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的凡爾賽宮(3):歐洲第一畫師完成這幅天頂畫就自殺了

2020-12-14 沙漠玫瑰

凡爾賽宮精華部分集中於二樓,西北側一組7個大廳組成了「國王正殿」,按當時義大利宮廷的建築風格建造,一條貫穿的走廊穿起這7個廳,每個大廳都有落地窗,可以俯瞰花園的景色,歷代國王的公眾生活大多集中在這裡。路易十四喜歡在內室辦公,這組大廳當時就成了接待室和等候的地方,前來覲見國王的人必須要穿過這一組大廳。

路易十四自譽為「太陽王」,所以他的榮耀也要體現在國王正殿的7個房間,就以星辰命名,諸如「月神廳」、「金星廳」等,所以這一組套間又被稱為「星宿套間」。每年從萬聖節到次年復活節期間,每周一、三、四晚7-10點舉辦規模宏大的「正殿晚會」,只允許王室成員來此享用飲品。西蒙爵士曾寫道:「我們稱其為『套間』,但對所有的宮廷侍臣來說,這裡更像一個戰場。晚上國王在桌邊用晚餐,而從套間的最頂頭的皇家教堂一直到鏡廳,到處都擠滿了人。」

先來到的是海格力斯廳/赫拉克勒斯沙龍(Salon d' Hercules/The Salon of Heracles),位於主樓二層東北角與北翼的連接處,連接起中路宮殿和北翼。這裡從1682年起是王室小教堂,1712年由主持皇家教堂的建築師柯特開始重建。可惜路易十四1715年9月1日去世,沒能看到竣工,此後十年間凡爾賽宮的建造裝飾基本停滯,直到1724年才在路易十五提議下重新開始修建,1736年才完工,是7個大廳中最後一個建成的,改為國王接見廳。它是所有廳裡最大的廳,面積達310平米,運用了大量大理石作為裝飾,銅雕也是最精美的,豪華度直追鏡廳。

天花板上的畫作《赫拉克勒斯升天圖》由畫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納(Franois le Moyne)完成於1736年,他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委羅內塞壁畫的色彩結構中獲取靈感,耗時三年,幾乎獨自一人完成了這幅480平米的天頂畫。它也是歐洲最大的天頂畫之一,畫家因此被封為「皇家第一畫師」。「大力神」海格力斯(Hercules)是羅馬神話的名字,在希臘神話裡名為「赫拉克勒斯(Heracles)」,房間因此而得名。

全景圖

天頂畫描繪的是:天神宙斯牽著女兒希比(Hébe)的手站在奧林匹亞山上,旁邊坐著天后赫拉,一起迎接英雄赫拉克勒斯。戰勝無數邪惡妖魔的赫拉克勒斯屹立在戰車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由凡人升天為「大力神」。整幅畫共有希臘神話中所有諸神共142人,包括戰神馬爾斯、黎明女神歐荷伊(Aurore,即極光女神「歐若拉」)、彩虹女神伊利斯(Iris)等,甚至連啄食普羅米修斯內臟的那隻鷹都畫在了宙斯腳下。畫作暗示路易十四的功績可以與大力神相媲美,路易十五極為欣賞,但遺憾的是,畫家可能是壓力太大,完成這幅巨作後六個月就自殺了。

(以下三圖來自網絡)

手持鋼叉的是海神波塞冬

宙斯迎接,他腳下就是老鷹

大廳裡的壁爐是整個凡爾賽宮裡最大的,以蒙特斯潘侯爵(Marquis de Montespan)及侯爵夫人之子安汀公爵(Duc d'Antin)從法國南部開採的薩朗柯蘭彩色大理石精雕細刻而成,又名「安汀大理石」。藝術家瓦瑟(Vasé)製作了壁爐過梁上的海格力斯的半神半人面具,頭頂獅子頭,意為大力神十二功績之一——打敗了涅墨亞山的獅子精,與天頂畫相呼應。所以見到大力神的形象大多為手持木棒,身披獅皮。

面對大門一整面牆的壁畫是《西蒙家宴(Feast at the House of Simon)》,由義大利文藝復興畫家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éronèse,1528-1588)於1570-1572年間所作,原本是畫給威尼斯的聖母瑪利亞修道院,題材取自聖經《聖經·約翰福音》,表現1570年修道院餐廳裡,法利賽人(Pharisee,猶太人的宗派)西蒙因耶穌治好了自己的麻風病,設宴款待。兩張弧形桌,一張用來招待信徒,一張用來招待當代畫家。正中間跪在地上的是被社會棄絕的抹大拉的瑪利亞,她用悔恨的淚水擦拭耶穌的腳,感謝耶穌寬恕了她的罪孽。1664年威尼斯共和國為了感謝在與奧斯曼帝國對抗中得到法國的支持,將畫送給路易十四。

