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好吃的面在哪裡?

2021-02-17 杭州打卡

早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吃上了麵條,如今顯然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吃麵審美。除了誰也不服誰的寬面細面,還有持續battle好幾年的紅湯白湯。

要說哪裡的面最好吃,有個「南米北面」的說法。

在南方沒有被米粉佔領的地方,人們對吃麵充滿了熱情。浙江,就是一個隱藏的吃麵大省,幾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招牌。

浙江的面,是北方人定居南方後,融合在地風物的又一次創造。

杭州作為「南宋舊都」,吃麵風氣最盛,小小的麵館有無數江湖傳說。沒有麵館的街道?不存在的。

外地人對杭州的面不感冒,杭州人似乎也不太care,自家的面,自家人熱愛就夠了。

片兒川,原名「片兒汆」,杭州話多帶兒化音,是北方移民留下的痕跡。

如果你現在去那些老店看他們做面,往往都是在生面下鍋之前,過一遍水,這個過程便叫做「川」。

片兒川本質上,它就是一碗雪菜筍片肉絲湯麵,卻能全方位展示杭州人對時令食材死磕到底的精神。

據說要用臨安的冬筍和蕭山的雪菜,才能做出最正宗的一碗麵。

方老大麵館的一碗特色腰花片兒川,廚師對腰花的把控也是剛剛好,是最嫩的程度!

來杭州吃完豬肝、腰花、大腸澆頭,你才能明白杭州人對各類下水深沉的愛。

對動物內臟唯恐避之不及的年輕人,在流芳麵館的豬肝腰花拌川面前,竟然能放下二十多年的身段,吃的心服口服。

帶著鍋氣的豬肝腰花澆頭,香得一秒鐘就能勾起饞蟲;豬肝和腰花滑嫩、醬汁濃鬱,每一根拌川都極入味,勁道滑韌。

說到價格良心的腰花和大腸拌川,要數小狗麵館。它不僅需要排隊,而且還開創了蹲在門口吃的儀式感。真的是愛吃麵愛瘋了!

番茄直接爆炒出汁,綿密的酸甜汁水被麵條吸收,越吃越有不一樣的感覺。

說到蝦爆鱔,不提它的創始店奎元館,好像說不過去。

杭城老字號麵館,至今已有近150年歷史,接待過無數名人,獎狀就掛滿了整面牆。外地遊客總少不了去吃一碗。

用滷骨熬製的濃湯作為面的湯底,鱔肉和蝦仁作為面的精華,一口湯、一口澆頭、一口面,別提有多落胃。

寧波的麵條中,最有特色的要數上過《早餐中國》的面結面了。

千張皮的好壞對於面結至關重要,好的面結要「鮮汁滿包,軟而不糊」。

豬油生面,面拿熱水稍微竄竄,拎上來瀝乾,趁著熱乎勁加上生抽、豬油、鹽,最後撒上一把蔥花。

較出名的海鮮麵館有東大麵館、大胖麵館、胖嫂麵館、四大胖麵館等,認準胖字就可以。

所有的海鮮都是從石浦漁港運送而來,所有的海鮮澆頭都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烹製,

各式澆頭豐儉由人,海鮮裡小到蟶子、花蛤、蝦姑、白蝦,大到燻馬鮫魚、炸小黃魚甚至整隻蟹,都可以滿足。

許多慕名而來的遊客初見奉化牛肉乾面,第一反應是「老闆,我點的明明是乾麵,怎麼是湯麵?」

其實,奉化人所說的「乾麵」,實際上是用水完全泡發後的手工番薯粉絲,「只是老祖宗的叫法不同罷了」。

在街邊小店熱氣騰騰地吃上一碗,身體迅速溫暖起來,再配上透鮮的牛骨和醉人的燒酒,人生似乎再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三鮮面要用粉幹燒,海鮮可以是小黃魚、跳魚、牡蠣、蛤蜊、蝦或者蟶子,也可以根據口味再加蝤蠓。再加標誌性的姜蛋,配料豐富無比,

溫州的米麵在很多地方也叫米粉,它是用大米加水磨成漿,用鍋燙成薄片,刀切成絲,入湯煮熟。

和其他的湯麵相比,溫州米麵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湯是清湯,配上簡單的豆芽、雪菜、肉末、蔥花,香氣撲鼻。

諸暨這座小城,留給大家的印象,除了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應該就數次塢打面了。

次塢打面的精髓就是一個「打」字,得純手工不斷地用棍子敲打麵團,重複近千次。

打出來的麵條才能韌勁十足,口感筋道,一反外界對南方麵條「軟趴趴」的印象。

生面過水後撈出拌上豬油、醬料,口感極為筋道,澆頭同樣是種類豐富,花樣繁多。

新市人的「吃」,在周邊很有點名氣,吃羊肉也是新市人傳了幾千年的老規矩了。

吃羊肉麵,應是先喝一口醇香的新市黃酒,再吃一口熱騰騰的羊肉麵。酥而不爛、肥而不膩的羊肉一入嘴,胃裡頓時暖流騰起。

從老城到溪西再到城南,蘭溪,藏了300多家麵店,一碗牛肉麵,是無論走多遠都忘不了的鄉愁!

