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 樊登讀書 · 常浩
「你有試過一個人生活嗎?」
「有誰是你的緊急聯繫人嗎?」
「你孤獨嗎?」
前不久,有一位36歲的公眾人物,在家裡洗澡時不小心摔倒,因為是獨居,所以沒有人及時發現,而離世。
看到這個新聞,我發呆了很久,因為我就是獨居。
我回憶了一圈身邊的人,給那些獨處的人發了消息,叮囑他們當心,照顧好自己。
一個朋友回我,去年的秋天,她也在浴室摔了一跤,疼得不行就去醫院拍片。
結果查出來,她的尾椎已經「鈣化」了。
現在,她動不動就腰疼,不能久坐久站,不能搬重物。
她說現在不敢一個人住了,關鍵時刻希望能有個人相互照應。
民政部2018年數據顯示——
中國獨居成年人口已經超過7700萬;
預計2021年,這一數字將上升至9200萬人。
你見過成年人最無助的樣子嗎?
有個視頻裡,一位女士跛著腳,流著淚在醫院掛號。
「我這個腳已經發炎了,好幾天走不了路。」
她騎電動車不小心摔了,一個人來醫院,掛號問診,照顧自己。
護士問她,你有沒有家屬啊?
女士的腳已經腫得不成樣子,她瞬間崩潰落淚。
「沒有,就我一個人。」
「成年以後的人,時常會感覺孤獨。」
一睜開眼身邊就都是依靠他的人,卻很少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這些年創業,我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獨居。
吃穿住行都是自己解決,一個人看病,一個人修這修那。
經常早上一睜眼就是工作,晚上肝項目到凌晨3點。
有次我在沙發久坐,猛地起身——
明顯感覺眼前一陣眩暈,然後身體不由自主癱軟下來。
我就靠在沙發上大口喘息,心臟砰砰砰跳得很快。
那一瞬間,我真的害怕了,很想求救。
我給一個生意夥伴提起這事,我說別熬自己,會出事的。
他有些苦澀地笑了一下回應:
「當然知道,我都給自己買了好幾年保險了。」
那些獨處的人,未必是喜歡孤獨。
也可能是身不由己,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你經歷最無助最孤獨的時刻是什麼?」
「是我趴在地板上的那30分鐘。」
說這話的朋友,之前開個了小公司,倒閉了。
所有人都走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堅持。
吃住都在辦公室,一個月不出門,吃飯靠外賣。
每天對著幾臺電腦做分析,困了就靠著睡一會。
有一天正在睡時,忽然靠背斷了,整個身體向後倒去。
腦袋直接撞在了身後的牆角,爬不起來,掙扎了下就暈了過去。
醒來以後還是起不來,在地上躺了很久。
他想到了那些獨居去世的老人,幾個月才被發現……
「我就害怕自己這樣走了,無人知曉。」
「一個人的日子,真的很難啊。」
打掃房間不小心磕到了桌角,突然就委屈了起來;
加班到凌晨從公司裡走出來,感覺有些孤單;
新學的菜只能自己品嘗,第二杯半價的奶茶沒誰分享;
看電影一個人坐了一排,發著高燒去排隊掛號;
廚房裡根本沒有像樣的廚具,周邊的外賣倒是如數家珍。
睡不著的夜晚抱著手機,總希望屏幕能突然亮起。
我問過一個實習生,為什麼總是最後一個下班。
「你為什麼不早點回家休息呢?」
他哈哈一笑,說不為什麼。
後來才知道,他害怕家裡那種冷冰冰的氛圍。
只有外賣和遊戲、然後就是漫長寂靜的夜晚。
身邊的人都關心你賺多少錢,換什麼車。
卻很少有人過問你累不累,孤不孤獨。
這一生你大約會遇見8263563人,認識27000人。
會變得熟悉的有3619人,會彼此親近的只有275人。
可是能做緊急聯繫人的又有幾個?
如果有一天,你在路上摔倒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燒到40度;
如果有一天,你情緒崩潰想要大哭……
有沒有那麼一個人,能迅速到你身邊?
不分時間,不分任何狀況,只要你有危險,就會說「等我,馬上到。」
問到身邊的朋友,很多人的答案都是沒有。
「我的緊急聯繫人,從來都是自己。」
通訊錄的人一大堆,不知道找誰,也不敢輕易找誰。
因為不重要的人,怎麼有資格分擔孤獨;
可是重要的人,又不敢輕易打擾。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每個人都活成了一支隊伍。
生命由始至終都可能是孤獨,但我希望有個人能陪你同路。
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始終在意你,對你用心。
他會願意當你的緊急聯繫人,做那個為你託底的人。
寫在最後:
2020年真的是個充滿悲傷的年份。
其實距離這一年結束,也不過短短3個月時間了。
希望大家都能夠順順利利,沒有煩惱。
如果可以,保持一些必要的社交,互報平安。
你可以把讀書君置頂,有什麼心事和煩惱都可以對我說。
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都在。
成年人都很不容易,有脆弱也有孤獨。
但你別擔心,保持健康,接收別人愛的支持。
到了明天,一定會是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