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巴拿馬?臺「邦交」巴拉圭稱蔡英文「中國臺灣」

2021-01-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8月16日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訪巴拉圭及貝里斯——所剩無幾的所謂「邦交國」。臺媒注意到,巴拉圭新任總統馬裡奧·阿布多·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itez)在其社交媒體上稱蔡英文為「中國臺灣總統」,不知這是筆誤還是故意為之的雙面手法。

蔡英文與阿布多合影 圖片來自社交媒體

據報導,阿布多在社交媒體曬出與蔡英文的合照,並寫下文字「投資、貿易和基礎設施是我們與中國臺灣總統蔡英文討論的主軸,感謝來訪(Inversión, el comercio e infraestructura son ejes primordiales que abordaremos con la presidenta de China - Taiwán Tsai Ing-wen.Agradecido por la visita)。」在此句中,最引人注目恐怕是「la presidenta de China - Taiwán Tsai Ing-wen」,因為不論怎麼看,都會翻譯為「中國臺灣總統蔡英文」。

圖片來自臺媒

臺媒查閱了BBC西班牙語網,在寫到蔡英文訪問中南美洲新聞時,是稱呼蔡英文為la presidenta de Taiwán,且也可以以 la presidenta de la República de China稱呼蔡英文為「中華民國總統」。

臺媒認為以巴拉圭和臺灣的「邦交情誼」,阿布多不會不之情。為此臺媒擔憂,這到底是阿布多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矢?就不得而知,更讓人充滿想像的空間。

這並不是臺媒想多了,畢竟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先例。

2016年,蔡英文出訪還是臺灣「邦交國」的巴拿馬,蔡英文前腳才離開巴拿馬,但後腳隨行的民進黨「立委」許智傑發現,巴拿馬總統瓦雷拉的臉書「有個小地方似乎怪怪的」,因為瓦雷拉的臉書提到「臺巴」固有「邦誼」,寫著「Panama and China(Taiwan)have a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 partnership。」【註:巴拿馬和中國(臺灣)是歷史性的夥伴關係】。

時任臺灣「外交部長」的李大維還解釋稱,因為國家情勢比較特殊,國外政要經常會有混淆的情況,需要特別提醒,這是無心的失誤。瓦雷拉的臉書,後來已修改,寫出「中華民國」完整的國名。

當時,前國民黨「立委」邱毅表示,巴拿馬和巴拉圭都積極向大陸示好,近期可能會陸續宣布與臺灣斷交,改和大陸建交。這次雙巴還維持表面上歡迎蔡英文,想必是臨斷交前留個美好回憶。

巴拿馬總統在臉書上用西語標明「中國臺灣」

隨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巴拿馬時間2017年6月12日晚8時,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在國家電視臺全國新聞聯播節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馬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對於中巴建交,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曾表示:巴拿馬很多年前就希望能跟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因為巴拿馬意識到,同中國建交是大勢所趨,是人心所向。我們也對此表示歡迎,表示讚賞。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也表示,關於中巴建交,是客觀形勢發展的大勢,說到人心的問題,大家難道不覺得,毀壞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才是導致兩岸人心越來越遠的重要原因。兩岸關係重回正確方向,對於臺灣當局來說,就是一念之間的事情,希望他們認清形勢,做出明智決策。