一碗一燒,佐料經猛火煸炒,嫩滑的牛肉搭配各種時蔬,麵條又恰到好處地吸收了湯汁的精華。

東陽沃面似羹非羹,貌不驚人,甚至有「糊答答」之感,但自成特色,一吃難忘。

過去,東陽人習慣把吃剩下的菜、湯用來煮麵條,然後加入番薯澱粉製成糊面;如今的沃面,可謂「一碗麵,十種料」,成為了東陽人家庭聚餐、宴飲賓客的必選菜品。

桐鄉最早的小鍋面,由阿能夫婦在路邊擺攤做起,「阿能面」也逐漸成了桐鄉小鍋面的代稱,但最地道古樸的,還要數邵家橋的老店。

製作方法有「紅燒」和「白燒」。「紅燒」是大家都能想像的甜味。而「白燒」一般用於顏色較淺的原材料,吃材料的本味。

抓一把桐鄉細面丟進滾水,數十秒後撈進碗裡,覆上備用的羊料,澆上一勺湯,熱騰騰的面就呈上桌了。

一瓣蒜就一口肉,一勺辣拌一碗麵,讓你吃到欲罷不能。

台州人的胃,是姜填滿的,台州人創造了薑湯面、薑汁調蛋、薑汁燉蛋、薑汁肚片甚至薑汁冰淇淋……

薑湯面最正宗的薑湯,是用黃酒烹飪曬乾後的薑片小火熬製幾個小時製作而成,湯汁絲滑濃鬱,姜香味十足。

說起薑湯面的食材就跟撈寶貝一樣,十幾種食材堪稱「豪華」。面的清爽和姜的辛辣配合在一起,恰到好處。

麥蝦,是臨海的特色麵食,因麵團在湯水裡翻滾時的形狀像蝦而得名。

豆面不算面,而用是番薯粉調製成的;沙蒜卻是地道的台州小海鮮,據說鮮味是螃蟹的三倍,足以使豆面變得鮮美異常。

一艘艘出海的漁船,帶回了小鮑魚、大黃魚、蟶子、梭子蟹,要多肥美有多肥美。幾十種小海鮮鋪滿案臺,食客愛吃什麼選什麼。

每家海鮮麵館的差異,主要就在於湯底——海鮮麵湯色重香醇、清透為佳。

相關焦點

  • 浙江最好吃的面在哪裡?這五個地方的特色面也太贊了!你吃過幾種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吃貨少女,烹飪美食並品嘗它,是我最喜歡的時刻!北方人愛吃麵食眾所周知的,數千年來也一直有「南米北面」說法,有此可知麵食在北方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其實在南方也有一些省份非常的愛吃麵,比如浙江省。
  •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今日,就來聊聊中國哪裡的麵條最好吃。圖片|山郅 北京炸醬麵〈 老北京城的地氣 〉「炸醬麵,穩住!」但對老北京人來說,最好吃的炸醬麵,就是自己家裡的。想怎麼整就怎麼整,豐儉由人。大熱天的時候,大伙兒蹲在胡同口或院子裡,捧著碗炸醬麵,碗裡擱一根黃瓜,邊吃邊聊,還能下下棋,一點也不誤事兒。沒錯,有那股子地氣,「忒兒嘍忒兒嘍」,真香!
  • 浙江最好吃的40碗面,浦江的面居然...
    浙江人吃麵,吃的不僅僅是是一種味道更是一種情懷和傳統。
  • 浙江其實是一個隱藏的吃麵大省
    秋風起,杭嘉湖平原沒有一碗酥羊大面最難將息。酥羊大面,與蘇州時令限定的三蝦麵異曲同工。 大鐵鍋裡咕嚕咕嚕的紅燒羊肉做澆,一碗二兩細面,只是飽腹與解膩的配角。 杭州人是出名的愛吃麵,但杭州也是出名的麵食窪地。片兒川、拌川還是什麼蝦爆鱔,杭州以南以北的所有浙江人,都對它不感冒。▲ 腰花拌川。浙北人看不習慣用腥臊的下水做澆頭,浙南人則不愛杭州的機器鹼水面。杭州面融合南北,結果都不討好。 浙中人民最熱衷追求麵條的彈韌口感。
  • 代表各省市的一碗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經過煮沸的麵條最為潔淨,可以極大地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因此麵條成為中國最常見的食品之一。由於制條、調味、粗細的不同,從而使中國各地出現了數以千計的麵條品種,遍及各地。在我國的各個省市幾乎都有自己獨特的麵條製品,口味也更具特色,下面就來看看代表各省市的一碗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 在你心裡什麼面最好吃,是拌麵還是炒麵,或者是你的她做的面
