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時間
2020年1月15日(周三)
19:00-21:00
活動地點
啟皓北京西塔B1多功能廳
活動主辦
東方出版社×啟皓文化
活動參與
它既是宮殿,也是博物館,還是一個生命
它遵循著自己的法則,有著自己的心跳律動
……
圖片來自網絡
提起羅浮宮,你首先想到的是「鎮館三寶」——蒙娜麗莎、維納斯,勝利女神,還是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永遠排不完的長隊,又或者「露天博物館」杜樂麗花園?
圖片來自網絡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你可能早就來過這個充滿創想的藝術星球,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裡有12000多把鑰匙能打開……進入地下二層迷宮一般的神秘展品通道,就能抵達羅浮宮的所有展館……
圖片來自網絡
沉浸在羅浮宮的日常工作中,仿佛身處一座巨大歌劇院的中心,那裡的演員一遍遍地排練著,夜以繼日,孜孜不倦。穿梭於羅浮宮的秘密間,就是在用手指觸摸這裡的一段段歷史。
圖片來自網絡
在羅浮宮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裡的工作也可以「子承父業」?
「短命」藝術品如何在這裡長久保存,又獲得第二次生命?
相信傳承幾百年的修復絕技,還是現代「黑科技」更可靠?
不跑冤枉路,最大博物館到底怎麼逛,還有哪些值得打卡的隱蔽空間?
2020新年已啟,一部全景式展現藝術宮殿幕後之旅的作品——《羅浮宮的幕布之後》即將面市。1月15日(周三),畢業於蘇富比學院的藝術經紀人、知乎藝術達人翁昕做客啟皓藝術現場,希望與愛好藝術的你一同開啟一場從文本走向宮殿的發現之旅,共同學習與分享博物觀展的攻略,探究其中不為人知的「門道」。
現場的朋友更有機會獲贈《羅浮宮的幕布之後》相關精美禮品。
了解一座藝術宮殿的前世今生
讓知乎達人帶你「逛逛」羅浮宮
翁昕
藝術經紀人,《如何看懂藝術》系列圖書作者
知乎藝術達人,蘇富比藝術學院(倫敦)碩士
由局內人來引導繼而了解一座博物館,可以說是大眾對於羅浮宮這樣的世界級藝術聖地最好的打開方式。翁昕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大小博物館、畫廊、藝術機構,作為一名藝術經紀人,他先後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及久負盛名的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和商業專業。在為國內外收藏家提供東西方大師作品的私人洽購的同時,他也幫助收藏家梳理個人收藏,並提供藝術品買賣的諮詢服務。
翁昕在知乎撰寫藝術主題專欄和回答,擁有超過29萬名關注者。他在知乎撰寫的70餘篇文章和回答被編輯推薦、知乎圓桌、知乎周刊和知乎日報等板塊收錄。除此之外,翁昕還是《如何看懂藝術:偉大藝術品背後的故事》系列叢書的作者。翁昕也為《藝術新聞 中文版(The Art Newspaper Chinese)》、《藝術商業》和《第九區》等刊物撰稿,擔任果殼特約作者。
置身世界最大的博物館,我們應該如何最大化觀賞收益?
「人們對羅浮宮的渴望如此強烈,我們必須滿足他們……我來到羅浮宮以後,繪畫部、和藝術品部近兩萬平方米的展室都進行了翻新,一有機會,我就回到展室去觀賞作品……羅浮宮就是幻夢與幻想不竭的源泉。」
——羅浮宮博物館館長 讓-呂克·馬丁內茲
羅浮宮一年接待超過800萬人次參觀者,遠遠超過大都會博物館(670萬人次)和大英博物館(590萬人次)。是什麼讓她如此受歡迎?都說羅浮宮大,對公眾開放的8.6萬平方米、將近4萬件展品到底是什麼概念?對我們觀眾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如此多的藏品,究竟要如何參觀,才能不虛此行?是否又唯有親眼得見,才能體會羅浮宮的妙處?
圖片來自《羅浮宮的幕布之後》插畫
必到盧浮的必看之物
人氣女神的微笑你該如何領略?
