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組詞語火了,「心裡有火、眼裡有光」。哈爾濱市阿城區的一村民也發現了光,不過,她看到的,是一道不尋常的白光。
這就是李曉軍所說的那團白光,時間顯示為5月6日零時24分,一個白色的光圈從視頻右下角出現,不斷向左上方緩慢移動,同時光圈也由大變小,在屏幕中停留了一會兒後滑了出去。這段視頻,是李曉軍家屋外的一個攝像頭拍下的。
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北川村
村民 李曉軍
(安裝)能有一個月,剛安上的,就是新鮮嘛,天天晚上沒啥事,睡覺之前我就看手機。
視頻中,光圈在院子裡的貨車上停留的時間最久。當天,李曉軍在院中尋找光圈可能留下的蹤跡,但是不論是棚子裡、還是貨車上都沒發現什麼異樣。
哈爾濱市阿城區平山鎮北川村
村民 李曉軍
上外邊看實際車廂多大,(光圈)差不多佔三分之一的位置了。
這個白色光圈的出現在村裡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體積能大能小,光亮也是忽明忽暗,移動起來還不緊不慢,這到底是啥呢?
李曉軍的鄰居
我也不知道這是啥玩意,飄飄悠悠的。
大家眾說紛紜,啥想法都有。既然是攝像頭拍下的光團,咱們就問問專家的意見。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常務副院長 劉志海
很有可能就是攝像頭前面,在一個合適的位置上,空中有一個飛蟲或者是柳絮之類的,紅外光有一個強反射作用的一個物體造成的這種現象,不用太擔心,這是一個正常的光學現象。
劉志海教授介紹,李曉軍家的攝像頭有夜視紅外功能,夜間攝像頭向外發射紅外光,但我們的肉眼卻沒法看到,當有物體在攝像頭前特定位置出現時,攝像頭內的元器件會發生過飽和現象。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常務副院長 劉志海
攝像頭的(紅外)光比較強,所以反射光就非常強,在這麼強的情況下(元器件)它已經不能反映外界光強的變化了,那麼看起來就是一個亮斑或者一個亮點,細節是看不清楚的。
光學不靈異 科學解疑團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攝像頭、光團幾個關鍵字的時候,搜到了很多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發生的所謂光團靈異事件,其實這都是有趣的物理光學現象。
這個大光圈在一座樓房外搖晃,看個頭比旁邊的窗戶還要大。下面這個是在室內,一個帶著長長尾巴的光團一掃而過。
在專家看來,這些都是攝像頭元器件的光學過飽和現象。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常務副院長 劉志海
夜晚的時候能看得到灰塵的散射光,你會看到很多小亮點,其實不是灰塵,你看到了,是它的散射光,這種情況一般只出現在紅外攝像頭上,而且一般只出現在晚上。
劉志海教授準備了一個紅外攝像頭,一根棉籤,外加一個小扣子,開啟攝像頭夜視模式,實驗開始。
現場
在攝像頭前面附近仔細地找,就能找到這個點,然後就能看到很明顯的反射的亮光,不只是白色的,像這種紅色的,只要是有強反射的東西都可以做出這樣的現象。
要注意的是,光學過飽和現象的發生需要掌握一定距離。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常務副院長 劉志海
過遠的時候反射光的光強就沒有那麼強了,所以你看不到這一類現象,太近的時候,攝像頭的光照不到這個物體上,也看不到這個現象。
去年10月17日,張波的行車記錄儀拍下了這樣的畫面。視頻正中間的位置,路的遠端冒起了一片白光。緊跟著道路兩側商家店鋪的燈都滅了,兩、三秒的工夫又都亮了起來。
哈爾濱市阿城區居民 張波
我同學說是不是有隕石降落了,他總關注這些新聞啥的,他從別的地方知道哪塊哪塊落隕石了,他說咱們這兒是不是也落隕石了,隕石影響,電忽閃忽閃的。
這段光把張波唬住了,其實它更有來頭。實際上,它並非來自天上,而是電力部門檢修電路時的電光。
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運檢部
主任 崔春
那是弧光,因為線路這邊有故障嘛,電動力是很大的,電弧的作用是很大的,所以兩相之間孤光會很大,像一個大火球,因為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到這一點了,正好短路電流引起系統電壓的波動。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常務副院長 劉志海
絕大部分都是我們一些常見的光學現象,只不過大家生活當中接觸得比較少,所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不用恐慌,基本上都是一些正常的光學上的現象。
來源:新聞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