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1點半的時候,讀了這篇這兩天刷屏的帖子,感觸良多,轉發朋友圈時候說:「希望我的每個同齡人,都認真看完全篇……」,今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回覆,有無奈,有唏噓,更有上有老下有小同齡人切身體會的各種焦慮……(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fqJ0NYpumVKPQhkOMQd8Hg)
昨晚看文中講的「未知病毒」就比較敏感,心想今晚有時間上CDC等查查相關的新聞和信息,這個「未知病毒」到底最終有沒有被識別出來,會不會引起大範圍的感染;
直到今天下午看了這個病例的病例分析,發現原來這個病例最終在文中說的「戊醫院」,也就是發病例分析的這個中日友好醫院,確診了甲型流感(原文:
http://mp.weixin.qq.com/s/H038JOKkTnAFkC7aDZ5IrA)。
對比兩個帖子,發現原因,
(1)原文中指出「1月4日,就診乙醫院,咽拭子陰性」(下圖上),與病例分析貼中的初篩陰性符合(下圖下),此時,距離初始發病8日;
(2)1月11號左右,中日友好醫院進行支氣管鏡及病因學檢測,判定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測定陽性(BALF指「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此時,距離初始發病,已經15天了。
不但錯過了抗病毒的最佳時機,而且恐怕已經經過院內合併了細菌感染……
抗病毒的最佳時機是?
當然是越早越好!起碼是48h內!48h內!48h內!
為什麼流感初篩陰性,後面又陽性了?
大家注意到沒?初篩用的是「咽拭子」,後期確診用的是「核酸測定」!
咽拭子,長這樣(樣本來自朋友圈被今年的甲流侵襲的羅老師):
其原理是「抗原抗體免疫反應」,由於檢測時間很短,15min-30min,所以用於在流感高發季節進行快速篩查,但是其缺點就是:假陰性率!很!高!
高到什麼地步呢?其實,據不完全統計,這種拭子的檢出率只有11.1%-51%!也就是說,100個甲流患者,通過這種方式,最多,只有一半的人,能被檢測出來……因此,檢測為陰性的人,萬不可認為自己,就不是甲流。
為什麼會檢出率這麼低呢?與受試部位的病毒濃度等有關,病毒不夠多,自然就沒辦法完成足夠顯色的「抗原抗體反應」。
而進行病例研究的這家醫院,採用了「核酸檢測」的方法,用RT-PCR進行核酸的分子診斷,最終鑑定了甲型流感病毒陽性。「病毒核酸檢測」的做法和優點是通過RNA分離純化,逆轉錄,實時定量PCR的方法,如果能準確分離病毒核酸,其檢測敏感度相比快速篩查拭子高很多,用時也並不長(3h-5h );但是由於其需要用大型分子生物學儀器操作,可能在很多醫院並未配備(下圖為可用儀器之一,ABI 7500)。
比如文中,在乙醫院進行檢查陰性後,並沒有進行核酸檢測,到丙,丁醫院,也沒有進行拭子復檢或進一步核酸檢測(抑或是病例報導文中未提及,但1月14號原文筆者疑似被傳染後於「己醫院」的對話中,還是描述為「未知病毒」,提示可能彼時確實還未確定病原體。),直到發病半個月後的戊醫院,才進行了核酸檢測,並最終確定了病因。
這已經不是病原體核酸檢測,在傳染類疾病的病原體診斷中起到一錘定音作用的第一個案例了,早在2014年,通過NGS測序拯救生命的案例(N Engl J Med. 2014 Jun 19; 370(25): 2408–2417.),小男孩兒多方診治,毫無頭緒,最終決定進行從開始測序到得到結果,用了2天時間,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技術飛速發展,幾個月前火爆醫療圈的「華大基因24小時完成基因測序與分析」,是另一個很好的案例,更是只用了24小時,就完成了從分離,測序,到全部分析的過程,雖然由於患者所患為狂犬病,最終未能挽救患者生命。
但通過NGS的手段,完成了對病原體的測序,拼接,生物信息學分析和病原體確認。
這兩個案例中用到的是「第二代測序」的方法,需要的病原體核酸濃度更低,敏感度高,比流感核酸檢測難度大在,測序的核酸序列,需要專業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解讀,而普遍的臨床呼吸科醫生,檢驗科醫生等,都難以面面俱到具備這樣的生物信息學分析能力,而這些,剛好是我們基礎醫學從業人員的研究範圍……
我沒有任何的臨床經驗,而且對於每一位患者,其被治療的過程都是單向推進的,不能像拍電影一樣「NG」,因此不能做「如果當初怎樣怎樣,就不會怎樣怎樣」這樣的假設,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的與臨床醫生合作,是否能將這樣的技術,全面滲透進臨床常規檢測?抑或是我們可以總結一套詳細易操作的實驗及分析流程,讓每個檢驗科醫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完成臨床分子生物學檢測?
前幾天,我學基礎的師妹在返鄉的火車上,遇到車廂廣播,說某車廂急需醫療救援,她久久不能入眠,雖然是醫學院校畢業,卻不能支持自己在此刻挺身而出,我們該如何安放蠢蠢欲動的濟世情懷呢?這也許就是很好的答案之一!
最後,說幾點同為上有老小有小的經驗,一句話:預防最重要:
(1)打疫苗:1)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孕婦也能打,哺乳期也能打,超過6個月的嬰兒也能打!2)肺炎疫苗,目前國內的13價疫苗價效高,23價覆蓋廣,能打13價最好(目前數據指向終身免疫),老人打不了13價就打23價(5年重複免疫接種一次);
(2)戴口罩:非常非常重要!流感季節,公共場所,能戴都戴也不丟人,防霧霾呢還!
(3)去過公共場所回來嚴格洗手(15秒以上),有情況嚴格隔離
(4)注意院內交叉感染,我自己和周圍多個例子,院內感染可是比院外兇猛的多!
(5)平時多鍛鍊身體
以上,均為預防相關,怎麼治,比如達菲怎麼吃,什麼時間吃好,歡迎我的醫生朋友們留言,我幫您置頂!
願我們攜手扶傷濟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