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表明,微信朋友圈其實是一種"印象管理策略",通過發送朋友圈動態能向其他好友呈現出自己偏好的形象,樹造"理想自我",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呈現」。
因此,通過微信朋友圈去認識一個人是有偏差的,朋友圈中的信息和形象塑造是可以人為經營的。相比之下,你的微信名反而能暴露出更多的真實信息,例如,性格特點、做事風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等等。
心理學家歐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對幾種常見的微信名進行分類,利用基礎心理學和行為心理學進一步將一個人的人格特徵、行為模式和微信名相聯繫,總結出了以下規律。
一、以字母A(a)開頭的微信名:存在感
將你的微信朋友列表從上往下翻,不難發現總有那麼幾個字母a開頭的名字,取這種名字的人一般有兩種動機。
要麼是某個機構的銷售,隨時準備跟你推銷產品,要麼就是希望得到別人的重視,刷刷存在感。因為以字母A開頭的名字是放在微信好友列表最前面的,你翻通訊錄的時候總是第一眼看到他們。
二、真實姓名:真實的自我
另一種比較常見的就是用真實姓名作為微信名,這種人往往表裡一致,不論在任何場合,他們始終保持最真實的自我,以誠懇的態度對待他人。
所以,即便是在社交軟體上,他們也不會避諱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這種人不怎麼說謊,是靠得住的。並且,這種人會比較重視自己給他人的印象,不論是工作還是社交場合,都保持著誠懇、謙遜的形象。
三、經常更換微信名:感性而自由
當然,還有一種人三天兩頭就會更換自己的微信名。如果你不給他們打個備註,過幾天就不知道這是誰,畢竟他們的微信頭像也會隨著心情而不斷更換。
這種人往往比較隨和,做事情沒有固定的章法,喜歡追求自由。並且他們比較感性、情緒也不太穩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經常改變自己的微信名。不過這樣做也有一個小隱患,那就是別人可能不知道這是誰,然後被誤刪。
四、用表情包或者特殊符號:性格具有掩飾性
與第三種人類似,有的人喜歡用表情包或者特殊符號作為微信名。這類人也性格隨和,喜歡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辦事,不太在意外界的看法。
因此,但他們自己喜歡什麼時便用這個符號或者表情來代替自己的心情,作為自己的微信名。如果你和他們關係不太熟悉,很難從他們的微信或者朋友圈中推測出他們的想法。
對起那些用真實名字做微信名的人來說,這些人沒有那麼實在,具有一定的掩飾性。正如精神分析流派中提出的"人格面具"這個概念,這類人往往會隱藏起真實的自我,將不同的面呈現給不同的人,使得自己能夠更好的應付社交生活。
從好的方面來看,這類人比較靈活,能夠根據當下的情境,展示出自我的某些方面,從不好的來說,這種人可能會表裡不一,讓人難以捉摸。
以上是四種類型的微信名,隱藏了四種不同的性格特徵,找到屬於你的心理解析了嗎?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基礎心理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