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創業青年】蔡明遠:防災應急包中的大平安

2021-01-20 湖南頻道

時刻新聞

—分享—

(長沙創業青年蔡明遠。)

(防災應急包能最大可能的幫我們在緊急情況中逃生和避險。)

  紅網記者 肖懿 湖南長沙報導
  
  樓房突發大火,野外迷路遭遇惡劣天氣,生活中遇到其他緊急情況,你有沒有相應的救災護身工具用於逃生和避險呢?估計許多人都沒有,長沙環康環保公司總經理蔡明遠就從這些大家不常備的東西中發現了商機。
  
  大學畢業以後,蔡明遠首先供職於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一直保持著愛思考、愛創新的習慣。
  
  像大家一樣,基本上每天都能從廣播、電視、網絡或者身邊獲悉大大小小的災情報導:Sars、地震、颱風、泥石流、火災、交通事故、恐怖襲擊、煤礦瓦斯爆炸……各種災難和突發事件不絕於耳。
  
  工作之餘,這些一幕幕的災難性場面經常浮現在蔡明遠的腦海中。他總覺得,災難面前,我們大家應該能為自己做點什麼,而他有責任要在保護大家的生命安全方面盡一份力的想法一直在蔡明遠腦中盤旋。
  
  當災難降臨,當家園被毀,當失去親人,我們如何面對?除了選擇災後堅強,選擇重建和彌補,我們就只能這樣束手無策,被動的接受嗎?如果我們的地震監測系統能提早哪怕5秒的時間準確的監測到汶川大地震的發生,如果地震中我們死去的同胞家中備有地震應急包,如果2008年的湖南冰災我們備有足夠的線路搶修機械設備,如果上海11.15火災中的家庭都備有消防應急包,如果我們從小就受到生命安全教育,如果我們具有豐富的防災減災應急知識和強烈的風險防範意識,那麼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強烈的使命感使他經常思考災難與人生的關係,他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整理出了一條在如今的危機時代,普及安全應急知識、提升防災應急技能,推廣防災應急用品,成就一番事業的創業思路。
  
  說幹就幹,2010年7月,蔡明遠毅然辭去湖南省精細化工研究所的工作,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創業的第一要素是資金,原始資金不足的他通過房產抵押貸款、找同學、親戚籌借,加上自己少有的積蓄,共籌集資金100萬元,於2010年11月成立了長沙環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全身心投入他毅然選擇從事的防災減災應急事業。
  
  蔡明遠的創業,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推廣防災應急用品,需要前期做大量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成為行業專家,需要引導市民,喚起大家對生命的重視、對災難的正視,提高大家的防災減災意識。」蔡明遠說,希望幫助大家普及防災減災應急知識、提升防災應急技能,做到這些以後開始產品銷售才能水到渠成。
  
  他搜遍了全國的書店及網上書店,只要是防災減災、生命安全、生存技能的書籍,全部買回來,一本一本的啃。他加入了全國防災減災協會,虛心學習,多次參加國家減災委的防災減災論壇,得到此領域最高造詣的專家教授指點,堅定了他走「知識減災之路、技術減災之路』的想法。他組建了一個4人的技術團隊,參照國際紅十字會、美國海岸救護隊標準,引入國內外最先進的技術,特別是日本家庭應急產品的科技技術,結合中國國情研製出他公司的第一款產品:個人家庭減災應急包。
  
  應急包中包含有救生繩、多功能錘鏟、滅火毯、破窗電筒、收音機、口哨、面罩、止血帶、食物、水等300多種功能產品。
  
  「聯繫各大企業以及政府機構進行災害風險知識講座及產品推介。創業以來,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雖然辛苦卻非常的充實。」蔡明遠說。
  
  今年30來歲的他已經是防災減災方面的專家,牽頭一系列防災應急單品的研究與開發。在他的帶領下,公司已成功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餘項。蔡明遠所從事可攜式多功能災害應急裝備項目先後得到長沙市科技局以及湖南省科技廳的立項以及資金扶持,政府的支持更加堅定了蔡明遠以及整個創業團隊的信心和決心。
  
  他帶領公司榮獲湖南省優秀創業企業、全國工商聯單位、長沙市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以及長沙市標準化戰略推進工程優秀企業等稱號,使公司品牌「大平安」在各省市的地震局、應急辦以及零售客戶群體中形成廣泛的品牌認知度。「公司有望在未來3年成為該行業領頭羊,佔領70%以上的市場份額。」蔡明遠很有信心。

