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到10,「數」說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

2020-12-14 澎湃新聞

2020年已經輕盈地到來。

在連續做了三期2020年片單推薦之後,我們今天決定帶大家回顧一下201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所謂「鑑往知來」,回顧過去一年裡中國電影市場發生的那些值得銘記的事件和人,他們也許將深刻地改變中國電影市場。

我們將從1~10這些數字切入,「數」說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


一飛沖天的「哪吒」

沒有人能夠預想得到,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終成為2019年度票房 

NO.1

我們梳理一下過去10年間的票房冠軍以及電影類型——

2010年《阿凡達》票房13.28億,影片類型:動作/科幻/喜劇

2011年《變形金剛3》票房10.81億,影片類型:動作/科幻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票房12.67億,影片類型:喜劇

2013年《西遊降魔篇》票房12.46億,影片類型:喜劇/奇幻/冒險

2014年《變形金剛4》票房19.79億,影片類型:動作/科幻

2015年《速度與激情7》票房24.26億,影片類型:動作/犯罪

2016年《美人魚》票房:33.9億萬,影片類型:喜劇/愛情/奇幻

2017年《戰狼2》票房:56.39億,影片類型:動作/戰爭

2018年《紅海行動》票房:36.22億,影片類型:動作/戰爭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01億,影片類型:動畫/劇情

幾乎所有的票房冠軍,無論是國產大片,還是進口大片,主要集中在動作和喜劇這兩種高度發展的電影類型,再添加一些科幻、戰爭、愛情這樣包打天下的元素——只有2019年例外。作為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了動作大片和喜劇電影霸佔票房冠軍的歷史。

名副其實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兩種電影「亞類型」的崛起

2019年的中國電影市場,見證了 

2 

 電影 「亞類型」的崛起:國產動畫電影,國產科幻電影。前者以《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代表,後者以《流浪地球》為代表。

2015年《大聖歸來》(票房9.5億)開啟了國產動畫電影的類型之門,讓國內觀眾開始意識到,國產動畫電影不僅僅只是面向低幼市場的「點心」,它也可以成為全人群市場消費的「主菜」;《哪吒之魔童降世》則以不可思議的票房成績,向市場展示了這桌「主菜」的受歡迎程度——顯然,動畫電影的潛在容量,值得更多電影工業的「大廚」,以及產業資本的進入。

《哪吒之魔童降世》也無限拔高了觀眾對於國產動畫電影的期待,不思凡的《大護法2》、程騰的《姜子牙》、田曉鵬的《深海》和《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毛啟超的《鳳凰》以及追光人動畫等一系列製作中的動畫項目無疑也成為了眾多影迷的期待。

2019年度另一部現象級電影無疑是《流浪地球》。《流浪地球》之於中國的科幻電影,可以比肩《阿凡達》之於全球的3D電影,無疑具有開山立派之功。在此之前,國內並沒有真正工業意義上的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引發了現象級的觀影狂潮和國產科幻電影的大討論,它以註定將留名影史的霸氣將2019年定義成為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至此,國產科幻電影的大門被正式打開(除了觀眾,沒人可以把這扇門關上)。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一大波國產科幻電影等著與觀眾見面。


舉「一」反「三」,科長的憂慮

平遙國際電影展已經辦到了第 

3 屆

按照規劃,到第4屆影展政府將不再提供資金支持。對於錢的問題,科長倒是一點也不擔心,他很自豪地表示,其實目前影展的運營成本有3/4都是通過商業合作解決的,他完全有信心第4屆影展可以按照市場化獨立運作,自主尋找到足夠的資金。

影展辦到第3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的影響力也是與日俱增。

參與影展的觀眾明顯增多。一個小細節是,對於一些熱門影片的首映禮,前兩屆憑藉媒體證在放映前一天還可以輕鬆換到電影票,本屆影展由於觀眾購票增多,多數熱門影片均出現售罄情況。《氣球》首映禮即將開始之前,小城之春放映廳門口還有一些沒有換到票的媒體朋友像黃牛黨一般在念叨:有沒有票?有沒有票?

