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帶
這可是球鞋中最基礎,也是最常附送的東西之一。通常來說,品牌會根據配色,再附送一幅鞋帶,一般都直接穿在鞋帶孔上以防丟失。但是對於一雙有品質的鞋來說,即便是這樣小小的細節也會讓人覺得十分用心。比如KOBE X 「HTM」的鞋帶本身就極具質感,在多附送一副,那真是有種多多益善的感覺。既是價格不菲,你也能感覺到品牌在用心打造。
卡片
Air Jordan復刻鞋款中贈送的卡片,被鞋迷們親切地稱之為「復刻卡」。它不僅是復刻鞋款的一個補充說明,更能給鞋迷起到「洗腦」的作用。拿到一看,「哇,太精美了」,而緊接著就是……「天吶,我竟然還有這麼多沒有收齊……」。推廣了品牌,並向鞋迷們介紹了Jordan Brand的光輝歷史,一箭雙鵰,而且絕對捨不得丟棄。愛如珍寶,一張一張地隨著球鞋的累積慢慢收藏吧。
鞋墊
這不是廢話,每雙鞋都有鞋墊,也當然都裝在鞋盒裡。我們說的是附贈的鞋墊,這個花樣就多了。2007-2008賽季,adidas放棄籤名鞋概念,改用團隊理念時,曾推出TS Lightswitch,其中有舒適型和緩震型兩種鞋墊可選。隨後的Pro Model 08也搭載了同樣的配置。以致於後來的Crazy light系列,也採納了這樣的設計風格,額外提供了一雙超輕鞋墊。
要說鞋墊換的最兇的,那必須得說「抽屜王」Air Jordan 2012,三種緩震型態鞋墊,讓你在上場前就足夠糾結一陣的。包括Kobe 7 System,嚴格意義上說,其實它們並不能只算作鞋墊,更是一種體系。一種解決快速更換緩震方式的體系。
氣墊
相比上面提到的整體式替換的概念,鞋盒裡附贈氣墊的概念略微古老了些,但也算是它們的啟蒙老師。以F22隱形戰機為靈感的Air Jordan 22,緩震體系是當時盛行的I.P.S理念,採用六邊形的氣墊模塊,根據緩震需求可隨時調換,激發鞋迷們的手動樂趣。買一雙鞋,送Air Sole和Zoom Air兩種氣墊,也算是開創先河了。
插入式卡片
插入式卡片,這東西就有意思了,早期卡爾·馬龍代言的Converse All Star Team Player就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玩的換卡方式,後跟的半透明區域可以插入預先準備的號碼卡,滿滿一摞卡片,根據你背心號碼自行選擇,有沒有一種iD的感覺?
adidas在Super Star和Pro Model上也做過這樣的嘗試,為消費者提供不同色系的三道槓,穿什麼衣服配什麼顏色,絕了!
光碟
光碟現在想必大家用得不多了,但起碼在VCD和DVD盛行的時代裡,還是顯得很高級的,至少電腦還都主用光碟機呢。話說那時候的雜誌書刊都流行附贈光碟,何況球鞋?比如adidas_1的盒子裡,為這雙本來就很神秘的鞋子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料,讓它的高端消費者們更好地了解球鞋的故事以及功能性。
畫筆
編輯Shady曾經寫過一個專題,說的是有人總是喜歡在鞋子上搞創作的事情。讓球鞋變成思想的載體……這樣一來就賦予了它們更多的意義。名噪一時的adiColor,就幹過這樣的事情,一盒彩筆一雙白鞋,想寫想畫隨你。
無獨有偶,Reebok也搞過這樣的創意大獎賽式的鞋款。雖然不火,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那兩代附贈白板筆名叫Talkin Crazy的鞋款。它的賣點還有可擦拭功能,今天寫完了,明天再換!
氣槍
額……這可不是打子彈的氣槍,而是給球鞋打氣用的哦。早期的Reebok Insta Pump鞋款,會搭載這一款這樣的打氣槍,搭配著精緻的壓縮氣罐,一槍充滿。運動員上場前,可沒有太多時間一下一下地按那個小圓球,這種簡單直接又充滿科技感的方式,最終還是沒能流傳下來,可惜了。
如果說Reebok的老氣泵很難再見了,那今年復刻的Nike Air Pressure讓人們看到了類似的體系。超酷的半透明鞋盒,內置了一個手動充氣裝置。也算是現如今,我們所能接近這一原始技術的最佳途徑了。
護理套裝
精緻的的小山羊皮鞋面,一定要搭配考究的毛刷和細緻的毛巾。這樣呵護備至的組合,曾在Air Jordan 18的體系中現身。這樣的贈品,直接告訴你,它們是有多麼的值得珍惜,需要小心穿著,精心打理。
防塵袋
早期的運動鞋,包裝簡單到不行,一張白紙裹一雙鞋,用鞋帶一綁基本就完成了。後來有了鞋盒,就可以基本阻隔大量的塵土進入。但最妥善的,還是給鞋子加帶抽口的防塵袋。不僅美觀,而且實用性強。久而久之,防塵袋這個附贈品的功能性漸漸被忽略,它更成為一雙鞋子檔次的象徵。環保布、尼龍布、甚至天鵝絨布,愈發限量的鞋子,防塵袋的規格也越高。
鞋撐
雪梨紙做成的鞋撐,這是我們在熟悉不過的東西了。不在意的朋友,買了鞋子,第一時間丟掉的就是它們。好一點品牌,會用環保紙壓製成的硬殼做鞋撐,也是司空見慣的方式。按照檔次劃分的話,我們可以把Air Jordan 11 「Space Jam」這種有電鍍光澤的塑料鞋撐稱之為高級貨,而像是Bin系列所用的木質鞋撐,那就堪稱頂級了。別說鞋了,就連Digger的Jordan特輯也會送高級的松木鞋撐,木質的自然紋理看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
電子配件
新時代的球鞋一定是屬於電子時代的。無論是從電影中走來的Nike Mag,還是2012年NIKE+、adidas miCoach,甚至於萬眾矚目的Nike HyperAdapt 1.0,都將運動鞋賦予了全新的屬性。既然是高科技產物,那就少不了各種電子配件,充電器、智能晶片……等等。或許將來的球鞋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了觸控螢幕也不一定哦。
玩具
有些球鞋能變成玩具,還有些球鞋附送玩具。玩具的世界相比球鞋來說,更為廣闊且漫無邊際。Nike CJ 81的套裝裡面曾經有過威震天的玩具,Michael Lau的公仔玩具與Nike Air Force 1也有過不解之緣。相比,上面其它的附贈品來說,玩具對於球鞋領域的拓展更為廣闊。
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呢?
或者說,除了上面的這些東西,你覺得我們的球鞋還可以附贈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