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君說:
身邊有朋友寶寶要出生了,於是我上一次在《掛飾、耳釘、車載香氛、收納工具、我超愛的電影和書| 來自讀者的分享第112發》這篇裡問大家有沒有什麼送新手媽媽的禮物推薦。
收到很多從親身使用體驗出發推薦的母嬰產品、育兒書籍、孕婦可用的護膚品。
其中讓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有好幾位讀者提到,新手媽媽因為需要適應人生新角色,內心容易有焦慮和落差,建議我們作為親友,在送禮物時,更多從媽媽她自身的需求考慮,幫助她遠離抑鬱情緒,呵護身心健康。除了禮物,陪伴更重要。我覺得讀者們真是小天使,好暖心。
另外也想到,其實禮物、陪伴之外,對媽媽們更實際的幫助是,爸爸們要分擔育兒責任呀。不過這聊得有點遠了,先來看讀者們分享的好物吧。
這期的結尾,我還分享了《向前一步》裡關於家庭和育兒的書摘。
作為一個正在孕期的二寶媽媽,覺得夜奶漲奶堵奶是最恐怖的事,推薦送美德樂的吸奶器,哺乳期一大利器!@青青
建議入美德樂免手扶擠奶胸罩。我買的單邊,太耽誤時間了。@李甜
推薦安朵的吸奶器,尤其手動版,不要太好用了,覺得手腕和胸部受到了呵護。我背奶到1年9個月,全賴有它的陪伴。之前用過xay,差這個很多。覺得爆款美德樂沒這個性價比高。 不過,吸奶器媽媽一般會自備,還有媽咪包那些,我個人建議,如果沒有新手媽媽經驗,除非對這些特別有心得,不然還是不要選。@孟孟
貝親餵奶枕,生過孩子的都曉得,開奶漲奶那個劇痛簡直堪比順產。@九鬥狐狸
作為一個孕嬰從業人員,建議送最實用的,送寶寶送快消品尿褲和新生兒定型枕哺乳枕;送寶媽送錢(紅包)最俗也最實際,如果朋友懷二寶,最好也送大寶一個禮物(可以是玩具或者別的,總之有心意沒忘了老大就成。@Claire
MEEPOO哺乳巾,防走光,顏值高到平時可當圍巾鬥篷防曬衣,用時打開,面料軟透氣適合寶寶在裡面喝奶。收納方便。參考價108。@蒽KT
作為新手媽媽過來人,表示一直在用的並由衷覺得好的是德國博朗的手持攪拌機。做孩子輔食不是一般的輕鬆。一共三個配件,從打糊糊,到打蛋再到打粉、做餡,更重要的是小巧不佔地,清洗也毫無壓力。每次用的時候內心就會一陣欣慰,並發出「真是太好用了」的感嘆。@Mavis
推薦海信小豹嬰幼兒專用洗衣機。這款3公斤的洗衣機,一兩件衣服隨時搞定。對於家有寶貝的人來說,解放雙手和時間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它的功能也齊全啊,高溫洗,蒸煮洗,嬰兒洗,個人覺得很方便啦!@九鬥狐狸
可以送個小洗衣機,用來洗寶寶的小衣服,特別實用,我自己家的寶寶出生後買了個,感覺省力了好多,特別好。@Remember
無疑應該是欣蘭雅舍的夜燈!方便晚上給寶寶換紙尿褲、洗屁股、餵奶等。開房間的燈會太亮,這個夜燈可以調節光線。寶寶大一點還可以當作一個玩具。@桃額娘
推薦哈球智能母嬰燈,寶媽剛生完寶寶,晚上免不了起來要餵奶,這個小燈顏值高,而且光源健康安全,app遙控,用起來也很方便。用來送人有逼格又有心意,是個特別的禮物,好幾個朋友生寶寶我都是送的這個。
NUK的研磨碗,給寶寶做輔食用的,我家有一個,買了之後利用率很高。@HULK(浩克)
建議買個嬰兒背帶,可以選擇babybjorn的,使用感很好。天貓也有旗艦店,購買方便。對於一個想走就走的媽媽,一款輕鬆舒適的嬰兒背帶太重要了呀。@陳福利