    麵食一般都是北方比較喜歡吃的,而且各地由於不同小吃的文化造就了炸醬麵,蓋澆面,牛肉拉麵,手擀麵,清湯麵,打滷面,炒麵等等應有盡有,應該說都非常好吃,但是最好吃的我想莫過於,當你因為工作勞累了一天以後,長時間沒有進食飢腸轆轆,心中特別想吃上一碗麵條的時候,恰恰那一碗麵又擺在了你的面前
  • 中國到底哪裡的枇杷最好吃?
    今已亭亭如蓋矣」讀來甚是悽苦覺得枇杷身上也多少沾染了這樣的意象不過,真正的枇杷果,卻十分甜美皮薄肉厚,汁水豐盈稍不留神節制,就會吃很多枇杷起源於熱帶,是典型的南方水果北方嘛,市場上也是買得到的,但不多枇杷,是初夏的味道今天就和風物君一起看看中國哪裡的枇杷最好吃
  • 中國哪裡的芋頭最好吃?
    那麼問題來了,這位網紅芋頭同學是哪裡人呢?中國哪裡的芋頭同學最好吃呢?奶茶店的芋泥大多來自福建,這裡的芋頭被做成罐頭送往全國各地。在商家還在絞盡腦汁想如何給芋泥組更多cp時,福鼎人輕笑三聲:呵呵呵~據說最好吃的芋頭生長在荔浦關帝廟前的那幾畝地裡。而我們能買到的,大多是祖籍「荔浦」,在外地生根發芽的芋頭。口味自然是有差別。受荔浦的雨水陽光的照拂,檳榔芋已屯好充足的澱粉,只等人們將他們從黑暗的地下挖掘出來,搖身變成香糯可口的佳餚端上國宴餐桌。
  • 浙江到底有多好吃?你怕是一無所知
    在我們慣有的印象裡,除了杭州美食以外,似乎很難想起來浙江到底有什麼好吃的。事實上,地靠江河湖海的浙江,是名副其實的美食大省,而擁有官府菜傳統的杭州並不能代表浙江的所有菜系。圖/詩畫浙江文旅資訊開化縣那道讓陳曉卿念念不忘的清水魚,蘭谿市徵服鄧超的那碗牛肉麵,堪稱浙江版沙縣的嵊州小吃……浙江將最道地的本土風味,都留在了縣城。
  • 世界上最最好吃的紹子面~~
    這個世界上除了爸爸做的紹子面就屬我自己做的最好吃拉。爸爸第一,我第二。我才不會告訴你們確實有人覺得我做的很好次自己做的面面最好次拉~~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樣做出世界上最最好吃的紹子面,不用謝我了!哨子面分倆種,一種幹紹面,一種水紹面。今天要講的就是我最愛的幹紹面。說起幹紹面在樂山家喻戶曉,人見人愛。關鍵是一定不要在調料裡放湯汁。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趁熱吃呀,不能放,趁熱把面和調料拌勻,讓調料一定要粘在面上。
  • 上海灘最好吃的55碗面!最嗲的米道在這裡!
    上海的麵館少則幾千家多則幾萬家,街頭巷尾藏著的一碗好面往往都是知道的人才知道!哪家的面最筋道,哪家的大排最厚實,哪家的澆頭米道最嗲,這都是吃貨的大學問。我們為愛吃麵的人準備了可能是上海最全的麵館地圖,還分!了!類!
  • 浙江排名前5的美食,忍了臭豆腐,忍了海鮮面,最後一種忍不了
    浙江排名前5的美食,忍了臭豆腐,忍了海鮮面,最後一種忍不了!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如果出去旅遊,蘇州、杭州是個絕佳的選擇。因為可以欣賞美景的同時,還能吃到好多美味佳餚。就拿浙江來說吧,除了八大菜系之一的浙菜外,還有好多好多傳統特色小吃,如果去遊玩一定記得嘗一嘗。
  • 中國哪裡的慄子最好吃?
    中國哪裡的慄子最好吃?你見過慄子最原始的樣子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認為慄子自長在樹上時便只有一層棕色的殼,直到讀大學,室友帶來了自己家剛剛摘下的新鮮慄子,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慄子的真身是炸毛小刺蝟呀!這層帶刺的硬殼十分扎手,採摘的時候要帶著特製的手套,大多數情況下,每個殼裡包著3個慄子。