壁爐上方的油畫叫《艾雷澤和麗貝卡(Eliézer & Rebecca)》,又名《井邊的麗貝卡(Rebecca at the Well)》,情節源自聖經《創世紀》,耶穌信徒亞伯拉罕(Abraham)是諾亞的後代,99歲時向上帝禱告希望有一個兒子,次年91歲的妻子生下了兒子以撒(Isaac)。亞伯拉罕派僕人艾雷澤(Eliézer)回家鄉美索不達米亞哈蘭城為兒子選妻,僕人在一座井邊禱告:有人能給我和駱駝水喝,她就是我要找的少東家的媳婦。話音剛落,美麗的麗貝卡提著水罐過來,原本要去給父親的牲口餵水,就先給了僕人和駱駝水喝。僕人將她帶回,她成了以撒的妻子。麗貝卡後來生了孿生兄弟以掃和雅各,前者是巴勒斯坦人的祖先,後者是以色列人的祖先。

接下來是富饒廳/豐收廳(Salon de l'Abondance/The Salon of Abundance)。

前面說了,這裡是覲見國王的必經之地,曾一直被用於路易十四的古玩陳列室,他曾在這裡擺放了幾張珍貴的書桌和一些藝術品,如今都收藏於羅浮宮。他還喜歡收藏寶石、徽章,特意在這裡放置了12個柜子用來展示,其實,就是為了跟大臣「嘚瑟」唄,後成為路易十六的遊戲廳。

門上方有一尊「國王之舟」,這是一艘卸下了桅杆的船。舉行晚宴時,帆船就被放在國王的餐桌上或餐檯上。作為權力的象徵,每個人經過時都要向它致敬,船裡會擺放國王的餐巾。

門上的「國王之舟」(下圖來自網絡)

大門左右兩邊牆上各掛有兩幅路易十四兒孫的肖像畫。

大門右邊是路易十四的孫子和曾孫的肖像畫。

左邊這幅是亞森特·裡戈(Hyacinthe Rigaud,1659-1743)在1701年的作品,畫的是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腓力五世(Philip V,1683-1746,1700-1746為西班牙國王」。右邊一幅是法國肖像畫家讓·巴斯蒂特·凡盧(Jean-Baptiste Van Loo,1684-1745)於1704年繪製的作品,畫的是路易十四的曾孫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1715-1774在位)

腓力五世

路易十五

路易十四兒孫的肖像畫和家具櫥櫃(原件現存羅浮宮)

本圖來自於網絡

大門左邊是兩幅路易十四兒孫的肖像畫。靠近大門那幅是路易十四的長子、第二十任法國王太子大路易(Louis, Grand Dauphin,1661-1711),由同樣由亞森特·裡戈作於1697年。

大路易(本圖來自於網絡)

旁邊的那幅是路易十四的長孫,大路易的長子,第二十一任法國王太子、勃艮第公爵、出生在凡爾賽宮的小路易(Louis de France,Son of France,Duke of Burgundy,1682-1712),由亞森特·裡戈作於1704年。

小路易(本圖來自於網絡)

這個房間的牆壁上貼滿了彩色織絨,與華麗的家具搭配起來讓人過目難忘。

國王的收藏給藝術家們帶來了靈感,天花板壁畫名為《王室的富麗(The Royal Magnificence)》(也譯為「皇家的輝煌」),由黑內·安東尼·烏阿斯(Réne Antoine Houasse,1645-1710)於1678-1683年間完成的。