Jerrybaby多功能嬰兒腰凳~可以雙肩,可以腰背,能有6種使用方式,寶寶兩個月起可以一直用了,解放爸媽的雙手,帶寶寶出門的必需品!比起其他腰凳,這款的雙腳中間設置窄,寶寶不會兩腿分開太辛苦。比太多香港大商場動輒800+的貴牌性價比高多了。參考價格268。@蒽KT
質量比較好的腰凳(我家的是hippychicks牌子),從寶寶半歲開始用到他快三歲。@禕禕(美好)
MEEPOO媽咪包,容量大、歸納細、材料好,不僅可以斜跨 、側背,還有專門為推車設置的掛袋,而且外觀好看適合外貌協會,自帶禮盒包裝也很適合送人,參考價格380元。 @蒽KT
我娃現在一歲七個月,推薦你給寶寶買個餐椅,我是用的實木的,給我同學寶寶也送過,寶寶六七個月會坐開始吃飯就把他放裡面,很實用,寶寶能靜下來專心吃飯,家長也不用追著或抱著喂,省心實用,還能幫寶寶形成良好習慣,打算以後有朋友生娃就都送它了。@心善淵
德國博朗耳溫槍IRT6520非常實用,因為小孩子可能體質弱,媽媽能很快測出來有沒有發燒。@弘樹
cotomoto矽膠奶瓶,據說能最大程度模擬母親的乳頭,非常柔軟。好評度挺高的,姐姐也入了兩個,實物不錯。@弘樹
快生寶寶的準媽媽會不會已經收到很多禮物了?想要不和其他人重複,也是很費腦筋的。寶寶的紗布包巾(推薦aden+anais牌子),一盒四條,出生開始一直用,快四年了,都用破了,又買了一盒。@禕禕(美好)
易優家旗艦店的抗菌密封袋。看似小物但其實對沒想到這個的媽媽超有用!裝奶嘴,牙膠,口水巾等各種寶寶物件,乾淨衛生放心。 @蒽KT
蒂芙尼的勺子或者華光陶瓷的童趣系列餐具,小寶吃飯會用到,送的話既體面又實用,還可收藏傳承,挺好的。@小媛
Jellycat邦尼兔,呆萌可愛,用料柔軟安全,而且不!掉!毛!!可以作為寶寶來到世間的第一個玩具夥伴,小貝家的小七,阿湯哥女兒小蘇瑞…太多明星寶寶人手一隻啦。天貓國際直接搜就可以買到。@Mia(o)
moleskine的passion系列筆記本,有一個baby journal 可以記錄下寶寶的成長過程,我買過電影系列,很好用的。@鍾雨岑
作為一名媽媽,我覺得大多數需要的東西生前都已經囤好了,推薦送兩本書,一本是《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另外一本是小土大橙子的《嬰幼兒睡眠全書》,懷孕的時候根本想不到要關注小孩兒的睡眠,小孩兒成為睡渣了才開始著急,新媽媽可以早一點看看了解一下,從開始就做好準備。@夭🎀夭
《愛彌兒》或者一些寧靜柔和的CD。《愛彌兒》是學教育時老師讓我們必買必讀的書,讀完後確實感覺自己對自然教育更加堅定,在教學時處理孩子們的問題也好像更加包容,而且書中的故事對處理孩子成長的具體問題也有啟發。相信會幫助新手媽媽減少一些「措手不及」。 (其實沒讀之前以為這是本難啃的「巨著」,真正閱讀時才發現這是本「講故事的小說」,一點都不艱澀難懂,反而很吸引人。) 推薦寧靜柔和的CD是覺得媽媽帶小孩子容易煩躁,聽聽音樂可以舒緩一下心情,而且也適合小孩聽。@馮姑娘
推薦5本賽過高昂育兒早教課的書《寶寶的第一本遊戲書》《找對育兒方法的第一本書(0~12個月)》《華人育兒百科》《西爾斯親密育兒練習手冊》《育兒基本》。@郭大糊塗🐇
可以送幾本好的育兒書,幫助新生媽媽平穩應對各種困難,《崔玉濤家庭育兒系列》《大腦跳躍期》《正面管教》《好繪本如何好》《朗讀手冊》 ,建議爸爸媽媽一起學。@劉兔紙
推薦看協和醫生張羽出的只有醫生知道系列三本書,裡面有女性懷孕、對生小孩的醫生看法、還有很多女性疾病的知識。新手媽媽常常看了很多小孩子的書但是對自己卻忽略了不少,強推!而且這套書一點也不無聊,很好看。@黃大大