產業對接方面,國內版權的引進和國際版權的售出同步進行,多個發展中電影計劃獲得產業資金支持。

嘉賓參與方面,上屆影展請來了李滄東,今屆則把久未露面的張藝謀請到現場。由於觀眾熱情爆棚,張藝謀大師班被迫從原定容量500餘人的「小城之春」放映廳緊急挪到了能容納1500人的露天「站臺」。

張藝謀大師班現場

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但是,按照科長的說法,現在的平遙電影展有些過於「擁擠」了。隨著影響力的與日俱增,平遙國際影展如何在滿足觀眾需求的前提下,繼續保持「小體量、大格局」的創辦初心,保持「那種小影展的舒適感」,這是科長的擔憂,也是下屆影展要面臨的課題。

也許就像科長擔心的一樣,在這個時代,某種意義上「做小」比「做大」更難,因為有太多促使你飛速擴張做大的誘惑。


好萊塢大片遭遇滑鐵盧

4 部

中資背景好萊塢合拍大片國內票房遇冷。

《好萊塢往事》因為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拒絕重新剪輯影片,最終沒有在國內上映,在全球最大票倉顆粒無收,好在影片全球票房高達3.72億美元。

由好萊塢大明星布拉德皮特擔任製片人並主演的科幻大片《星際探索》,雖然贏得了專業影評人的一致讚譽,但國內票房僅有2200萬人民幣,相對高達1億美元的製作成本,和布拉德皮特的明星光環,顯然是遠低於預期。

由好萊塢著名災難片導演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的戰爭巨製《決戰中途島》,頂著1億美元的製作費用和豪華卡司陣容,但最終只取得不鹹不淡的2.94億人民幣票房。回想10年之前,艾默裡奇執導的《2012》還是國內票房冠軍。

而李安新片《雙子殺手》則遭遇了口碑和票房雙重滑鐵盧。本片雖然有好萊塢票房巨星威爾斯史密斯加盟,但最終在國內僅取得2.36億票房,豆瓣7分的評分,也是李安自2003年那部失敗的超級英雄電影《綠巨人浩克》之後的最低分。

也許中國資本深度參與好萊塢需要一些新的思路。


小成本紀錄片的逆市突破

小成本紀錄電影《零零後》票房破 

5 百萬

這個票房之於中國電影市場的意義可以借用上海戲劇學院石川教授的話來闡述:

「這部本來難逃影院一日遊的小片,在競爭激烈的影院市場奇蹟般地存活了97天,觀眾數量達16.3萬人次。有人以為跟600多億的中國電影市場大盤相比,500萬的票房根本就微不足道,但對量大面廣的小成本文藝片、紀錄片卻是意義重大。至少,在如此殘酷的市場中,他們有了一席立錐之地。毫無疑問,這對大多數堅持小片創作的電影工作者都是一劑強心針。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是大象點映C2B眾籌點映與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一次互補共贏式的合作範例。我們有理由相信,這種新的合作模式今後還將為藝術電影的市場深耕找點更多的可能性!"


經典影片重映有很大想像空間

經典影片重映取得不俗票房,《千與千尋》(4.88億)和《海上鋼琴師》(1.4億)重映票房超過 

6 億

2012年,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鐵達尼號》經過3D重製之後在國內重映,斬獲了9.46億元的驚人票房,也點燃了國外影片在國內重映的序幕。2013年,史匹柏導演的《侏羅紀公園》同樣以3D版本回歸影院,並且打出上映20周年的致敬旗號,最終也在國內取得3.49億元的超高票房。

左圖為著名設計師黃海特別設計的重映海報

如果說《鐵達尼號》和《侏羅紀公園》重映的成功只是好萊塢超級大片橫掃全球的另一個明證,那麼2018年上映的《龍貓》(1.73億),以及2019年上映的《千與千尋》和《海上鋼琴師》的票房成功則說明,經典國外影片重映,並不只是單純消費「情懷」的小眾市場;只要認真宣傳和策劃,找準營銷切入點,而不只是單純從技術層面強調「4K修復」、「3D轉制」,或者單調的「上映XX周年」,經典影片的重映市場還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著名設計師黃海為《千與千尋》設計的重映海報