相關焦點

  • 巴拿馬曾是臺最穩固「邦交」 斷交後蔡英文恐有大危機
    新華社發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英媒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當地時間12日通過全國廣播電視聯播宣布,即日起「承認一中」並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從而結束與臺灣超過一個世紀的「外交」關係。巴雷拉說,他深信「對巴拿馬而言,中國才是正確的國家」,與中國大陸建交將開啟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6月13日刊登題為《中國與巴拿馬建交峰迴路轉:幕後有哪些利益考量?》
  • 蔡英文外訪巴拿馬和巴拉圭 過境美國力求低調
    參考消息網6月26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蔡英文首度出訪並過境美國,6月25日上午將和美國國務院官員通話。美方在安全維護上極為謹慎,蔡英文也力求低調,用心深化臺美互信。  據臺灣「中央社」6月24日報導,蔡英文上任後首度出訪並過境美國邁阿密。
  • 巴拿馬事件或引爆臺「斷交」潮 國民黨: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巴拿馬事件或引爆臺「斷交」潮 國民黨:蔡英文要負最大責任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巴拿馬政府正式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並承諾不再同臺灣發生任何官方關係,也引發臺灣島內高度關注
  • 英媒關注巴拿馬與中國大陸建交:蔡英文當局恐有更大危機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英媒稱,巴拿馬總統巴雷拉在當地時間12日通過全國廣播電視聯播宣布,即日起「承認一中」並與中國大陸建立正式邦交關係,從而結束與臺灣超過一個世紀的「外交」關係。巴雷拉說,他深信「對巴拿馬而言,中國才是正確的國家」,與中國大陸建交將開啟一個充滿機遇的新時代。
  • 蔡英文回應巴拿馬與臺斷交,妄稱「絕不向大陸妥協」
    人民日報客戶端6月13日轉載海外網報導:巴拿馬13日宣布與中國建交,斷絕與臺灣當局一切官方外交關係。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3日下午發表記者會,對該事件進行回應。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蔡英文1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會上,蔡英文不但不從自身反思臺外部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反而將之歸咎於大陸打壓臺「生存空間」,蔡英文更是妄稱臺灣是所謂的「主權國家」;她還表示,這樣的做法已經衝擊了兩岸穩定的現狀,「無法接受」,「也絕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
  • 英媒:臺在中美洲"邦交國"出現鬆動 宏都拉斯或7月中與臺"斷交"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英媒稱,在與巴拿馬「斷交」後,臺灣一度傳出會再丟「邦交國」,外界普遍預估下半年臺灣的對外關係處境面臨巨大困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7月13日報導,臺灣在6月時丟了巴拿馬,「邦交國」減為20個,當時外界一度預測會出現「骨牌效應」,中南美洲的國家或在未來陸續表態與臺「斷交」。
  • 巴拿馬豈是與臺「斷交」的最後一個國家
    13日,巴拿馬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於即日斷絕同臺灣當局的所謂「外交關係」。 這件事件對大陸民眾來說感到很正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應詢時指出,「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 巴拿馬與臺「斷交」 國民黨:蔡英文要道歉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6月1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巴拿馬政府13日上午宣布與大陸建交,臺當局外事部門隨後說明與巴拿馬終止所謂的「外交」關係。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蔡英文上任後,所謂的「維持現狀」完全失能,與大陸交流停擺,連帶讓臺灣付出「外交」上的代價。
  • 蔡英文:巴拿馬事先告知大陸貨船首先通過運河 平常心看待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央社」)【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出席巴拿馬運河拓寬竣工儀式,大陸方面中遠海運集團的「巴拿馬輪」是第一艘通過的貨船。對此,目前正在巴拉圭訪問的蔡英文透露,巴拿馬方面事前有告知,她聲稱自己「不會介意」,平常心看待。
  • 林紅答中評:巴拿馬斷交時間點值得關注
    林紅:巴拿馬與臺灣「斷交「確實並沒有出人意料,臺灣「邦交關係」不穩的跡象早已存在。早在2010年就有消息傳出巴拿馬希望和大陸建交。但當時是馬英九執政時期,在對外關係方面提出「外交休兵」,由於兩岸有「一個中國」的共識,出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考慮,大陸並沒有做出這樣的決定。      此次巴拿馬和臺灣方面斷交事宜,值得注意的是時間點的選擇。