  • 同樣是面,為什麼意面可以讓全世界人喜歡?意面好吃在哪裡?
    國慶節放假期間,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再起來做頓美美的早餐,頭一天晚上就問好倆娃明天早餐要吃什麼,倆娃異口同聲的說要吃那個你做的特別好吃的義大利麵,這麼給面兒,那咱一定得做得好吃又好看還要有營養才行啊。義大利麵,我們通常也叫「意粉」,它是西餐的正餐中最接近中餐的一種主食,不僅我們中國人喜歡,世界上很多國家的人都喜歡它,如果說世界上最愛吃麵條的國家,那一定是中國和義大利,傳說義大利麵最早由「馬可波羅」在1292年結束了亞洲之旅後,返回歐洲時引入到義大利的,但這種說法無法考證,因為馬可波羅在描寫這種食物的時候,用的是早已存在的意面名字(Lasagna)寬面,而且義大利麵和中國麵條的口感相差不止一點點
  • 我國最好吃的10大涼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
    大詩人杜甫曾寫有《槐葉冷淘》一詩中描寫涼麵,如今我國各地的涼麵做法不同,因此做法和食材也有所不同,下面就來看看我國最好吃的10大涼麵,看看有沒有你家鄉的,你認為哪裡的最好吃。北京人吃芝麻醬涼麵,必備的要有拌好的芝麻醬、花椒油、蒜蓉汁、老陳醋、黃瓜絲,依個人口味還可以備上芝麻鹽和水蘿蔔絲6、新疆涼麵新疆涼麵又叫黃面,因其色黃而得名,維吾爾語叫"賽熱克阿希",屬夏令風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蓬灰來源於戈壁上的"臭蓬蒿",這是一種野生植物
  • 中國哪裡的米粉最好吃?
    桂林人最常吃的米粉叫滷菜粉,就賣五塊錢,米粉出鍋澆上滷水,鋪幾片鍋燒、脆皮、炸黃豆乾拌,就算大功告成。  柳州丨螺螄粉 但這種源於市井的美味,最好吃的一定不在天涯海角,說不定就在你家樓下。是撫州人早晨最熱情的見面語。誰知道當年的王安石和湯顯祖是不是也用一碗泡粉度過早晨呢?  鷹潭丨牛肉粉
  • 無錫最好吃的26碗面,我們吃過了!
    無錫最好吃的26碗面以小編口味,親測產品作出的主觀描述,僅供參考。他說:「吃麵分量不能太多,二兩斷生上桌,最後一口面仍能保持最佳口感」。「吃麵最講究的還是蘇州人,蘇州人燙麵一定是有2桶湯,紅湯和白湯,而無錫的麵館通常只有一桶白湯。」
  • 中國哪裡的白菜最好吃?
    白菜豬肉卷|豆果美食網網友藍胖子不素胖紙白菜餡,花式做面北方人熱愛白菜,那是打小養成的習慣。不管是包餃子還是蒸包子,白菜都是最常見的食材。豬肉白菜鍋貼|豆果美食網網友風和日麗szwjll03中國哪裡的白菜最好吃?
  • 滿大街的北方板慄 其實最好吃的慄子在浙江
    而在浙南山區的集市,眼下,你還能找到一種水滴型的慄子,叫錐慄,是我們浙江的特產。浙江錐慄慄子分南北,吃了這麼多年,你知道北方和南方慄子的區別嗎?買慄子,我們又該如何挑選呢?今天,我們請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經濟林專家龔榜初研究員、 江錫兵博士為大家說說慄子的門道。
  • 【轉發】上海最好吃的50碗面!這個必須收藏!
    濃油赤醬是上海麵館的腔調~上海最好吃的50碗面,簡直人手必備!大腸面的店面比較小,生意火爆,所以經常大排長龍!他們家的大腸洗的超乾淨,不愛吃大腸的人都覺得這家味道嗲的不得了!大腸的口感非常棒,軟滑又有嚼勁,咬一口還會有湯汁會溢出,店家說大腸他們從凌晨開始煮,到早上10點開業煮了8個小時才會有這樣的好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