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杭州已悄然入夏,「涮火鍋」的熱情也逐漸回落,但吃貨妹子還是發現了一家值得二刷的「打邊爐」,尤其適合愛吃肉星人,一鍋底料就能吃到心滿意足、「大腹便便」,空調一吹,冰啤酒一喝,愜意得很呀!
這家店藏在九堡一個園區內,名字也很接地氣,就叫嘭嘭鮮牛雜煲。雖然位置並不好找,開業時間也不長,但老闆卻一點不愁:「別看一份牛雜煲單價不高,一天也能賣到一兩萬的營業額呢!」
在廣東,牛雜可是寶貝,牛肚、牛腸、牛寶、牛鞭、牛百葉……只要你吃上一口,就會沉迷在牛雜的世界裡無法自拔,連湯汁都捨不得放過。吃完牛雜鍋,再用濃湯涮肉涮菜,就是廣東人常說的「打邊爐」,說白了就是港式火鍋。
重慶火鍋講究麻辣鮮香,港式火鍋更注重原味滋補,沒有了重口味的鍋底為打掩護,食材得好,費些功夫,吃的就是食材的清香和本味。
牛骨髓在大燉鍋裡熬上一天,湯色濃白後,香味單純濃鬱,用來做湯底在適合不過了,不管是涮肉還是蔬菜,都迫不及待吸飽這口鮮濃的汁水。
蘿蔔早就在大鍋裡翻騰得酥爛,油脂的香氣完全被吸收,蘿蔔的每一絲纖維、每一寸肌理都泛著鮮甜,忍不住吹爆它!
酥軟的蘿蔔和廣式油麵筋是標配,幾大勺牛骨原湯,再加上牛肚、牛腩、牛筋、牛肺和牛腸,一齊放到炭火爐子上,這滿滿一大鍋招牌牛雜,別提有多香了!
爽脆的牛肚、筋道的牛腩、Q彈的牛筋、嫩嫩的牛腸……忍不住哼起抖音神曲,「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最讓人驚喜要數鍋底標配——廣式油麵筋。別看它是送的配菜,卻是這鍋最搶手的單品!吃過一根之後,就迫不及待地在鍋裡找到第二根。
長長的一條,吃起來沒那麼燙嘴,也比富陽油麵筋更耐煮!儘管吸收了整鍋的牛之精華,但它並不會變的軟塌塌的,多汁的縫隙裡,又保留著一絲韌勁,怎麼會有這麼棒的油麵筋吶??
「好吃的秘訣更在鍋。」老闆告訴我,「陶土做的爐子裡放著熱乎乎的炭火,涮食材的鍋也是用特製的陶土製作而成,隨著溫度均衡而持續升高,湯底、涮菜都會越來越香濃。」
可能是由於炭火爐子包裹性好,也可能是因為店裡開著冷氣,在悶熱的杭州不但沒有覺得熱,反倒有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
招牌牛雜煲性價比超高,售價128塊/份,分量很足,足夠三四個人吃。也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單點:牛鞭、牛尾、牛排、牛百葉、牛寶、蔬菜、粉絲等二十餘種配菜可選,因為湯底很鮮濃,涮什麼的都超級香的!
當然,除了招牌嘭嘭鮮牛雜鍋,也可以直接選擇牛鞭牛雜煲、牛尾牛雜煲、百分百牛腩煲,或百分百牛排煲,分量大道完全超乎想像。
而且,夏天到了,這家嘭嘭鮮不僅能吃到招牌粵式牛雜煲,還能吃到性價比超高的小龍蝦哦!
蒜香、十三香、麻辣、油燜,常規的口味都有,小份128元,大份188元,在這裡小龍蝦完全可以吃到盡興。
看似粗獷的吃肉場所,我還意外地發現了一隻「網紅兔」!雪白的身子,DuangDuang的形態超級可愛的!
如果你忍心吃可愛的兔兔,就能嗅到甜甜的牛奶糖的味道,這就是網紅兔的味道哈哈哈~
「三不沾」我也是頭一回吃,據說還是乾隆皇帝親賜的名字——因為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而得名。由雞蛋、澱粉、白糖加水攪勻炒成的,色彩金黃,蛋嫩沙甜。
親嘴大蒜、油炸小串、香辣黃魚串……三五個小菜烤串、幾瓶冰鎮啤酒,這才是夏夜汗涔涔的痛快滋味呀!
嘭嘭鮮牛雜煲
地址:九華路36號新禾聯創園區11幢
圖文:婷婷
編輯:婷婷
本文為廣告推送
店內活動以商家最新版本為準
聽說小仙女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