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飯後一舉動,4歲男孩小腸被切除150釐米,醫生:家長太無知

2020-12-12 兜媽愛叨叨

電視劇《還珠格格》中,小燕子有一篇《吃飯論》:

這人要吃飯,早上要吃飯,中午要吃飯,晚上啊,也要吃飯!這男人要吃飯,女人要吃飯,小孩要吃飯,老人啊,也要吃飯!餓了要吃飯,不餓也要吃飯!反正,老老少少都要吃飯!

吃飯,看起來是一件輕鬆無比的事情,可這背後的學問卻多了去了!倘若孩子不注重吃飯安全小常識,可能逃不掉這4種結局,家長該看看了!

4歲男孩飯後一舉動,小腸被切除一大截

前些天,兜媽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嚇得魂都要變成蝴蝶飛走了!

4歲男孩陽陽吃完晚飯後,媽媽就去收拾碗筷了,他一個人覺得無聊,就爬到床上把被子疊高,然後就從疊高的被子上反覆跳。

沒過幾分鐘,陽陽就覺得腹痛,並且伴有嘔吐休克的情況。

一開始,陽陽媽和陽陽爸覺得陽陽是吃壞肚子了,就沒在意。

可是,陽陽經過一天後仍不見好轉,這對父母就有點擔心了,連忙把陽陽送到醫院,沒想到醫生立刻要求做手術。

原來,陽陽是腸梗阻合併休克狀態,情況非常嚴重!

可別看腸梗阻不是什麼大病,在一篇恐怖小說裡,8歲女童就是因醫生錯過了最佳手術時機而喪命。

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陽陽的小腸繫膜有裂孔,裝滿食物的小腸全部擠進這個裂孔中,這才導致了腸扭轉壞死,150釐米的小腸發黑壞死,只能全部切除!

主治醫師術後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幸虧送來的早,要不然可能多臟器功能衰竭,就有生命危險了啊!哎,這也怪父母太無知,都知道飯後運動對胃腸不好,就是不阻止娃,希望陽陽的經歷能讓天下的父母長個教訓吧。

生活中,許多父母為了趕時間,就讓孩子邊走邊吃飯,或者在孩子飯後,就讓他們做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

父母知道飯後做劇烈運動影響身體健康嗎?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有這個常識,只不過他們不知道後果會有如此嚴重!

飯後立刻運動危害有哪些?

1.影響消化速度

飯後立刻進行劇烈運動,交感神經興奮、副交感神經減弱,導致胃腸蠕動減弱,影響消化。

2.引起腹痛等胃腸疾病

飯後運動過程中,血流分配的轉移會導致消化道缺血,進而讓胃腸道的平滑肌出現痙攣,這就容易導致腹痛;

此外,胃腸的震動和腸繫膜的牽扯,也可能引起胃腸疾病。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營養科陳裕明教授曾經接受採訪表示:「想要飯後運動的話,就要在飯後一個小時進行,這時候進行劇烈運動對身體沒有影響。另外,空腹狀態下也不宜進行劇烈運動。

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飯後要安分一點,別做劇烈運動,小心小肚肚疼哦!」

5歲男童飯後午睡,食物倒流窒息而亡

這一天,年僅5歲的小萬到幼兒園上課。

早餐,小萬吃了一個糯米雞和一杯熱牛奶,覺得肚子暖乎乎的,精氣神倍兒棒!

直到中午,小萬仍舊覺得早上吃得有點多,一點也不餓。

可是,林老師不允許他們浪費食物,於是小萬就乖乖聽話,硬撐著大肚子把剩下的飯菜都吃光了。

午睡時間,小萬感覺吃得太飽,肚子撐著睡不著。然而,林老師再次發話了:

小孩子一定要午睡!

於是,小萬迫不得已勉強入睡。

下午2點30分時,幼兒園的孩子陸續醒來去教室上課,唯獨小萬還一直躺在床上,老師起初以為小萬睡得比較晚,就讓他再睡一會,可20分鐘後……

無論林老師怎麼叫小萬,後者都沒有任何反應。

林老師上前摸他額頭,這才發現小萬嘴唇發黑,嘴巴、鼻子都湧出黑色汙物,已經停止了呼吸。

醫生診斷後給出死亡真相:「小萬吃得太飽後直接入睡,導致食物倒流,堵塞器官窒息而亡,這也稱【胃內容物吸入性窒息】。

說起來,這已經不是第一起飯後睡覺的悲劇。

生活中,不光是小孩,就算是年長的大人,特別是愛喝酒的男人,都喜歡飯後睡一覺,這種做法是極其危險的!

所以,父母一定要謹記:如果孩子午飯、晚飯吃得有些撐,不要強迫他們立即睡覺!

