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是寧夏的首府,在歷史上也是西夏王朝的首都,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那麼,「銀川」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從現有的文字記錄中來看,在明朝以前是沒有「銀川」這個詞的,直到明朝萬曆年間,陝西三邊總督劉敏寬的詩句「須憑駝嶺臨河套,遙代銀川挹賀蘭」中,首次出現了「銀川」這個詞。
不過,詩句中的「銀川」,指的應該是賀蘭山以東、鹽池長城以西的河套平原,或者是寧夏鎮城,並不是專指今天的銀川。
在明清時期,現在的銀川地區被稱為「小南京」,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地方。「銀川」這個名字的正式設立,是在民國時期。
1929年,國民政府成立寧夏省的時候,銀川還被叫做「寧夏城」,省名和首府名一樣,人們覺得很不方便,最後,政府從「懷遠」、「朔方」、「銀川」這三個選項裡挑選了「銀川」,在1947年4月,經國民政府批准,正式確立了「銀川」這個名字。
也就是說,「銀川」這個名字的歷史並不長,到今天也只有73年的歷史。
那麼,「銀川」之名從何而來?有好幾種說法。
在民間有一種流傳的說法,是說寧夏府城周圍湖泊遍布,積水成窪,到了春冬季節,地表上總是泛起一層層白色的鹼花,遠遠望去,一片銀白色,於是,人們就把這裡叫做「銀川」。
第二種說法,是古時候人們遷移的結果。銀州、銀川郡都是西夏國的發祥地,唐初,由於受到吐蕃的擠壓,建立西夏國的羌族不斷西遷,就把銀川的地名帶到了寧夏河套地區。
還有一種說法,是「銀川」代表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喜歡用「金」、「銀」來命名地方,寓意著富饒、富貴。當時,「金川」這個名字在甘肅已經有了,所以人們只好把這個地方叫做「銀川」。
銀川確實是一個富饒之地,在歷史上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堪稱中國西北地區的一顆明珠。
另外,銀川還有一個很動聽的名字,叫「鳳凰城」,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關於鳳凰的美麗傳說。
據說,鳳凰是幸福鳥,哪裡有鳳凰,哪裡的老百姓就會幸福。
很久以前,寧夏地區一片荒涼,百姓辛勤勞作還是過不上好日子,後來,他們聽說了「幸福鳥」的傳說,就日日夜夜盼著幸福鳥來。
有一次,大雁把這件事告訴了鳳凰,鳳凰中的七妹被寧夏百姓的誠心打動,決定去救助他們。
鳳凰七妹來到寧夏後,看到當地百姓的生活非常艱苦,就開始用自己的法力改變寧夏。沒過多久,寧夏就換了一副模樣,處處鳥語花香,莊稼豐收,牛羊遍地。
寧夏的富饒,也傳到了西部偏遠部落,他們的首領非常嫉妒,就帶了大批人馬進入寧夏,燒殺搶掠。為了保護寧夏百姓,鳳凰七妹就將自己變成了一座城,寧夏百姓才得以平安。
可是,寧夏有一個見錢眼開的人,想偷走黑湖泉裡的金馬駒,為了不讓鳳凰七妹知道,他就暗中襲擊了鳳凰七妹,給她造成了重傷。
但是,鳳凰七妹依然不想離開寧夏,她的鮮血就變成了一條溝渠,灌溉著她用生命守護的寧夏大地。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鳳凰七妹,就把她變成的銀川城叫做「鳳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