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很慌亂,好多難題搞不懂!
維生素D怎麼補?到底應該補多少?
幽門螺旋桿菌是什麼?
添加輔食後我的孩子是不是食物不耐受?
微量元素那麼多,怎麼判斷缺哪個?
最近幾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出來這些問題的匯總,持續關注我們哦!學習更多育兒知識,和我一起做智慧的父母!開始今天的話題:微量元素小知識!
微量元素有哪些
微量元素指人體內含量少於體重萬分之一的元素,其中必需微量元素是生物體不可缺少的元素,如鐵銅、鋅鈷、鉻、錳硒等,以上諸元素在體內不能產生與合成,需由食物來提供。如果膳食調配不當、偏食或患某些疾病時,就容易造成缺乏。從實用營養學的觀點出發,比較容易缺乏的元素是鈣和鐵,在特殊地理環境或其他特殊條件下也可能造成碘、鋅、硒的缺乏。一些元素也可因攝人過量而發生中毒。隨著科學的進展,人們的認識不斷擴大,微量元素的數目還會增加。1973 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鐵、銅、錳、鋅、 鈷、鉬、鉻、鎳、釩、氟、硒、碘、矽、錫等。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銅
銅:缺乏易貧血,毛髮異常,骨骼改變,脂溢性皮炎,淺表靜脈擴張等,
食物來源:動物肝臟,龍蝦,柿子,紅糖,蘑菇,綠色蔬菜。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鋅
鋅:缺乏易導致食慾功能減退,厭食症,脫髮,體格生長遲緩,智力低下,腦功能障礙等。
食物來源:瘦肉,魚蝦類,奶,瓜子,芹菜,核桃,杏仁。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鎂
鎂:缺乏易致厭食嘔吐,腹瀉,抽搐,白血病,高血脂,癲癇,心血管症等。
食物來源:胡蘿蔔,香蕉,黃花菜,菠菜,花生,芥菜,穀類,小白菜,花菜。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鈣
鈣:缺乏易致肥胖症,多種過敏性疾病,哮喘,嬰兒溼疹,免疫力低下,佝僂病,骨質疏鬆,記憶力減退
食物來源:牛奶及奶製品,豆類,大骨湯,蘿蔔,海魚,海蜇,小白菜。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鐵
鐵:缺乏易致機體防禦功能低下,貧血,厭食,免疫力減弱,腦神經變化,骨骼異常。
食物來源:黑木耳,海帶,芝麻,紫菜,增加膳食中的維生素C。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鉛
鉛:過量易激惹多動,反應遲鈍,嗜睡,運動失調嚴重者躁狂,驚厥,腹瀉,噁心,等。
微量元素小知識之鎘
過量導致肺水腫,腎臟,嗅覺損傷,貧血,骨骼病變,牙齒變黃,免疫抑制,血壓高等。
如何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
(1)所謂「鈣鋅可以同時補」是不合理的。
由於二者吸收機理相似,同時補充容易產生「競爭」,鈣和鋅會互相影響,因此鋅鈣同補是不科學的。如果確實想補充這兩種微量元素,最好分開來補,如果上午補充了鈣,下午才可以補充鋅,反之則一樣。另外,白天補鋅,晚上補鈣會更好。目前市場上有不少補充鋅的製劑,如葡萄糖酸鋅。孩子在喝這些製劑時,除了要和鈣製劑分開來喝以外,也要和富含鈣的牛奶和蝦皮分開食用。
(2)微量元素過量的補鋅會抑制鐵吸收
還有一種情況是,不少家長以為孩子喝了好些鋅製劑,胃口好些,就能多吃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的脂肪、內臟,其實這樣做是不正確的,因為鋅過多還會抑制鐵的吸收利用,導致血液和肝臟內含鐵量的減少,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兒童缺鐵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