孩子吃飯不宜過多,小心胃耍脾氣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

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她們都希望自己孩子健康成長,而想要身體壯,吃飽飯無疑是最佳選擇。

於是,一大批倒黴娃就被媽媽丟進坑中……

浙江溫州,一位寶媽熬了一鍋排骨燉玉米,為了給娃補充營養,特意餵了她一大碗玉米!

沒想到第二天,孩子就指著肚子哀嚎!

父母馬上就把娃送到兒童醫院,醫生看著這位1歲女嬰的肚子,急促道:

這孩子肚子怎麼鼓成了一個球?呼吸這麼急促,馬上進行手術!

手術過程中,孩子還出現了心臟驟停現象,幸而現場醫護人員全力以赴,才把孩子救了回來。

醫生在打開孩子腹腔時,看到裡面都是未消化的玉米,胃已經發生了破裂。

顯而易見,這是消化道穿孔,胃直接被玉米撐破了!

現如今,許多父母都對孩子格外關愛,總喜歡追著孩子餵飯,生怕孩子吃不飽。

其實,大部分孩子根本不會吃不飽,他們只會營養過剩或者隱性飢餓!

如何判斷0~2歲寶寶是否吃飽?

1.精神狀態

寶寶精神狀態飽滿,就說明心情好,肚子不餓!若是寶寶精神萎靡,經常哭鬧,就可能沒有吃飽。

2.有拒絕奶嘴行為

寶寶拒絕奶嘴,說明他們關注點不在吃奶這件事上,也就是不餓!

3.大小便顏色、次數

寶寶小便每天達到6次,尿液顏色不黃、氣味不重;大便每天3~5次,粘稠沒有異樣,就說明寶寶吃飽了。

4.體重增長正常

一般而言,六個月內的寶寶每月體重增加0.7-1公斤,如果能達標,就說明寶寶不餓。

5.入睡快

寶寶吃飽後睡眠更加容易。

至於3歲以上孩子,他們清楚自己的飯量,父母要把吃飯的自主權交給孩子,而不要掌控在自己手裡。

那樣,孩子就不會安心吃飯,吃飯對他們來說也會成為一件痛苦事。

吃飯學問並不小,餐桌安全也重要

1.小心孩子亂吃東西

2020年3月,廣西欽州市醫院,一名9歲男孩因反覆腹痛3天被緊急送往醫院,醫生給孩子做手術,手術非常順利,但取出的異物卻讓在場醫護人員大驚失色。

這名男孩的肚子仿若「哆啦A夢」的口袋,裝滿各種工具,包括:牙籤、棉籤、鉛筆、吸管等等……

由此可見,這名9歲男孩有吞異物的不良習慣。

其實,不光是這名9歲男孩,生活中有不少孩子都是如此,他們看到感興趣的東西,就抓過來用嘴巴嘗一嘗,稍有不慎就會吞進肚子裡。

前些天,贛州一名2歲半女童就誤吞了14顆磁力珠,直接導致腸道穿孔。

所以,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辨別食物與工具的區別,告訴孩子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

2.吃飯不可以打鬧

吃飯要講究儀式感,例如固定的時間點、飯前洗手、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等等,這樣孩子才會重視吃飯!

但是,幻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熊孩子們可不會乖乖聽話!

前些天,一名3歲半男童就自己坑自己,發生了意外!

兜媽在這裡也要提醒家長:看住家裡的熊孩子,無論是吃飯,還是遊戲,都不要讓他們拿著尖銳物品玩耍奔跑,小心出現意外!

根據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等醫院的兒科專家介紹:意外傷害已經成為世界各國0~14歲兒童的第一「殺手」,中國兒童死亡原因中26.1%是意外傷害。

這怪孩子嗎?不一定。按照尹建莉老師的教育理念,就是父母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

兜媽寄語

吃飯,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卻也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家長可別顧著給孩子吃,忘記告誡孩子如何吃得更好、更安全!

各位寶媽、奶爸,你們都是怎麼培養孩子吃飯的安全意識噠?快來分享下你們的經驗吧!

我是兜媽,一位母嬰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親,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為您提供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如果您有感興趣或想了解的話題,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們,也歡迎來評論區分享您的觀點,期待參與哦!