義大利導演羅伯託貝尼尼的經典影片《美麗人生》3日正式在國內上映。可以預期的是,未來登陸院線的國外經典影片也將越來越多。


華語電影閃耀國際電影節

2019年,國產電影在這 

7個

 國際電影節上表現亮眼:

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王小帥導演《地久天長》在主競賽單元一舉斬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兩座銀熊,青年導演王麗娜《第一次的離別》則斬獲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

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楊凡導演《繼園臺七號》斬獲銀獅獎最佳劇本。

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王麗娜導演《第一次的離別》斬獲新秀電影競賽單元火鳥電影大獎。

第32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王瑞導演《白雲之下》斬獲最佳藝術貢獻獎,尤行導演《夏夜騎士》斬獲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秦海璐導演《拂鄉心》斬獲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第20屆東京FILMeX國際電影節上,萬瑪才旦《氣球》斬獲最佳電影,顧曉剛導演《春江水暖》斬獲評審團特別大獎。

第2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萬瑪才旦《氣球》斬獲最佳電影和最佳女配角兩項大獎,王麗娜導演《第一次的離別》斬獲最佳導演。

請記住這些電影人和他們的作品。


觀眾對國產電影原創故事接受度高

2019年度票房排行TOP10榜單當中,國產電影佔據 

8 席

,其餘2席被進口大片《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和《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佔據。

分析一下票房排名前10影片的類型,發現一個明顯的差別——

2部好萊塢大片都是超級IP的系列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漫威影業布局「漫威宇宙」10年的收官之作,《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則是環球影業開發的《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外傳電影。將一個超級IP無限深挖,續集外傳前傳等各種故事翻新講述,既充分體現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發掘單一電影項目潛力的能力,但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各大製片廠的保守和不思進取。

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和1905電影網發布的《2019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榜單其餘8部國產電影都是全新的原創故事,其中科幻、動畫、喜劇、災難、劇情、犯罪、運動等各種類型一應俱全,雖然客觀上國內的電影工業和好萊塢還存在相當差距,但國內電影市場對於原創故事的接受度顯然是高於好萊塢的,這也是一個尚處於發展階段的電影市場應有的勃勃生機:

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任何具有創新精神的草莽,都有成為英雄的機會。


全世界感受被迪士尼支配的恐懼

在2019年全球票房排名前10的影片當中,有 

9 部

 同步在大陸公映,僅有《小丑》沒有被引進——

TOP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8.0億美元(迪士尼)

TOP2《獅子王》:16.6億美元(迪士尼)

TOP3《冰雪奇緣2》:12.3億美元(迪士尼)

TOP4《蜘蛛俠:英雄遠徵》:11.3億美元(索尼)

TOP5《驚奇隊長》:11.3億美元(迪士尼)

TOP6《玩具總動員4》:10.7億美元(迪士尼)

TOP7《小丑》:10.6億美元(華納)

TOP8《阿拉丁》:10.5億(迪士尼)

TOP9《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8.16億美元(迪士尼)

TOP10《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7.59億美元(環球)

而在公映的9部影片當中,有7部直接由迪士尼出品,《蜘蛛俠:英雄遠徵》雖然由索尼主控,但迪士尼旗下的漫威影業參與製作,因此迪士尼可以參與影片分紅。

迪士尼2019年全球票房132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單家公司年度票房紀錄,將其他電影公司遠遠甩在身後。你感受到了被迪士尼電影支配的恐懼了嗎?