相關焦點

  • 減災防災日上,一款應急救援包備受關注
    5月12日,在株洲市民政局、地震局、應急辦聯合開展的減災救災宣傳現場上,300個家庭應急救援包免費發放給市民。小小的應急包裡「別有洞天」,包含應急逃生錘、高頻求救哨、醫療套裝包等救援工具。紅網長沙5月1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楊豔實習生何青)你或許未曾意識到,一個簡單的救援包在發生意外時發揮作用。在全國減災防災日集中宣傳活動日上,長沙和株洲兩地積極推廣減災救災知識,向市民免費發放家庭應急救援包,引導大家提高自救與互救意識。「別看這家庭應急救援包不大,但一共有四層,16種逃生求救用品,還有家庭應急手冊。」
  • 應急包大派送,中山市防災減災日網絡直播進社區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中山市減災委員會辦公室圍繞主題,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以問題為導向,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將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走進基層社區和家庭,發揮基層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優點,深入研究基層應急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面臨的主要困難,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更多資源下沉至基層,切實提升基層應急能力。中山市應急管理局特別組織舉辦中山市2020年全國防災減災日網絡直播宣傳活動。
  • 市應急管理局:加強防災文化建設,提升公眾防災意識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做好安全社區與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一體化推進,加大社區建設指導力度,推動社區安全項目持續改進,使更多市民在這項工作中受益。三是抓好校園防災文化建設。多年來,市教委、首都綜治委、市公安局等部門持續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全面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體系建設,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 《家用防災應急包》國標2019年5月1日起實施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劉 佳) 當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情況,人們在採取緊急避險的過程中,一聲哨響,可以讓救援人員及時找到遇險人員的位置;一瓶水,可以延續等待救援的時間……自2019年5月1日起,《家用防災應急包》(GB/T 36750-2018)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 推廣使用應急包 河南防災減災宣傳周啟動
    河南省減災委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長訓人民網鄭州5月9日電(尚明楨)5月9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即日起至15日,河南將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形式,開展為期一周的「5.12防災減災日暨宣傳周」系列活動。
  • 防災減災日調查:應急救援包認知率偏低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是我國第六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主題是「城鎮化與減災」。筆者今天在街頭隨機採訪發現,多數市民家中都沒有準備應急救援包,對如何使用救援包也一無所知。    筆者在南京街頭隨意採訪了10位市民,其中有9位市民都表示,家裡沒有準備防震減災應急救援包,只有家住馬群社區的孫女士告訴筆者,在去年一次社區活動上,抽獎得了一個應急包,但只在拿回家的時候打開看過:     孫女士:裡面有粗繩子,急救的藥品,剪刀、紗布、酒精棉這些東西,還有防火毯,還有些東西我記不得了。
  • 鶴山市防災減災知識全民線上挑戰賽來了!現金大獎、家庭應急包...
    現金大獎、家庭應急包、口罩免費送… 2020-05-13 0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急包、急救包一般應用在哪些場景?
    現代社會的災害和事故多發生於辦公樓、住宅公寓、大型商場、交通出行、企業生產環節中,對於這些人口密集場所的應急裝備和預案,都是需要精心配備和設計的,而對於戶外、車內的環境,也需要有相應的配備措施。那麼問題來了,你都知道應急包、急救包一般應用在哪些場景嗎?
  • 鄭州市未來路街道:提升基層應急能力 築牢防災減災人民防線
    「防災減災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家家受益」,「防災連接你我他,安全和諧靠大家」一條條宣傳標語在未來路兩側的LED顯示屏上滾動播出,這標誌著未來路街道第12個「5.12」全國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正式開啟。「大幹二季度」必須「穩字當頭、平安託底」,5月9日至5月15日,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街道以街道「大幹二季度 創新促發展」實踐活動為引領,緊緊圍繞「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這一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復工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 長沙45個地震應急避難場所 看看你家門口有幾個
