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娛樂圈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這一次被一向低調的任嘉倫撞上了。
本來是一次簡單的商品營銷,產品是洗髮水,做推廣的是任嘉倫,在很多人看來,這還能發生什麼事?
很不巧,只因為洗髮水品牌不是什麼大牌子,任嘉倫的粉絲就很不滿意了,他們找背後的經紀公司「理論理論」,自認為,大牌明星任嘉倫怎麼能夠推銷這種小品牌的產品?沒有想到的是,經紀公司老總這一次很不客氣地怒懟回去:「你們確定考慮好後果了嗎?」
雙瑞世紀經紀老總的意思很明確了,經紀公司和明星之間有合作合同,各種商業行為只要合法合規,任何人無權幹涉,如果非要幹涉,產生的後果,就請各位粉絲想清楚,由粉絲買單,或者任嘉倫買單。
類似這樣的事情已經很多起了,冷絲估計,明星們也很煩了,商業合作人也應該很煩悶了。不是說粉絲們不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問題是,該表達什麼樣的意見?
也有很多人感到疑惑:為何總是粉絲在說三道四?他們的權力又從何而來?這一次是任嘉倫,他有什麼好辦法應對呢?
伴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受眾的權利確實在技術的支持下不斷提高,與此同時,粉絲作為一種特殊的受眾群體,大量湧入公眾視野,在市場需求的導向下,一個個粉絲群體發展出獨特的信息接受、閱讀、傳播習慣,在慣習的作用下,群體內部逐漸形成動態穩定的結構關係,逐漸和其他人群區隔開來,形成一個個穩定的網絡人群。
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更多的人有了自己喜愛、崇拜的偶像,於是選擇加入粉圈。在粉圈裡,粉絲可以找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大家一起追星,為共同喜歡的偶像貢獻流量、在各大網絡平臺上為自家偶像佔據一片領域。粉圈內部甚至還有相關職務機制,會及時發布、更新明星的最新消息以及行程,控評、點讚、反黑更是不在話下。
但是,粉絲還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儘管某些粉絲有時會自我欺騙的認為自己為偶像付出很多,愛偶像超過愛自己,但實際上粉絲只不過是在消費偶像的一切來滿足自己精神的快感和愉悅。他們享受的是藉助自己的點滴努力能夠幫助偶像走向巔峰的快樂。偶像崇拜參與粉絲乃至正常人的認知體系構建,對於粉絲來說更是自我認同的體現方式。
讓很多人感到不安的是,洩憤型動員模式是動員者和參與者本著鐵肩擔道義的正義感或受到不公正待遇,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廣泛的情感宣洩甚至譴責、討伐而引發為網絡群體事件。當藝人或社群的利益受到損害時,粉絲持續積蓄不滿情緒,在匿名的網絡空間極易產生不理性的行為。
粉絲在社群的「小社會」中可以充分體驗到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權利與義務,可以在社交網絡的「小世界」中獲得真實存在感、角色感與控制感,並在沉浸式的群體行動中獲取社群認同感與歸屬感,從而建立起個體與世界的情感聯繫。
冷絲覺得,需要關註明星粉絲網絡社群所產生日益強大的社會動員組織力量以及對社會文化的建構力量,對粉絲及粉絲文化的有效引導可以促進不同社會文化群體間的相互理解與有效整合。
這不僅不會讓主流文化失位,反而會更加有助於避免文化分歧與社會失序,促進網絡社群的有序發展,增強現實社會體系的穩定性。
與此同時,網絡粉絲不應僅是網民們進行社交互動,尋求個人存在感,還應該是進行探尋價值、文化傳播、融洽現實社群關係的場域,從而促使粉絲群體也能更加關注自身與社會的現實問題,讓線上與線下行為形成良性互動,促使整個當下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體系能得以不斷完善。
在冷絲看來,任嘉倫恐怕也難以有好的辦法應對自己的粉絲,唯一的辦法就是「好言規勸」,勸告粉絲們回歸現實生活,打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
而作為經紀公司,他們也應該好好與明星的粉絲打交道,採用怒懟的辦法,只能適得其反,無助於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