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前夕,小9歲女友離家出走,跑去與另一個男人結婚,原來早有預謀,結婚對象是她的前夫。之前因為意外,3人同住一屋,女友與前夫有了接觸,復婚只為養大3個孩子。之後她仍曖昧不清,小夥痴情苦等。
龍先生和女友陳女士相戀一年,感情甜蜜,雙方已經見過家長,最近打算結婚。沒想到,結婚前夕女友突然離家出走,還跟其他男人領了證結婚。
回憶小自己9歲的女友陳女士,龍先生無法掩飾內心的甜蜜。女友性格溫和又善解人意,在一起一年的時間,兩人就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一個月前,雙方父母相聚在一起,商定了兩個人結婚的日期。前兩天,龍先生的戶口本也從老家寄過來。正當他歡喜地期盼新婚之日的到來時,一次偶然的爭吵,打破了原本的平靜。
原本和女友只是一個很小的口角,但陳女士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兩天後女友的一條簡訊讓他五雷轟頂。
陳女士和另一個男人領證結婚了。
自己捧在手心裡的未婚妻,轉眼間就成了別人的妻子。
對於突然的結婚,陳女士沒有解釋,說是為了辦理貸款,之後就會離婚,跟龍先生複合。
剛見面,陳女士就質問龍先生,對他有很大的怨氣。她承認自己確實與別的男人領證結婚了,卻指出結婚前,其實與龍先生已經分手了。
龍先生認為兩人關係向來和睦,一次爭吵不可能令女友和別人結婚,他認為這是另有原因的。
原來陳女士結婚的對象不是別人,而是她的前夫,胡先生。
陳女士跟龍先生交往的一年多以來,和前夫並非很少有往來,他們的關係向來不一般。這次復婚,是早有預謀的。
龍先生的情緒突然激動,希望女友能夠回心轉意。但陳女士不願正面回應。
34歲的龍先生,在認識陳女士之前,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後來為了逃離這個陰影之中,獨自從老家出來。
25歲的陳女士,和前夫胡先生有3個孩子。兩年前,因為胡先生的暴力對待和不斷爭吵,陳女士提出了離婚。
相似的情感經歷,兩人一見如故,迅速走到一起,並在相處不到一年時間裡決定結婚。
如今陳女士表示,跟前夫復婚是為了更好的撫養自己的三個孩子,是慎重考慮後自願作出的選擇。
龍先生感覺女友在這一年跟他關係很好,現在一反常態要跟前夫復婚,很有可能是因為家庭壓力,是無奈之舉。
回憶起跟陳女士相識的場景,龍先生笑得很開心。兩人因為在石橋上低頭玩手機,無意間撞到認識了一次。雖然相差9歲,但雙方都覺得相見恨晚,快就相戀了。
他手機裡儲存的照片,記錄著曾經恩愛的點滴。女友溫柔體貼,懂事顧家,讓單身多年的龍先生,體會到其所有的幸福感。
後來因為一次意外,他認識了女友的前夫胡先生。因為疫情影響,王先生與女友滯留在前夫家近一個月。
他發現,陳女士和前夫之間的簡訊往來越來越頻繁,猜測他們的復婚是事先商量好的。
復婚後,胡先生對龍先生冷言冷語,龍先生心裡很憋屈。
見到胡先生的那一刻,龍先生表示尊重他們的婚姻,只是兩人突然結婚,讓他擔心女友是否迫於外界壓力,而不是真心願意。
事實上,復婚是由陳女士主動提出的,家人也完全遵照她的意願,從未強求她回歸。
兩人共同生育3個孩子,雖然在兩年前離了婚,但這兩年為了孩子們,他們的關係從未斷過。
復婚看起來很突然,但其實早有準備。當初因為一些小口角,陳女士衝動之下和胡先生離婚,兩人並沒有很大的矛盾。
現在陳女士回歸家庭,在胡先生看來,她是真正成熟了。
龍先生跟女友感情很好,即使她復婚了,仍然沒有明確的拒絕龍先生,好像是對他有留戀。
胡先生勸他儘早退出紛爭,不要再打擾他們夫妻的正常生活。
陳女士當初和龍先生在一起後,他的溫柔體貼,令她體會到戀愛的快樂。她曾經作出決定,要與龍先生共度餘生。
但上段婚姻的3個孩子,卻每時每刻都牽動著她的心。一方面是擔心三個孩子成長之路上缺乏家庭關係,另一方面,前夫多次的復婚請求。
在對愛情渴望與子女責任面前,陳女士有些猶豫,而在前兩天與龍先生一次爭執後,她最終選擇了後者。
現在,為了孩子回歸家庭,陳女士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她突然離開男友的做法,深深的傷害了龍先生,現在對他依然曖昧不清的態度,更讓他無所適從。
陳女士自幼父母離異,生活缺乏父母疼愛。她性格叛逆,小學畢業就輟學在家,之後衝動之下跟胡先生結婚生子,可婚後的生活她並不如意。
從女兒衝動結婚,到被女婿暴力對待而離婚,再到後來遇見龍先生,又再次分手,母親理解女兒,是為了擺脫年幼時父母不幸婚姻的陰影。
可她的衝動執拗,卻造成了感情婚姻的坎坷。
眼見女兒身處困境,母親無能為力,既心疼又悔恨。
龍先生一直從事木材家具,生意輝煌時曾前往俄羅斯做生意,年產值過千萬,是老家常有名氣的家具大王。
可後來生意失敗,前妻緊接跟他離婚。龍先生隻身來到一個小鎮上,躲避生活的壓力。遇到陳女士後,他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雖然女友與前復婚了,但女友仍將衣服留在他的衣櫃,情侶牙刷也像之前一樣擺放,再加上女友的電話簡訊如常回復,都讓他覺得陳女士只是衝動之下離開他,很快就能回心轉意。
他篤定女友對自己忠貞的感情,希望她能回來。
胡先生尊重妻子的決定,如果她放不下前男友,夫妻二人可以再次離婚。
聽到這些,陳女士的弟弟立刻反對,認為他們需要撫養三個孩子,又辦了結婚證,龍先生不該幹涉,勸他儘早退出。
他們的婚姻已成事實,龍先生即使有再多的不舍,都應該懂得知難而退。此時,陳女士卻始終沒有作出回復。
後來在電話裡,陳女士的一句「你忘了我吧。」讓王先生的幻想徹底破滅,既然無法挽回,就不要再打擾對方的生活,好好放下。
當初石橋見證了他們的愛情,如今再回首,物是人非,留下龍先生一個人。
既然兩人的愛情在這裡開啟,就讓它在這裡終結。
希望龍先生早日從感情的創傷裡脫離出來。陳女士既然選擇了回歸家庭,就好好撫養大孩子,經營好來之不易的家庭,學會好好生活,不念過往,珍惜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