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21日電 聚焦總結分析各類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實踐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和遇到的問題,以更好地促進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帶團隊、促創新職能,12月19日,首屆勞模創新工作室論壇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舉行。論壇由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學院發起主辦,負責創建和運行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勞模代表,濰柴集團、北汽福田等企業工會和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本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勞模學院師生代表共80餘人參加會議。
勞模創新工作室是由勞模領銜、員工廣泛參與,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和重點難點問題,發揮勞模業務專長和技術優勢,通過開展業務培訓、難點攻關等,帶動員工同成長、共進步的實訓基地。工作室能夠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的示範引領作用,激發廣大職工在企業建設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校長吳萬雄表示,更好發揮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作用是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的具體體現,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實踐平臺。勞模學院匯集了一大批擁有勞模創新工作室創建經驗的勞動模範、大國工匠,希望以此次論壇為契機,搭建起勞模創新工作室研究領域的政策專家、理論學者以及一線勞模工匠交流融合的平臺,進一步推動勞模創新工作室的質量提升和職能發揮。
論壇上,濰柴集團工會副主席張東海分享了濰柴集團在創新平臺搭建、青年工匠人才培養、技術工人發展渠道暢通等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有益經驗。勞模學院勞模班學員,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王建清、重慶建工安裝集團第四分公司楊波、中林集團歙縣披雲山莊有限公司晏文娟3位全國勞模,分別從自己主持運行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實踐經驗出發,分享了工作室運行過程中的亮點、難點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思考。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國家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和震、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王星、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勞模管理處處長朱洵、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明哲和紀雯雯分別對發言進行了綜合點評,並提出更好促進勞模創新工作室發揮作用、推動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建議。
論壇現場,多位與會勞模代表就自己在運行勞模創新工作室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踴躍提問,得到在場專家學者的答疑釋惑,紛紛表示論壇對自己啟發很大,為今後工作室更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拓寬了思路。(工人日報記者 張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