豐收廳天頂畫(本圖來自網絡)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

相關焦點

  • 奢華的凡爾賽宮(4):歷史課本上的路易十四在這裡
    這個大廳為典型的巴洛克風格,牆壁以愛奧尼亞式大理石壁柱和圓柱裝飾,很多繪畫出自路易十四御用畫師夏爾·勒·布倫(Charles Le Brun, 1619-1690)之手,他是凡爾賽宮重要的設計者之一。橢圓形長軸兩頭還各有一幅單色壁畫,這一幅描繪的是宙斯看上了腓尼基公主歐羅巴(Europa),他變成一頭大白牛接近公主,公主果然中計,坐了上去。白牛騰雲駕霧將公主帶到一片土地上,降落在一棵大樹下。落地後宙斯現出原形向公主求婚,公主便在這裡生兒育女,這片土地就以公主的名字命名為「歐羅巴」,也就是歐洲。
  • 這才是真正奢華的凡爾賽宮(2):行星圍著太陽轉
    最近「凡爾賽文學」上了熱搜,其實就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奢華的生活。這個詞來源於法國「凡爾賽宮」,它不僅是法式優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奢華精美的宮殿。也許正因如此,「凡爾賽」就成了「奢華生活」的代名詞吧。
  • 凡爾賽宮全程遊歷,盡情享受藝術巡禮
    天頂壁畫《光環之中的永恆之父向人類許諾上帝的救贖》是法國畫家安託萬·科易佩爾(1661年—1772)於1715年—1716年創作完成的。凡爾賽宮的正宮東西走向,兩端與南宮和北宮相銜接,主要景觀集中於二層。
  • 日本動漫業光鮮的背後:畫師低薪過勞甚至自殺
    最有影響力、最知名的動漫作品之一《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作品本月終於在奈飛網站首映,這標誌著漫迷們的多年期待終成現實,也是動漫作品全球影響力的一個新高峰。但日本動漫業的外在成功掩蓋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在銀幕上上演魔法的背後,許多畫師卻一文不名,面臨的工作環境可能讓人精疲力竭甚至自殺。
  • 凡爾賽宮的11個奢華細節幫助它達到了更高的奢華程度
    在一次成功的狩獵之後被邀請參加路易十五的晚餐和晚餐後的遊戲,這是任何人在參觀凡爾賽宮時都希望得到的最大榮譽之一。這條大運河花了11年的時間才建成,但路易十四肯定認為它值得一讀《巴黎文摘》大運河是凡爾賽宮花園的中心,是歐洲國王有史以來最大、最雄心勃勃的工程項目之一。它太大了,事實上,花了整整11年才完成。
  • 「凡爾賽文學」說凡爾賽宮
    最近「凡爾賽文學」大火,起初以為和凡爾賽宮有什麼關係,發現此凡爾賽非彼凡爾賽。流行的「凡爾賽文學」,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漫畫裡展示了路易十六時期法國貴族們的奢華生活。1682年,路易十四和貴族們搬進凡爾賽宮,宮殿裡頻繁舉行舞會、宴席和其他慶祝活動,成為宮廷奢侈生活的一部分。1710年,宮殿和花園建設基本完成後,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 她美豔無雙,曾是路易十四「首席情婦」,風頭蓋過王后,凡爾賽宮裡的...
    作為一個國家享有至高權力的男人,中國帝王抱擁後宮三千佳麗,歐洲國王自然不甘落後,所謂鐵打的王后流水的情婦,這一點在法國王室尤為突出。    法國史上第一美人阿涅絲·索蕾(Agnès Sorel)出身卑微,卻將查理七世(1403-1461年)迷得神魂顛倒,雖不能加冕王后,卻成為歐洲歷史上第一位被國王公開承認的官方情婦。
  • 藏於羅浮宮的二十四幅畫和那個活色生香的年代
    羅浮宮除了它的三大鎮館之寶:蒙娜麗莎,斷臂維納斯和勝利女神像,常年在顯赫的位置上招攬生意之外,更有整一個展廳完全貢獻給了一套共二十四幅的巨幅油畫,這些畫均出自同一個畫家之手,畫中主人公也均是同一人。這兩人究竟是什麼來頭,能在羅浮宮開個單間?
  • 知名美女畫師與33歲紋身師相戀,遭精神虐待兩個月,崩潰自殺
    最近又有一件事上了熱搜:玫瑰機關槍自殺。又是一例PUA致死,或許人們對於PUA的認識和警惕還是不夠。l玫瑰機關槍自殺11月27日,男星黃子韜發布了一條微博悼念好友,並沒有指出對方身份,但了解黃子韜以及喜歡二次元文化的人一定知道,悼念的對象就是該條微博配圖的作者二次元畫師玫瑰機關槍。
  • ​畫到鬍子白了,他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畫到鬍子白了,他終於完成了這幅畫 2020-09-2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上第一幅真正油畫畫了18年!人體亮了