相關焦點

  • 家長們注意了!4歲男孩飯後做了這個動作,150釐米小腸被切除……
    男孩子都喜歡亂蹦亂跳家長們也覺得孩子活潑一點是好事但是劇烈運動也會存在危險下面這個4歲男孩就因此小腸被切除了差不多一半近日,4歲的陽陽因腹痛不止並伴有嘔吐被收治到廣東醫科大學順德婦女兒童醫院兒童重症醫學科。陽陽父母說,1天前孩子吃完晚飯後,就爬到床上把被子疊高,反覆從被子上跳下來。後來,陽陽就開始腹痛並有嘔吐,過了一天,症狀仍無緩解,他們隨即將孩子送至當地醫院就診,後又轉診到我院。
  • 4歲男童飯後一個動作,小腸全變黑,1.5米小腸被切除…
    下面這個4歲男孩就因此小腸被切除了差不多一半肚子痛、噁心、嘔吐,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這只是普通的腸胃炎,陽陽(化名)的父母也是這麼認為的,卻沒想到,最終孩子長達1.5米的小腸壞死,還出現了休克症狀,隨時有生命危險。
  • 男童飯後做了這個動作,小腸都黑了,切除1.5米!家長千萬注意~
    家長們也覺得孩子活潑一點是好事但是劇烈運動也會存在危險下面這個4歲男孩就因此小腸被切除了差不多一半
  • 3歲男孩滿嘴小黑牙,醫生斥責:元兇不是糖果,是家長太過無知
    3歲男孩滿嘴小黑牙,醫生斥責:元兇不是糖果,是家長太過無知3歲的小童,活潑可愛機靈聰明,小區裡的老人孩子都願意和小童玩耍,小童也特別愛笑,只要有人逗他一下就咯咯咯地笑個不停。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小童的牙齒並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整整齊齊、白白淨淨,而是長滿了小黑牙,一開口說話就能看見那一口並不好看的牙。
  • 6歲男孩每天喝粥吃米飯,半年後被送去急救,醫生:家長太無知
    026歲男孩每天喝粥吃米飯,半年後被救護車拉走王麗(化名)有一個6歲的兒子,性格活潑開朗,對人也很熱情,小小年紀能說善道可是最近兒子的精神狀態卻不太好,話變少了,動不動就說他肚子痛,還經常拉肚子。一開始,王麗也沒有太在意,因為就是孩子吃壞肚子才這樣,可是突然在一次吃晚飯的時候,兒子突然上吐下瀉,等到隔天,兒子的臉色越來越慘白,怎麼叫也叫不醒,這可把王麗一家嚇壞了,趕緊叫救護車,把孩子送去急救中心。
  • 較真| 飯後劇烈運動,真的會導致腸扭轉、小腸壞死嗎?
    較真要點:最近,有報導稱:一男孩飯後劇烈運動得了腸扭轉,被迫切除小腸。這個分析很有問題。不管是小孩子還是成年人出現腸扭轉,一般都認為是在一種先天發育疾病——腸旋轉不良的基礎上出現的,與飯後運動無關。無旋轉不良,就無扭轉。
  • 11歲小姑娘小腸只剩7釐米,媽媽痛哭後做出一個決定……
    2018年11月一場急性腸扭轉兩次大手術11歲的廣東女孩嘟嘟小腸只剩下7釐米為了女兒的夢想嘟嘟媽媽痛哭後毫不猶豫捐出自己2米小腸……女孩突然小腹疼痛最終小腸僅剩7釐米11歲的嘟嘟,個子已經長到1.47米,比同齡孩子高出半頭。
  • 25歲小夥突然長高15釐米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小夥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由於其父年輕時也是「長得慢」,因此家人並未重視,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臺灣歌王羅時豐自曝身患疾病,為治療切除26釐米小腸,暴瘦13公斤
    4月24日,51歲的臺灣金曲歌王羅時豐,在新專輯記者發布會上自報去年因舊疾復發引起急性腹膜炎,為了治療暴瘦13公斤,還差點搭上性命。現身發布會的羅時豐穿著一件花色毛衣,滿頭黑髮的他看起來比同齡人要年輕不少。
  • 一男孩打球摔跤致「蛋蛋」切除,醫生:本可挽救|蛋蛋|男孩|摔跤|...
    >醫生建議立即手術但當時小楓覺得疼感減弱家人並未在意便帶他回家了第二天,小楓還是隱隱作痛只得再次就醫進行手術醫生術中發現「蛋蛋」已經發黑壞死只能切除誰能想到這一摔卻沒了一個「蛋蛋」當然,也有些患者症狀不是很嚴重,睪丸紅腫不太明顯,此時家長也不可疏忽大意,睪丸扭轉在症狀初起後4小時內,應儘快手術探查。
  • 10歲男孩咪咪竟發育成D罩杯,只因......這個錯很多家長都會犯
    10歲男孩咪咪竟發育成D罩杯,只因.杭州男孩林樂樂(化名)從小就是一個小胖墩,長勢喜人,10歲的他身高已經有150cm,體重68公斤。醫生檢查發現,樂樂的胸部差不多有「D罩杯」大,第二性徵也開始發育,骨齡達到13歲,由於骨齡大大提前,成年身高很可能到不了1米7。經過一系列檢查,醫生判斷這是由肥胖造成的。樂樂媽告訴醫生,樂樂飯量很大,每天都吃不飽。而樂樂媽媽覺得小朋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吃飽,所以放縱孩子吃喝,每頓差不多吃三碗飯。