    長沙許多地方都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科普宣傳活動。但是說起對「應急避難場所」的認知,記者昨日走訪了多個社區後發現,不少成年人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相比之下,孩子對於去哪裡避難、如何避難的知識要豐富得多,這也得益於長沙學校開展的應急知識普及教育。
  • ...講堂】《天災總是在人們將其淡忘時來臨——防災減災與應急避險》
    講堂 【中科館大講堂】 《天災總是在人們將其淡忘時來臨——防災減災與應急避險,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應急安全科普研究與安全文化培育實踐者,曾赴京都大學防災所訪問研究,出版專著《防災減災教育指南》(2015)《災害教育課程設計》(2016)《減災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等,主編教材、科普圖書多部並獲得獎勵,在《災害學》《科普研究》《中國應急管理》《中國減災》等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
  • 未雨綢繆 你是否配備地震應急包?
    新快報記者走訪近20名白領,多數表示自己的防震理論知識還算OK,但所有人都表示自己不會在家中準備一個地震應急包,理由是「廣州應該沒什麼地震的吧」。「覺得一般是往外跑吧?空曠的地方。如果來不及,只能躲桌下、床下,或者牆角。」在中信上班的馬先生是外企職員,談起地震中的自我保護,他自我感覺知識還過得去。
  • 連雲港市應急管理及防災減災救災情況新聞發布會
    圍繞防災減災救災,我局主要開展以下幾項工作: (一)積極構建基層防災減災體系 基層防災減災體系建設以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為抓手,從城市和防災能力基礎好的地區向農村和防災能力基礎薄弱的地區逐步推廣覆蓋,最終實現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
  • 地震催熱「地震應急包」 煙臺滿城難覓(圖)
    近日頻發的地震再次引發人們對於災難求生的關注,在日本大地震的報導中,地震應急包曾被媒體多次提及,日本災區民眾手裡的地震應急包,為他們最終逃生加上重重的砝碼。昨日,記者走訪港城數家救生與消防器材店,均沒有找到地震應急包。不過記者發現,在日本災區所使用的地震應急包,市民們可以通過網上訂購。
  • 「包」藏生機——家庭地震應急包
    地震應急包是用於應對地震災害風險的一種組合工具與應急物品的集合體,可在地震發生後提供自救互救、個體防護、照明、生活、急救等用品,讓受災的人員能夠在等待救援期間積極自救,以及保障災後初期的基本生活。應急包的基本材料宜採用防水面料,顏色應當鮮豔顯眼,最好有夜光條的發光效果,在黑暗中也容易被快速找到。
  • 開福「大應急」,保駕護航決勝百日競賽
    李文 攝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亮起,長沙市區未來3小時降雨量將破50 毫米,洪水漫捲市民受困,怎麼辦?無人機偵查、舟艇組裝、無人機拋投救生衣、舟艇翻舟自救、落水速救等一系列水上救援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5月12日是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在設於開福區的湖南省防災減災日宣傳演練主會場上,「開福應急」將亮出專業身手。
  • 山東濟南將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 提升市民應急自救能力
    央廣網濟南9月10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濟南將向1萬個家庭發放人防戰備應急包。人防戰備應急包,是人防部門針對防空襲和防災減災需要而配備的物資便攜包,包內主要配備有醫療急救包、自救互救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品等應急自救物品,適用於在遭受空襲或發生地震、火災、交通事故等自然災害或突發事件時人員進行應急自救互救。據濟南市人防辦黨組成員、副主任劉洪介紹,濟南市十七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0年市政府將為民再辦23件實事。
  • 泰安市發布家庭防災減災應急物資儲備指南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田陽 泰安報導當居家生活中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情況,一聲哨響,就可以讓救援人員及時找到你;一瓶碘伏棉棒,可以幫你迅速處理傷口;一個口罩就可以隔斷病毒的傳播……災害一旦發生,以家庭為單位儲備必要的應急物資,可以為家庭成員的自救互救和逃生提供物資保障
  • 「加強防災文化建設,提升公眾防災意識」新聞發布會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做好安全社區與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建設一體化推進,加大社區建設指導力度,推動社區安全項目持續改進,使更多市民在這項工作中受益。  三是抓好校園防災文化建設。多年來,市教委、首都綜治委、市公安局等部門持續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工作,全面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體系建設,保障廣大中小學生和幼兒安全健康成長。
  • 日本旅行防災避難包必備清單:地震、颱風時的實用防災物品10選
    防災避難包是每個家庭絕對需要有的裝備,同樣來日本做長期旅行度假也最好要準備齊全。小編整理了日本的防災用品,包括防災食品、衛生用品、電器給大家。▋這些防災用品你準備好了嗎?防災必備用品清單防災用品五花八門,記者在這裡為大家精選綜合各家防災用品中不可缺少的選項,建議大家可依照自己的需求來組合防災包。防災用品準備要點建議採每次少量購買,定時使用的儲存方式,保持食物最佳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