    中世紀蛋彩畫是其前身早期油畫家用蛋清混合顏料來繪畫既能防止顏料乾裂又能使畫面產生一定的光澤完成後再用透明油色罩在畫上美術史學家揣測為揚·凡· 艾克的嶽父今天咱在這裡好好說揚·凡· 艾克兄弟的畫和揚·凡· 艾克的代表解讀世上第一幅油畫誕生
  • 法國最奢華的凡爾賽宮沒有廁所,是真的嗎?
    但在奢華場景的背後,也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當時的衛生條件著實乏善可陳。看起來高貴的皮毛大衣裡,可能蠕動著小小的跳蚤和蟲子;人們對於洗澡唯恐避之不及,於是不得不用香水掩蓋濃重的體味。這裡,我們要討論一個更加「重口味」的話題:凡爾賽宮裡的廁所。在網上有傳言說,凡爾賽宮裡沒有廁所。
  • 凡爾賽宮明年春季開酒店,國王路易十四舉世無雙的奢華生活你也可以擁有
    於是,這座雍容華貴、奢華至極的古典主義皇家建築群便成為了路易十四法式優雅的開始。如果你還記得,今年夏天,朗朗舉辦大婚的所在地就是在這座大名鼎鼎的凡爾賽宮。具體地點在南翼的配殿戰鬥畫廊,場地費就花了7萬歐元。而且並不是有錢就能租下這座宮殿,租之前還需要通過凡爾賽宮主席點頭。當年金·卡戴珊和侃爺當年就被拒之門外,理由便是美國人不夠格。
  • 去三峽博物館看歐洲宮廷小鮮肉
    這幅由讓•巴斯提斯•梵•露創作於18世紀的油畫,畫的是15歲時的路易十五。 首席記者 黃軍 攝首席記者 黃軍 攝    華龍網3月24日15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最近熱映的電影《灰姑娘》讓不少觀眾為影片中宮廷人物的奢華服飾而驚嘆:真的那麼華美嗎?王子真的那麼帥嗎?今(24)日,《歐洲繪畫三百年——16世紀至18世紀歐洲油畫展》在三峽博物館4樓開幕,61件油畫作品帶你穿越時空,歐洲古代宮廷和市井生活以及異常繁榮的繪畫藝術如電影一般呈現眼前。
  • 畫畫到一半,不想畫了怎麼辦?一位畫師的處理方法很搞笑
    不過,一位日本畫手遇到這樣的情況,完美演繹了「畫到一半不想畫了」該怎麼辦。畫畫到一半不想畫了,這位畫師的處理辦法遇到「畫到一半不想畫了」類似的情況,基本上只有3種處理方式。一部分畫手選擇堅持畫下去,直到畫完為止;一部分畫手感到疲憊,只好先放下這幅畫,等到以後想畫的時候,再重新拾起來接著畫下去;另外,一部分畫手則是選擇隨便處理一下,儘快結束這張圖畫的繪製,以後怕是再也不想見到這張畫了。一位日本畫師@marmot_wild遇到這件事情之後,採用了第三種方法,選擇「匆匆結束這幅畫」。
  • 故宮2幅奇畫,1幅譽為千年「鬼畫」,1幅畫出「盜夢空間」
    但奇怪的是這個畫家竟然是皇帝身邊的御筆畫師,要知道給皇家繪畫更要講究這些忌諱。但李嵩這幅「鬼圖」其實是不適宜給皇帝觀賞的,之所以敢畫這樣一幅「鬼畫」,有人說其實這幅「鬼圖」是畫出了當時街市上很常見的「骷髏戲」,皇帝也想看看這種街頭把戲。
  • 郎世寧|給乾隆13位美妃畫證件照的洋畫師
    沒想到的是,乾隆皇帝居然很喜歡這幅肖像畫,遂命郎世寧為后妃們也繪製一系列御容像,畫成後,乾隆親自題名為《心寫治平圖》。     畫裡,帝後十三人祥和喜樂、位序井然,意味著宇宙和諧、乾坤並濟,證明這位皇帝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有方的仁君聖主。
  • 日本畫師的「神仙鉛筆」,簡單畫出彩色初音未來,漸變效果太美了
    近期一位日本畫師的「神器」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彩虹色的初音未來 網上有一位日本畫師在網上公開了這樣一幅畫,引起了許多粉絲的討論。從我們可以看到這幅畫是一個彩虹色的初音未來。 這幅畫的顏色非常特別,色彩很豐富,還造成了一種透明感。
  • 讀一幅畫 | 宮娥
    這樣一個重要位置其實在起著拉「我們」進畫裡的作用,他引導了「鏡像」中腓力四世夫婦的所在,他應該才是站在人群最後面「講這幅畫故事」的人。再來看其他兩位主角。畫面正中央,也是畫面中主要光源聚焦的小公主叫做瑪格麗特公主。此時的瑪格麗特公主是歐洲最古老統治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唯一繼承人。
  • 每天認識一幅畫:第291幅「坐著的特蕾莎」
    中文名:坐著的特雷莎藝術家:畢卡索,西班牙年代:1937年材質:布面油畫收藏:私人收藏作品內容:    這幅這幅畫是兩人相遇十年後完成的作品,當時畢卡索與奧爾加名義上還是夫妻,並和年輕的瑪麗·特雷莎同居並有一女,同時又開始對女攝影師朵拉·瑪爾產生愛慕之心,這情形那個亂啊!當時瑪麗無奈地選擇急流勇退,在她離開畢卡索之後,她30年如一日地給畢卡索寫信。在畢卡索的去世4年後,68歲的特雷莎在他們遇見的那一天選擇了自殺,她的女兒解釋其原因:「她唯恐父親忍受不了一個人的寂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