  • 小腸部分切除吻合術
    一、解剖(一)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和迴腸。起於胃幽門,止於回盲部。
  • 衝奶粉出錯,半個月的嬰兒被切除小腸!
    我們倡導母乳餵養但奶粉是每個寶寶成長都離不開的食物誰能想到只因衝泡奶粉時犯了這個錯誤出生僅半個月的女嬰小腸被切除!……女嬰朵朵(化名)是一名早產兒,由於出生時體重只有1公斤,身體瘦弱,爸媽倍加憐惜,疼愛有加。可是,萬萬沒想到,出生僅半個月後,朵朵竟然患上了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面臨腸穿孔的危險!
  • 14歲男孩被判終身高不足155釐米,媽媽在醫生診室追悔莫及
    報告顯示,我國18-44歲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釐米和158釐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釐米和0.8釐米。看看身邊蹦蹦跳跳的「神獸」,不少父母有了憂慮:「晚長」的孩子,將來身高能竄上來嗎?骨骺線基本閉合,還有可能長高嗎?母親得知兒子骨骺線閉合追悔莫及張同學(化名)今年14周歲,身高153.1釐米,一直穩坐教室前三排。
  • 75歲老漢被切除4米小腸?真兇竟然是它
    原創 陳徐佳 醫學界消化肝病頻道 空腸「旋轉徵」了解一下~75歲老漢腹痛伴嘔吐12小時入院,經急診手術切除4米小腸,究竟是什麼原因?急診腹部CT示:空腸「旋轉徵」,小腸中段腸繫膜扭轉(詳見圖1),立即行剖腹探查,在Treitz韌帶下方30cm至130cm處腸壁可見多發憩室,考慮空腸多發憩室導致急性腸繫膜扭轉(詳見圖1)。行小腸Ladd切除術,切除空腸憩室和受累腸管共約4m。術後第3天開始用空腸營養管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術後第5天開始恢復經口進食,術後恢復良好,於術後第8天出院。
  • 4歲男孩成「小駝背」,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家長還不引起重視?
    4歲男孩成"小駝背",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家長還不引起重視?現代社會孩子駝背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形體方面存在很大的問題,其實這都和孩子平常的習慣有關,孩子的形體需要從小養成,家長們需要多重視這方面,畢竟一個人的形體會影響健康和面貌,形體好的人往往會受大家的歡迎。有個小男孩,還只有4歲,就已經有了駝背,走路的樣子像個憨憨的老爺爺一樣。
  • 男孩睪丸扭轉25天後才就醫,最終無奈切除。醫生提醒,男孩出現這種...
    一孩子睪丸扭轉25天!聽到這個消息,江西省兒童醫院的醫生們震驚了!一般睪丸扭轉超過24小時就會缺血、壞死,這個孩子睪丸扭轉都25天了,情況不容樂觀!病例回顧亮亮(化名)25天前,就感覺到「蛋蛋」疼了,由於各種原因還是耽誤了,以為會好的。
  • 【痛心】1個月大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父母竟拿刀片劃開放氣…
    一名男嬰平躺在床上,他就是小一,旁邊坐著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是小一的父母。此時的小一臉色慘白,手腳冰涼,已經有休克的徵兆。最令人心疼的是,裸露在肚子上有段足足四五十釐米長的小腸,由於被卡的時間比較長,其中一段25釐長已經發黑。「我們趕緊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一刻不停,諸建明和同事們將小一推往手術室進行手術。
  • 1個月大嬰兒肚臍外鼓,無知的父母竟然這麼做……
    一名男嬰平躺在床上,他就是「小一」,旁邊坐著一對年輕的夫婦,他們是「小一」的父母。此時的「小一」臉色慘白,手腳冰涼,已經有休克的徵兆。最令人心疼的是,裸露在肚子上的一坨小腸,足足有四五十釐米長。由於被卡的時間比較長,其中25釐米長的一段已經發黑。「我們趕緊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
  • 突破極限,醫生切除6釐米氣管保她命
    本月初,在重醫附屬第一醫院ICU待了一個月的何平順利出院,她用切掉6釐米氣管換來順暢呼吸,也換來重生。何平不知道的是,在國際上公認的病變氣管切除的極限是4釐米,為了保住她的生命,多科室的醫生一起突破了這個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