10 

獻禮片商業化十年進步巨大

自2009年《建國大業》開始,中國電影市場開啟了獻禮片商業化的序幕,到2019年,剛好 

10 年

10年間,主旋律獻禮片的創作思路發生了很大變化,題材上更加多元,從原來單一的革命歷史題材不斷擴展,更加類型化(《我和我的祖國》/劇情,《中國機長》/劇情/災難,《攀登者》/愛情/冒險),敘事的視角也跳出了以往宏大敘事的窠臼,更加平民化和生活化,這一點在《我和我的祖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國慶檔三駕馬車

這樣的轉變,迎來的是巨大的票房成功。2019年國慶檔以破紀錄的51.33億票房,為祖國70周年獻上了大禮,其中《我和我的祖國》取得超過22億票房,《中國機長》獲得近20億票房,《攀登者》獲得近9億票房。


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和1905電影網發布的《2019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

如何在當前的語境之下,創作出更貼近生活、普通觀眾更喜聞樂見的獻禮片,我們的電影人似乎正走在一條正確的路上。

 

「特別鳴謝」

1、本文涉及的國內電影票房數據參考了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和1905電影網發布的《2019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以及「電影票房」網的票房數據。

2、文章第4部分內容參考了壹娛觀察文章《2019年「撲街」電影盤點:爆款公式失靈》。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整體數據回顧
    2019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因此中國創作了如《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烈火英雄》等優秀國產影片,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電影產業持續穩步發展,電影市場體系以及監管機制越來越完善,中國電影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現狀回顧及2020年趨勢預測(圖)
    一、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回顧1、2019年電影票房達642.7億元 同比增長5.4%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電影票房市場近年來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觀影人次從2012年的4.4億,增長2018年的17.16億,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白皮書:642億票房增長了,但暴露的問題更多
    2019年過去了,回首這一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有巨大的驚喜,也有一些遺憾。驚喜主要表現在中國電影總票房迎來新高,多部口碑佳作位居電影票房榜前列以及多個類型都有巨大突破等方面;而遺憾則體現在一些檔期的影片布局依然不合理,多個檔期的票房未能獲得應有的成績,影片票房增長也有票價直接上漲的因素,電影市場依然不夠健全。
  • 貓眼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642.66億票房刷新紀錄
    2020年1月1日,貓眼數據聯合微博電影發布《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數據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刷新642.66億的紀錄,較2018年同比增長5.4%,其中四大檔期吸引觀影人次佔全年的49.8%,尤其是國慶檔觀影人次翻倍,拉動了2019年檔期觀影人次的增長。
  • 電影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疫情下的電影行業
    從 2019年TOP10電影的相關數據來看,其電影格式多為支持3D、IMAX、 中國巨幕,由此可見國內影院建設基本達到了一流水準,隨之而來的是影院高昂的運營成本, 加之國內影院數大肆擴張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影院為了維持自身的正常經營,必然會提高電 影票價。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作者/謝維平2019年,註定是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從年初的《流浪地球》,到國慶三部大片《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不但在票房成績上屢破紀錄,更是在社會話題和口碑上獲得巨大認可。主旋律第一階段:全面擁抱市場和商業化中國電影的市場化,是晚於改革開放的,一直到了1993年,中國電影還是計劃經濟的經營方式,所有影片由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十幾家國有電影製片廠生產,統一由中影發行,基本上是統購包銷,靈活性極差,更不要提市場了。
  • 星巴克:到2019年在中國門店數要達3400家
    進入中國16年,星巴克開出了將近1500家店。然而,到2019年,星巴克在中國門店數要達到3400家。這是近日美國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面對投資者拋出的「五年規劃」的預測。  這是一個縮影。2014年1-10月份,全國餐飲收入22591億元,同比增長9.7%,較去年同期上升了0.7個百分點。在這輪深度調整中,餐飲行業才初現「撥雲見日」之勢,但休閒餐飲卻呈現逆生長之勢。  11月底,港股上市餐飲連鎖小南國宣布斥資1.95億元收購百佳(香港)有限公司中港澳65%的股權要進入咖啡及大眾化西式休閒餐飲業務。
  • 佳片有約——2019年中國市場票房上榜電影
    2019年是中國電影市場快速騰飛的一年,10億票房以上電影達到了17部。本篇為大家盤點2019年年度中國市場票房排名前20的電影,看看有沒有你還沒看過的,快去一睹為快吧! 第1名:《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畫電影,中國,全球年度第11。
