦一個生日Party,邀請好多好朋友到家裡來玩。」
  • 「媽媽,你就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
    1月28日,是稻香村街道黃山路社區網格員夏麗的兒子浩浩的生日。那天是大年初四,而夏麗同志擔心網格內的百盛苑小區防疫宣傳工作力度不夠,已經連續從年三十工作至今了。兒子生日當天,她一大早輕輕在熟睡孩子的額頭上親吻下後,就匆匆離開家門,前往百盛苑小區開展工作。在經過幾天的排查後,她排查到百盛苑有一位武漢上學放寒假回家的大學生。夏麗立馬帶著工作人員趕往現場了解詳細情況。
  • 「你為啥送我那麼寒酸的生日禮物?」她的回答,讓老人不好意思
    王兵走到她面前說:「老同學,好久不見,越來越漂亮了嘛,以前還真沒發現你長得這麼好看呢!說說看,這些年過得怎麼樣?」陳玲微笑著回答說:「謝謝誇獎,你也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啊,變帥了。我過得還行吧,你呢?」兩人就這樣聊了很久,聚會結束,分別時,都互留了微信號。從那天以後,王兵經常約陳玲見面,有時候一起吃飯,有時候一起看電影。
  • 「媽媽,我要買泡泡機,我同學都有」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幸福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教育孩子,堪比「上戰場」,孩子會出招,父母就要會拆招,不然就會兵敗如山倒。女兒要買泡泡機,媽媽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一天,媽媽接上小學二年級的女兒萌萌回家。
  • 「媽媽,可以給我零花錢嗎?」你是怎麼回答的?
    當孩子要零花錢時,以下這三種常見的錯誤回答,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01錯誤回答一:「你想要什麼,媽媽給你買。」當孩子說「媽媽,我想要零花錢」時,有的父母會把零花錢當成一種激勵孩子好好學習的手段:「這次考試排名前三,媽媽就給你零花錢!」「如果數學考滿分,每周的零花錢再多給你10塊錢。」
  • 「媽媽我嘗一顆車釐子行嗎」,寶媽回答自認機智,卻耽誤孩子一生
    "媽媽我嘗一顆車釐子行嗎",寶媽回答自認機智,卻耽誤孩子一生導語父母的教育方式能夠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也被稱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但是很多父母卻往往不太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他們甚至自作聰明認為孩子還小,不需要講一些大道理,而父母的錯誤教育方法很可能導致孩子擁有錯誤理念,最後耽誤孩子一生。案例豆豆今年4歲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當然豆豆今年剛上幼兒園,也是班級裡面最受歡迎的一位。
  • 「爸爸,你趴媽媽身上幹嘛?」不同的回答,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我聽完閨蜜講述完這件事之後,我真的忍不住地哈哈大笑了起來,閨蜜後來也解釋說,我家孩子平時睡覺都很沉的,誰知道那天是怎麼回事,突然間就要過來找媽媽了,還直接的問「爸爸,你趴媽媽身上幹嘛?」到了第2天,我還和我的老公糾結,怎麼回答孩子這樣的問題?要不然直接忽略過去算了。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和隊友做羞羞的事,被孩子看見到底該怎麼辦?
  • 孩子過生日 學校專門給媽媽備「禮物」
    原標題:孩子過生日,學校專門給媽媽備「禮物」   )12月20日,武昌實驗小學東湖國際校區學生肖天宇親手給媽媽做了一頓飯,隨後將學校專門為媽媽準備的「禮物」送給了她
  • 一個七歲孩子的生日禮物
    有一次吃過午飯,孩子背著書包走的時候對我說:「媽媽,今晚吃飯不用等我,我班同學今天過生日,請我們去飯店吃飯。」我愣了一下,「前天不是剛去過?」「前天是輝輝,這次是帥帥」「他們請你去陪他們過生日,你給人家送禮物沒?」
  • 孩子過生日,學校專門給媽媽備「禮物」
    武漢晚報訊(記者楊楓 通訊員向紅平)12月20日,武昌實驗小學東湖國際校區學生肖天宇親手給媽媽做了一頓飯,隨後將學校專門為媽媽準備的「禮物」送給了她,「孩子給的禮物太甜了,從嘴裡一直甜到心裡。」肖媽媽說。
  • 孩子,媽媽的日記是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丨白衣戰士抗疫日記
    當任何天災人禍到來,祖國總是守護著大家的平安,我們有人,有財,也有才,有凝聚力,有創造力,有生產力,還有執行力,這讓我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幸運與慶幸,還有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這一個月,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很平凡,卻有擁抱世界的勇氣。我很渺小,卻一直拼盡全力只為守你安好。我們永遠是家人眼裡長不大的孩子,但會為了追求夢想,堅定而執著,為突破自己,勇敢而無畏。
  • 「媽媽,我想抹口紅、塗指甲油」:父母的回答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奇葩說龐穎有個觀點我很認同:在這個看臉的社會,我們要讓孩子美,而且要教會孩子審美。因為具有審美能力是孩子一輩子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肖瀟回憶起初中的時候:「那會媽媽不允許我注重外表,以至於自己都忽略了的性別。雖然我學習好,但是卻非常自卑。」肖瀟被壓抑的美成為她一生的痛,所以她現在拼了命地買裙子,留長髮,就是想彌補童年的殤。尹建莉老師說過:「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但天性是經不起過度壓抑的,壓抑太久,就會扭曲。
  • 當被問「媽媽,有了弟弟妹妹你還愛我嗎?」你的回答影響孩子一生
    之前看過一句話:「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昂貴的玩具,也不是漂亮的衣服,而是手足。」的確,當父母逐漸老去,只有手足是和自己最親近的人,他們願意和自己分享喜怒哀樂,這種手足情也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 當然,不排除大寶二寶雞飛狗跳的家庭。
  • 「老人過生日,你給的禮物太廉價了」對象的回答,讓他不好意思了
    男友的媽媽最近馬上就生日了,男友打算趁媽媽生日的時候把小嫻帶回家見父母。「小嫻,我媽媽下周就要生日了,我想帶你回家吃個飯,讓他們見見你。」小嫻聽完後愣了一下,他們剛在一起沒多久,她還沒做好去見他家人的準備,可是她也不能拒絕男友的請求,「好,那我到時候跟你一起回去。」小嫻硬著頭皮答應了,男友沒有察覺到小嫻的情緒,立馬笑著跟她講起了別的事情。
  • 「媽媽,我想要買這個玩具!」你的回答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小男孩根本不相信媽媽:「我不要,你上次就說要給我買小汽車的玩具,到現在都沒有給我買,你下次也一定不會給我買,我就要這個!」最後,這位媽媽再也忍不住心裡的怒氣,大吼道:「我今天就不給你買,咱們已經那麼多玩具了,這次不買了。」小男孩似乎是被媽媽的聲音嚇到了,開始大哭起來。惹得超市裡的人們都向這裡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