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幽門螺桿菌,大家估計都有所耳聞。它是導致國人罹患胃癌的首要因素。
據統計,全國大約有一半人的胃裡都有它。
但現實情況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有幽門螺桿菌,即便知道自己感染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根治、該如何根治。
本文,我將通過以下3個問題的講解,為您指明確診、治療、預防復發的正確措施。
第一個問題:我怎麼知道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最精準的方法是去醫院檢查。
但要讓全國人民都去排查一遍並不現實。
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相關症狀的人概率更高,有必要進一步確定。
為此,我們可以按照以下2個步驟來做。
第一步: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感染的4種典型症狀
在了解症狀之前,我們得先了解幽門螺桿菌在胃裡的生存狀態。
它是目前為止唯一一種可以存活在胃裡的細菌,寄存於胃粘液和胃黏膜之間,躲避胃酸的絞殺,以胃部相關組織為食,並代謝釋放出氨氣等能引起臭味的氣體。
因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第一個典型症狀就是口臭。而且是怎麼刷牙都去除不掉的口臭。
因為這個臭氣會源源不斷的從胃裡面返上來。
其次,因幽門螺旋桿菌近距離接觸胃黏膜,會對胃黏膜產生刺激影響它的蠕動。
這會直接導致我們的消化能力、胃排空能力下降,很多患者會出現第二個典型症狀:
消化不良
具體表現為:飯後上腹飽脹感,即便只吃很少的食物,也會出現腹痛、腹脹、反酸等症狀。
更為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頻繁飢餓感。
你想啊,吃一點兒東西就吃不下,不餓才怪呢!
還有一種壞影響不容忽視,那就是幽門螺桿菌具有麻痺神經的生物毒性。
它會分泌出毒素,影響消化道、口腔的神經信號傳遞,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口水分泌過多的症狀,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口水會不由自主的溢出口腔。
第二步:有以上症狀者,建議去醫院做一下呼氣檢測
以上症狀,出現的越多,感染時幽門螺桿菌的概率就越高。
但即便是全部都有,依然不能確定,還需要進行醫學檢查。
目前,準確性高、最便捷的檢查方法是C14呼氣檢測。醫生將放射性C14製作的尿酸膠囊給患者服下。
若胃裡有幽門螺桿菌,則它會將含C14的尿酸吞噬,並代謝出含C14的二氧化碳,儀器會顯示陽性。
作為你來說,只需要知道,花個2、3百塊錢,去醫院吹口氣就行,很方便。
第二個問題:胃裡面有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嗎?
幽門螺桿菌的危害,最嚴重的是胃癌。
但這一結果並不常見,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要知道,胃部炎症惡化為胃癌通常分為4個階段,且需要經歷幾十年的時間,每階段都只有少數人會惡化為下一階段。
第1階段:淺表性胃炎(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它是幽門螺桿菌致病的較輕微的階段,及早進行藥物、生活幹預,患胃癌的風險並不會增加。
此時,您應該做好以下措施:
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注意多吃新鮮蔬果、少吃醃製燻烤及高鹽食物;
控制體重;
不吸菸。
第2階段:萎縮性胃炎
從萎縮性胃炎開始,就被叫做胃癌"癌前病變"了。
如果診斷了萎縮性胃炎,必須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第3階段:腸上皮化生
慢性胃炎時,胃黏膜上皮轉變為含有帕內特細胞、杯狀細胞的腸黏膜上皮組織,稱為腸上皮化生。
若發現不完全型化生出現時,需要密切進行胃鏡監測,這離胃癌不遠了。
第4階段:異型增生
它分為低級別異型增生和高級別異型增生,其中低級別最終進展為癌的概率為0~23%,高級別的則為 60~85%。
因此,低級別繼續嚴密進行胃鏡監測;高級別需要進行預防性胃鏡下治療。
第三個問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應該怎麼辦?
如果僅檢測出來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沒有進入上述4階段通道,無需進行根除治療。而一旦出現了炎症,則建議你進行根除治療。
所謂根除治療,是通過4聯藥物連續服用,以便清除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
它包括1種胃酸抑制劑,如奧美拉唑,以便暴露胃黏膜;
2種抗生素,殺滅暴漏出來的細菌;
1種胃黏膜保護劑,以便呵護被損傷的胃黏膜,加速癒合。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進行了根除治療。還會有大概率被二次感染。
您要留意家族裡是否有感染者,用公筷,勤洗手。
好了,希望今天的講解能夠讓您清楚該如何應對幽門螺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