強烈推薦帕梅拉•德魯克曼(Pamela Druckerman)的《法國媽媽育兒經》@左雪貞
給寶寶買好的繪本,比玩具強多了,我兒子兩個月就開始看繪本,現在已經養成固定時間讀繪本的習慣。@劉兔紙
送寶寶的話建議可以送繪本啊,《我爸爸》《我媽媽》,《brown bear 》什麼的都可以。如果是女寶寶,還可以送潘多拉啊,超可愛的。男孩子也可以送個小金鎖,小掛件。當然千萬注意小掛件的樣子,別像我孩子他爹給自己兒子買了個頭戴小花花的小姑娘猴子掛件🤦♀️。關鍵還是心意最重要啦。@小鹹魚
當然是健身卡呀!產後身材恢復很重要呀!@Elena🍦
去妊娠紋的Bio-Oil油,橘色的瓶子,價格不貴,勝在有效;另外,推薦親自去看她,和她講講笑話,聊聊往事,和她的家人們一起陪她聊天,減輕焦慮給她勇氣。@咕咕
作為新媽媽閨蜜的你,建議送她時刻喚起她愛美之心的一套護膚品!每天用起就會想到好朋友雅君,心裡也是暖暖,而且新媽媽有很大部分精力全放在孩子身上,常常忽略自己,推薦fresh紅茶眼霜及面膜,很好用!(預算寬裕的話可以考慮一套)。寶寶的話,費雪牌的玩具不錯,可以考慮。@🍬糖炒莉子🍰
前段時間去看一位新手媽媽,送給她fresh的唇膏和手霜,很清淡的味道,不會刺激到寶寶。是自己平時都不捨得買的牌子哈哈,我想表達的是,當大家和媽媽自己都不由自主圍著新生兒轉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呵護自己,從最基礎的部分。 在從前的語境裡,母愛這個詞常伴隨著犧牲。當媽媽以後,的確是把一部分的自我分給了孩子。但我想,成為媽媽其實一定程度也是一種重生。你想令孩子成為什麼樣子,自己先變成那樣的人。這樣一來,當了媽媽的我反而比從前更加勇敢,更加聽從內心,而時間,竟然也被這樣一點一滴地擠了出來。 再沒有比這個更辛苦而美好的事了。@孟孟
送一套護膚品給新手麻麻吧,完成了人生的升級,也要一直美美的。@向日葵🌻Shania
舉手舉手,前段時間也是給新當媽媽的閨蜜買禮物,做了一點點研究,給寶寶用的可以考慮費雪玩具,電子耳溫計,哺乳枕頭,手腳印泥等,另外我建議送給新媽媽用的東西更好,因為寶寶用品一定會有家人朋友送一大堆,我是送了一把去年流行的超輕黑膠陽傘,因為新媽媽很多都不敢用防曬霜。@去年買了個喵
都在說關於母嬰的需要,那我提一個另外的點。可以從如何幫助新手媽媽在精神減壓的角度出發,送她一些有關產前/後預防抑鬱的東西。@十九
送給新手媽媽最好的禮物就是多陪她說話和拉她出去逛街,最重要的是陪伴(特別是前幾個月),在她實在太疲累時最需要有人可以訴苦。@小黑豬
作為一個懷二胎的媽媽,建議給媽媽買禮物。生完孩子,一家人的焦點都是孩子,親朋好友也都關注寶寶,媽媽需要適應新角色,也會有焦慮和落差,媽媽的時間和精力被寶寶佔用太多,心理也會矛盾,一個是寶寶,一個是自我。可以送媽媽美美的包,衣服,化妝品,音樂會門票,產後塑身瑜伽課程,讓媽媽找到自我,與寶寶無關的自我!@S同學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從未婚(忘記關注你的時候是不是未婚了,但肯定未育,哈哈)看到現在娃快八個月啦。其實我覺得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有人來看我就好。由於我一直沒說,導致基本上沒人知道我生孩子,哈哈。也沒有收到什麼禮物。我覺得如果送媽媽的話,送便於恢復身體的都好。偷偷說其實月子裡特別想吃那種不能吃的東西,好希望有人送我,哈哈。@小鹹魚