  • 臺灣揭露被多米尼加"斷交"內幕:跟巴拿馬一樣,又是1小時前才通知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5月1日上午,多米尼加共和國與中國建交,與臺當局「斷交」,這是蔡英文上臺後第三個與臺灣「斷交」的國家,臺「邦交國」目前僅剩19個。對此,臺當局「外交部」、「總統府」先後發表聲明。臺當局高層官員指出,跟巴拿馬一樣,又是一小時前,多米尼加才通知臺方。
  • 巴拿馬與臺「斷交」 國民黨:蔡英文要為錯誤政策道歉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6月14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巴拿馬政府13日上午宣布與大陸建交,臺當局外事部門隨後說明與巴拿馬終止所謂的「外交」關係。對此,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表示,蔡英文上任後,所謂的「維持現狀」完全失能,與大陸交流停擺,連帶讓臺灣付出「外交」上的代價。
  • 蔡英文 只能讓臺灣失去「永續生存」的大局
    而事實是,不管是叫「中華民國」還是「臺灣」,不管是用中文還是英文,不管印刷的拼音是大還是小,都不可能改變臺灣屬於中國領土主權一分子的客觀事實,也不可能為臺灣謀得更大的格局,反而將其刻意淡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際辨識度,心存摒棄「中華」、製造兩岸區隔的故意、有將臺灣問題國際化,挑撥兩岸關係之惡意的「小鼻子小眼」暴露得一清二楚
  • 巴拿馬與大陸建交 臺網友為蔡英文設計回應臺詞
    巴拿馬與大陸建交,臺網友為蔡英文設計回應臺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6月1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巴拿馬政府13日宣布與大陸建交。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對於這樣的結果「感到很遺憾,但是不覺得意外」,同時在等待蔡當局對此的處理方向。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洪孟楷在臉譜網諷刺蔡當局「原來不是『臺灣獨立』、而是臺灣孤立!
  • 巴拿馬總統:棄臺之舉可成為榜樣 臺民眾喊話菜英文:統一統一快統一
    香港《南華早報》21日報導稱,巴雷拉20日對記者表示,該國放棄臺灣轉而同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可以成為其他國家效仿的榜樣。該報稱,巴雷拉希望自己的訪華之行不但凸顯該國對一個中國政策的支持,而且暗示巴拿馬歡迎中國到美國的後院。
  • 蔡英文被曝又署名「臺灣總統」,洪孟楷嗆:請蔡辦和臺「外交部...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尹豔輝】蔡省長被曝又自稱「臺灣總統」。在臺灣宜蘭市與美國馬裡蘭州洛克維爾市締交「姐妹市」的祝賀文中,蔡英文籤名部分出現了中英文的「臺灣總統」稱呼。對此,臺「立委」參選人洪孟楷8日在社交媒體臉書(Facebook)炮轟蔡英文,並喊話蔡辦及臺「外交部」鄭重向民眾道歉!
  • 巴拿馬連續3年聯大未替臺發聲 蔡英文「外交」壓力劇增
    據臺灣「中央社」21日報導,辯論首日,安排巴西、美國、南非等32個國家元首或總理講話,臺灣「友邦」巴拿馬的總統瓦雷拉今年依舊沒提臺灣,巴拿馬已連續3年在聯大期間未替臺灣發聲。報導稱,今年是蔡英文上任後首次面對聯合國大會議題,臺當局並未提案,而是延續馬英九洽請「友邦」在聯大替臺灣發聲,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專門機構,同時請「友邦」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表達臺灣參與的心願,目前「友邦」仍在聯署中,還未決定何時遞送。「中央社」稱,在臺灣22個「友邦」中,前兩年有16國替臺灣「仗義執言」,多集中在亞太、加勒比海及非洲「友邦」,中美洲各國「友邦」多未提及臺灣。
  • 蔡英文指責大陸「金援外交」 巴拿馬總統講述與臺灣斷交幕後
    還有重要一點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臺灣(馬英九)當局採取了基於一中原則的「外交休兵」政策,我告訴過臺灣方面,他們如果有一天結束這一政策,我們就會同中國建交,並且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我們後來正是這樣做的。
  • 我們來接蔡英文,誰是蔡英文?
    據香港中評社22日報導,蔡英文抵達帛琉後,為融入海島環境,特意在下飛機時換上藍白花色的「島衫」,現場還有一些接機的臺僑和迎接蔡英文的帛琉民眾。對於蔡英文的到訪,當地主要報紙《帛琉報》還進行了專門報導,然而,當媒體詢問當地迎接蔡英文的民眾誰是臺灣地區領導人時,民眾尷尬一笑說:不知道……屢傳「邦交」不穩,蔡省長自己也著急。
  • 臺艦暴發疫情,蔡英文別再吹噓了,老老實實抗疫吧!
    在新冠肺炎成為全球大流行的時候,臺灣當局如果只想著拿疫情當作政治操弄的工具,而罔顧臺灣地區人民的死活,那麼,臺灣疫情會變得怎樣,真的很難說了!文 | 海上客不知不覺,中國臺灣地區現有確診病例排到了全國前列,一度自我吹噓防疫有多成功的蔡英文,眼見著臺軍「敦睦艦隊」已有28人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