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瓷,你分的清嗎?
清乾隆粉彩鏤空「吉慶有餘」轉心瓶
黃地琺瑯彩開光四季花卉紋碗
在釉上瓷品類中,琺瑯彩瓷是集瓷、畫、詩、書、印為一體的高雅藝術品,它高貴奢華,在古代是皇宮專用的瓷器,平民難以窺見。粉彩是受琺瑯彩製作工藝影響而發明的一種釉上彩瓷器,也頗受皇家喜愛。粉彩和琺瑯彩因為色調相仿很容易被新手混淆。陶瓷市場上由於追逐高價,賣家常常以粉彩冒充琺瑯彩。但粉彩與琺瑯彩雖然外表有幾分相似,你了解他們的區別在哪嗎?
一、定義區別 琺瑯彩:瓷器裝飾手法之一,源於畫琺瑯技法,後人稱「古月軒」,國外稱「薔薇彩」。琺瑯彩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從康熙的色濃莊重至雍正的清淡素雅,到乾隆時的精密繁複的雍榮華貴,使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瓷器上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琺瑯瓷集中西風韻於一身,彰顯了皇家身份的高貴與榮華。 粉彩瓷:景德鎮窯四大傳統名瓷之一,也叫「軟彩」。粉彩是一種釉上彩繪經600-900℃低溫燒成的彩繪方法。粉彩瓷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礎上,受琺瑯彩瓷製作工藝的影響而創造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歷久不衰。 二、製作地點區別 琺瑯彩瓷的主要製作地為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是無可挑剔的正統琺瑯彩瓷。琺瑯彩借用了景德鎮最優質的白胎。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鎮御窯廠特製,解運至京後,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所需圖式由造辦處擬稿,經皇帝欽定,由宮廷畫家依樣畫到瓷器上。 粉彩瓷一直由景德鎮御窯廠所制。它的製作程序比較普通,主要按照當時官窯瓷步驟燒制,即內務府先進行造型設計,然後送樣至御窯廠進行煅燒。 三、製作工序區別 琺瑯彩的製作主要分為兩步,先是在景德鎮燒好素白胎或白釉瓷,後由造辦處繪畫琺瑯彩,再經低溫二次燒成。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因為是特供給皇室的,琺瑯彩瓷是清代所有彩瓷中製作最嚴謹的瓷器製品。它的造型設計、製作木樣實體模具、圖案繪畫內容、繪製人員、落款、題詞內容、題詞書寫人員、成器,無不經過皇帝親自篩選決斷,決斷後,先由宮廷畫師描繪初稿,再由匠人臨摹到白胎上,方可成器。 粉彩的製作工序相對簡單,製作過程中,在顏料中添加樟腦油調和,在繪畫前還要先打好玻璃白,方可下筆。畫匠往往只畫一二色,因此完整的花卉圖通常需要兩三人協力完成。 四、製作工藝區別 1)琺瑯彩彩色繁多,十多種不同的色,而粉彩瓷在同一器上達不到琺瑯彩那麼豐富。 2)琺瑯彩料繪製的花紋是堆起來的一層厚厚的料,有立體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瓷是一薄薄的釉水塗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覺。 3)琺瑯彩料較厚的地方釉面出現極細的冰裂紋,並明顯有玻璃質感;粉彩不存在開片的問題,且無玻璃質感。
4)粉彩瓷有極美的蛤蜊光暈散在色彩的周圍,而琺瑯彩沒有。 琺瑯彩自宮內燒製成功開始就是唯一的宮廷御用陶瓷藝術品,即便是當時的朝中大臣也難窺一面。真正的琺瑯彩瓷因為燒造過程複雜,用料考究,製作精良,成本巨大,一般無大器。而且製作工藝難度大,燒造成本高,能堅持下來的匠人少之又少。為了實現顏料國產化和降低成本,景德鎮誕生了粉彩,這也是高端產品大眾化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