雅君說:
之前看過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寫的 《向前一步》。她在書中對於女性的職業發展和家庭生活,結合自身經驗,給出了一些中肯建議。其中就有談到如何育兒,我摘錄了一點,和你分享。
1. 父親參與度高、受到更多關愛的孩子,其心理狀態更健康、認知能力也更強。如果父親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照顧孩子,孩子在教育和經濟上的成就會更大,不良行為的比例也會更低,並具有更強的同情心和社交能力。這些發現適用於不同社會經濟背景下的所有孩子,不論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參與度有多高。
2.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參與、關愛、照料、陪伴以及注意力的傾注,但上班族父母也完全能夠給予孩子一個充滿愛與安全感的童年。有些數據甚至表明,父母都是上班族,對孩子尤其是女孩的成長是有益的。
3. 當妻子貢獻一半的家庭收入,丈夫分擔一半的家務勞動時,離婚的風險概率也會降低一半。
4. 既要事業又要做母親,尤其容易導致焦慮和壓力。由於她們對工作和家庭都有完美主義傾向,所以面臨的風險非常高。而且一旦達不到理想狀態,她們很可能會徹底地往後退——從職場完全回到家庭,或是截然相反。
(此時需要記住的是,)完成,好過完美。
5. 1991年,由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展協會主辦的早期兒童護理研究網,發起了一項範圍非常廣泛的研究,按時間記錄兒童看護與兒童發展之間的關係,尤其對比了由母親專職照顧與一般看護的結果。2006年發表的匯總報告說:「由母親專職照料的孩子和那些由母親和其他人同時照料的孩子在個體發展上並無不同。」他們在認知水平、語言表達、社交能力、建立和維護人際關係以及母子感情方面都沒有什麼差距。父母的行為因素,包括責任心強、積極樂觀的父親,主張「孩子自主行動」的母親,以及較高的父母婚姻感情親密度,這些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比任何形式的看護照料要多出2~3倍。
6. 對母親來說,控制負罪感和時間管理一樣重要……一項對雙薪家庭父母的深度訪談揭示,母親常常會因為工作對家庭的影響感到自責,但父親通常不會。
7. 我從沒說過自己能每時每刻都保持平和的心態,或是完全集中注意力,我遠遠沒有做到這一點。但我每次都會提醒自己,世上沒有完人,之後再確定在家裡和在公司時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心情就會好很多。史丹福大學的教授詹妮弗·阿克爾(Jennifer Aaker)的研究顯示,設定一個可達到的目標是幸福的關鍵。我們需要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要以可持續、可實現的計劃為目標。我們需要問的不是「我能做到一切嗎」,而是「我能不能做到那些對我和家人來說最重要的事」——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今天的分享就醬啦,祝開心
ios讚賞專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