  • 細品2019年中國電影:全年市場表現高度活躍,中國敘事成最大驚喜
    隨著2020年「元旦檔」鋪排浮出水面,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大局塵埃落定。和2018年歲末9、10月暴跌三成,靠最後兩月幾部好萊塢大片逆轉頹勢不同,2019年除了2月「春節檔」刷新歷史,「暑期檔」所在的8月和「國慶檔」所在的10月均改寫新篇,且「國慶檔」峰值過後,市場的餘溫一直持續到了年關。
  • 數說| 2008-2020,國慶檔電影這13年
    截至10月11日,《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突破20億,這部以喜劇的形式表達主旋律內核的電影,或將成為2020年國慶檔票房的最大贏家。《我和我的家鄉》目前的票房成績,已是2008年所有國慶檔電影票房的6倍之多。2008年,電影《畫皮》在國慶檔上映票房突破兩億,開啟了國慶檔電影單片億元票房時代。
  • 2019中國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
    新華網北京1月3日電(記者楊靜)國家電影局2019年12月31日晚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2019年對電影行業來說,不是容易的一年,但頭部電影的強勢,給予了市場活力,讓電影票房同比實現了小幅增長。
  • 2019年國慶檔電影市場分析 獻禮方陣造就史上最強國慶檔
    史上最強國慶檔來襲——票房創新高據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初步統計,2019年國慶檔首日票房達7.96億元,達同檔期最高紀錄;10月1日-10月7日期間,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產出為43.86億元,同比增長130.36%,打破了2017年26.29億元的國慶檔票房紀錄,
  • 開卷發布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
    2020年1月8日,由中國出版協會和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共同主辦,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閱讀X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論壇當中,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研究諮詢部經理馮小慧女士發布了《2019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從2019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狀況、主要特點、發展趨勢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全國圖書零售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同比增長14.4%
  • 中國電影十年變化:票房突破,青年導演與多元類型漸成市場主流
    2020年的到來,意味著中國電影也已邁入下一個十年。2019年對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豐收年,電影市場保持不斷增長的勢頭,全國票房642.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其中,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 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國產片份額達64.07%。
  • 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破紀錄 法媒:得益於發展中電影市場
    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導法媒稱,流媒體的出現標誌著電影的衰落?對於迪士尼公司而言,這種可能性非常小。藉助於這個娛樂界巨頭的巨大成功,電影工業在2019年以425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92元——本網注)的全球收入,創下票房紀錄。
  • 2019年,好萊塢這10部電影最賺錢
    榜單排名順序:按照「片方淨利潤」,從第1名列舉到第25名。最賺錢的10部電影中迪士尼佔7部半,《蜘蛛俠:英雄遠徵》是漫威(迪士尼)和索尼合作,姑且一人算一半。非迪士尼作品中,還有索尼的《勇敢者遊戲2:再戰巔峰》、華納的《小丑》。最賠錢的五部電影中,派拉蒙和福斯各佔1部半,環球和聯美各自有一部。
  • 中國電影發布2019年年報 經營穩健分紅比例加大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近日,中國電影(600977)發布2019年年報,2019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0.68億元,同比增長0.34%。值得注意的是,分紅比例較上一年度增長20.82%。
  • 「數說」A股資本市場30年: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高...
    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從23.82億到近85萬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當年12月16日,尉文淵敲響第一鑼,滬市「老八股」登陸,在經歷30年的風風雨雨後,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114家,總市值也從最初的23.82
  • 2019國內電影票房超640億元國產電影佔六成市場
    國產電影佔據六成市場2019年12月31日晚間,國家電影局發布數據,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
  • 2000-2019,這二十年,中國電影怎麼了?
    原創: 姬俊雅牙 看電影雜誌這是華語電影最好的時代,也是華語電影最壞的時代,這是商業電影熱血沸騰的時代,也是藝術電影憂心忡忡的時代。在中國電影商業化的宏偉進程裡,數不盡的角色歡鬧登臺,又悄無聲息地黯然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