「我們的工作就是以最好的狀態接待公眾,包括早上9點一到就湧向《蒙娜麗莎》的第一批遊客,等待觀看展覽的隊伍,是不是還有在博物館裡迷路的大批參觀者。」
——博物館接待與展品監管處副主任 克裡斯蒂娜·菲南斯
都說盧浮有「三寶」,但《蒙娜麗莎》的名氣要遠遠超過《米洛斯的維納斯》和《勝利女神像》。《蒙娜麗莎》鼎鼎大名是否名副其實?她到底是如何從羅浮宮的眾多珍品中脫穎而出,成為羅浮宮的「形象大使」的?如果不能免俗地在畫前「到此一遊」,又有什麼竅門能夠讓我們不虛此行?
圖片來自《羅浮宮的幕布之後》插畫
讓手機先看,是如今的觀展現狀麼?
博物館裡應如何正確玩轉手機
「他們高聲說話,甚至都不看展廳裡其他的油畫作品。即便是《蒙娜麗莎》,大部分參觀者也都是背對著這幅畫,從手機的攝像頭裡自拍著看。」
——羅浮宮接待與監管員 克裡斯多夫·勒比昂
每年到訪羅浮宮的超過800多萬人中,有700多萬都曾站在《蒙娜麗莎》面前,其中的很多人又在短暫的相逢後抬手一拍,就匆匆離去。在羅浮宮的工作人員眼裡,觀眾越來越習慣於從鏡頭裡而不是親眼觀看展品,這種變化讓他感到非常難過。其實,在博物館允許的前提下,拍照完全可以成為提高我們參觀體驗的絕佳手段。除去和作品合影,手機在展廳中還可以有什麼樣的妙用?
圖片來自《羅浮宮的幕布之後》插畫
一場羅浮宮的全景式幕後之旅
一次博物館的全方位職業體驗
啟皓文化全新出品《羅浮宮的幕布之後》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更是一座充滿故事的迷宮。《羅浮宮的幕布之後》就是與掌握著秘密鑰匙的幕後專家一同走進迷宮之旅。跟隨身懷絕技的修復師和裝裱師、鎖匠和木工、安保人員和布景專家,走進羅浮宮的最深處:藏在沉重安全門背後的防原子彈掩蔽室,管理著羅浮宮上萬把鑰匙的「鎖務」工作室,以及參觀者找不到的暗門……這裡的人們守護著人類歷史上驚人的曠世傑作,將博物館等待雕琢的宏大空間奉獻給世人。他們的嚴謹、耐心和謙遜無不顯示著羅浮宮偉大技藝的傳承和漫長歷史的恆久影響。本書通過他們親切的講述和百餘幅風格鮮明的插畫,全方位展示參觀者難得一見的羅浮宮內部和博物館星球的運轉,見證藝術珍品保存、修復和展出背後複雜艱辛又妙趣橫生的過程。
圖片拍攝 Amanda
本書文字作者貝雷尼絲·若弗魯瓦-施內特畢業於羅浮宮學院,為法國眾多權威藝術雜誌撰寫專欄,對羅浮宮內外更是如數家珍;插圖作者露希爾·皮凱蒂曾獲得法國國家圖書館頒發的版畫獎等諸多獎項,是近年活躍的新銳藝術家,由她繪製的百餘幅風格鮮明的精美插畫,還原了充滿魅力與創想的羅浮宮。
點擊原文報名參加免費活動,即有機會在互動環節贏得
《羅浮宮的幕布之後》相關精美禮品
圖片拍攝 Amanda
啟皓北京,一個開放 多元 共生的城市文化生發場;一個可持續的城市創新社會實踐
啟皓北京關注城市發展與人的關係,通過發起和舉辦思想、文化、藝術等具有豐富內涵的活動,將人文精神注入空間,將空間交還於人,在這裡引發對社會發展和自我的思考,從而啟迪個人之於自我,之於城市,之於社會,之於時代之意義。
啟皓北京探索城市與人文建設的新型社會實踐,專注於社區構建、文化生發和精神滋養,營造社區文化、營建工社、文化空間、酒店、花園、河岸劇場,以建設一個真正有機的、自組織的和開放的人文社區,激發個人、周邊社區及更廣泛的社會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