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現摘錄八句名言,重溫先哲們那豐富而深刻、極富哲理性的思想。
《易經》中的八句名言,八種處世智慧,人生不如意時多讀幾遍
一、亢龍,有悔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
按照字面的意思來說,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憂鬱悔悶了。
人做事,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局與後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亢龍,有悔」啟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知進知退,既要前進,又要為自己找好退路,否則就會有兇險。
劉邦曾經問韓信:「你認為我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劉邦說:「你怎麼樣?」韓信回答說:「多多益善」。韓信最終慘死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功高震主、不知進退。
所以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倨傲者勢必招禍。
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這是坤卦的第二爻的爻辭。厚德載物,首先要我們擁有直、方、大這三種德行。
直。《論語·雍也》中說,「人之生也直。」人性出於自然,本皆相近樸實,受後天種種習氣薰染才偏離。人的先天本性真實自然,沒有雕飾。
方。《易經》坤卦文言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直是就內在而言的,方是就外在而言的。
大。《孟子》中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力行其善,至於充滿而積實,則美在其中而無待於外矣。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則德業至盛而不可加矣。
一個人如果能正直仁信,原則處世,宏大包容,依此處世,君子順其自然本性,無往而不利。
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大有卦的上九爻辭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很多書裡面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
孔子在解讀《易經》的時候說:「佑著,助也。天之所助著,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孔子講,佑就是幫助的意思。上天「願意幫助的是那些順從天道的人;人們願意幫助的是那些敦厚誠實,篤信善道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待人(事物)誠懇,講究信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說話辦事遵循客觀規律,既不盲目行事,又不心存僥倖和投機取巧,平時多向道德品行高、操守好、行為能力強的人學習,主動向他們看齊的話,事事就能如願以償,不可能出現咎害。這就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整句話的意思很明白: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古代大德教人改心,現在人叫調整心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當以善念,當每晚省身,害人傷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諒人之心還須思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是家風傳襲的必然結果。
好的家訓家風傳承,會成為一個家族每個人一生的航標,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受良好家風的薰陶,在生活、處世上則會有「法」可依,堅守內心不被外物所影響,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好更遠,家族才會越來越興旺。
五、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泰卦中的九三爻辭講:「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陂是坡地的意思。這句話是說,沒有平地不變成山坡的,沒有去了而不回來的,在艱難困苦中應堅守純正,必然會有好的結果。
艱、貞是兩個詞,艱是說外在環境的艱苦、窮困,貞是君子內在對貞正的堅守。君子在艱苦、窮困的環境中,保持內心和品行的貞正,是沒有什麼過錯的。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一個最大的區別。
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尺蠖是一種蛾的幼蟲,樣子有點像蠶,它把身子不斷彎成弓形再放直,如此反覆,所以它才得以前行。龍蛇這樣的事物,身體是要蟄伏起來的,為的是可以繼續生存。
人在世上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則需這種「屈伸」的精神。屈,並不是失敗後的頹喪自卑和怯懦;伸,也並非功成名立後的傲慢自負,目中無人。這是避讓鋒芒、待機而發的謙忍智慧,是身正無畏、樂觀自信的心態。為人應如此,處事亦如是。
但現實中,能伸的人不少,在受辱受挫時能伏下身子沒有抱怨的卻不多。《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有些時候低低頭,彎彎腰是為了更好的抬起頭。
七、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說都在一個「謙」字裡了。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
謙卦上是坤,下是艮。艮為山,坤為地,山體高大,但在地下。卑下之中,蘊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後己,所以謙卦象徵謙虛、謙遜。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裡,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保持謙和的心態,對我們在為人處世中大有裨益,退能明哲保身,進能感化他人。修得謙和在,則能不煩不躁,一生都是幸福自在的。
八、蹇,君子以反身修德蹇是《易經》第三十九卦,原義為跛,引申為困難、艱險,行動不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時候。面對蹇塞的道路,《易經》告訴我們,要學會「反身修德」。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說君子遇到困難,首先一定要省察自己,看看困境是不是由自己造成的,或者想想如何化解難題,也就是蹇卦所說的反身修德。
世間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不如讀懂一本《易經》,這句話說得一點不為過。何況《易經》在中國,本就是「文化之底,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易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易經》不僅是一本「奇書」,也是關於人生問題的「答案之書」。以前聽人這麼說《周易》的學問博大精深,我還不太理解,直到後來,我聽到一位老人家這樣說過:
我們從出生、上學、工作、結婚,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其實都能在《易經》中找到提示;因為《易經》足足64卦,每一卦就是一種人生劇本,而你的每個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它早就幫你推演完了;很多事情,看似是運氣,其實根本有跡可尋。
在古人看來,易經之所以博大精深,歸根結底是因為它包羅萬象,《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道明了婚戀、家庭、教育、職場的基本發展規律。《易經》可以告訴你,根據今時今日的條件,如何選擇才是最正確的。每選對一次,成功機率放大10倍、20倍。所以說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讀懂中國《易經》!
它可以教會我們,要如何按規律辦事,做出正確選擇,如何把自己的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紅紅火火。無論為商,為政,為學,還是為人父母,面對不同的問題和危機,你都能在裡面找到解法。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千萬別晚上讀《易經》,不然一下就天亮了,足見其智慧的廣博;
馬雲更多次公開推薦《易經》,並忍不住感嘆「自己得益於比別人讀得早。」
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評價中國的《易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並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衝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於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
不過很多人覺得原始版《易經》上面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不知道從哪裡下手。老哥我讀的是這本原文譯文對照版《易經》,書中把晦澀難懂的古文翻譯成我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在書中領悟到了很多古人的智慧。
我看了《易經》之後發現,裡面不僅有深奧的大道理,還有很多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讀《易經》真的可以讓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你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案例,再對照易經裡的64卦,一一對應。老哥我看完之後,對於很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遇到的困惑也就迎刃而解!
所以,為了人生多點智慧,早點讀懂《易經》,才能更好把握未來!這本原文譯文版《易經》才56塊錢,也就是一頓飯錢,就可以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讓你受益終生!可以買來自己閱讀或者送禮,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可以點擊下面進入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