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華為平板能做起來,原因有哪些?首先,肯定是技術支持,華為的技術怎麼樣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是不會比其他幾個產商差。至少是同一個水平吧。然後是華為手機的巨大銷量,對平板的貢獻是巨大的。同品牌的數碼產品之間的通用聯通和使用習慣,都會讓一部分人選擇華為。很重要的一點,性能跟上來了,私以為,安卓平板之前一直做不起來,除了軟體生態之外最大的原因是性能孱弱,不知道是否是晶片廠商的原因,各大平板廠家給自家安卓平板塞進去的,都是性能孱弱的中低端soc,讓人根本提不起購買慾望。
而iPad之所以強,是每代產品都用的是當年與手機同批的旗艦soc,而且是後面加X的性能加強版(排除近兩年的入門款)。性能跟上來了,軟體生態才能跟上來,讓平板除了刷劇和小遊戲之外還可以勝任吃性能的大型遊戲、視頻剪輯等更複雜的功能。在m6之前,華為的平板也都是中低端soc,著重發力點是影音,而從m6開始,華為把旗艦soc麒麟980第一次用在了平板上,讓華為平板的性能一下子與友商產品拉開了極大的差距。
而相對旗艦手機而言,價格低了很多很多,一下子就讓華為平板附加了極高性價比的標籤。性能跟得上,價格又合適,加上品牌號召力,想不火都難。而且兩個不同尺寸,照顧了不同的受眾人群,可謂非常精準,8.4寸版本直接成為了安卓最佳遊戲平板,不過只有4G的運行內存讓玩家略有不爽。瞄準這個勢頭,華為很快就推出了8.4寸加強版,運行內存加到6G,市場響應速度之快,讓人佩服。隨後沒多久,三星發布了Galaxy tab s6,終於也用上了高通旗艦soc855,也贏得了不少粉絲,但比iPad還高的售價,自然在國內無法帶來多大的銷量。
所以在目前來看,國內安卓平板市場,華為的對手,一個能打的都沒有。儘管很多人唱衰平板,連iPad出貨量都在下滑,但它又是一個目前無法替代的產品,儘管手機越做越大,但捧著10吋+的平臺看excel和6.5吋的手機看excel,差別還是挺大的。這次的疫情給了在線教育一個絕佳的機會,而在線教育的機會同時也是平板的機會,君不見疫情期間的家長們一度把平板買缺貨了。平板承載了手機與電腦之間的一個過度的作用,是手機和電腦都無法取代的。衝著Mate Pad四揚聲器和屏佔比,而且手機版軟體能滿屏鋪開,我就已經想買了,就這麼簡單。
我想大家應該先明確一件事情:至少目前為止,平板依然是個雞肋,僅就效率而言,用平板代替電腦依然不可能。買平板一定要明確自己的需求,要拿這平板幹什麼,如果看網課看b站看愛奇藝佔比要高,那麼選寬屏四揚聲器Mate Pad準沒錯,這也是Mate Pad存在的意義,不得不說華為的眼光真的準,至少他們知道我要的是什麼。我用過iPad數字和air系列,這倆難兄難弟怎麼說呢,好像什麼都能幹,但又什麼都幹不好。別跟我說什麼iPad有生產力,那麼多買筆的最後也就是個Margin Note和Notability,會玩的再加個One Note。
沒錯,iPad是能做PPT,寫word,PS,可你見過幾個真用iPad幹這些的?是筆記本功能比iPad還缺還是鍵鼠不好用?用iPad排版PPT那個難受勁兒誰用誰知道。還是一句話,效率。我也買了筆來記筆記,但我真沒感覺到他們宣傳的那麼神奇,跟真正的筆寫在紙上還是有差距的,而且我在屏幕上寫了兩年的字還是不如寫紙上好看。用iPad上課記筆記的時候寫得是很爽,不用在書上找空隙,不用預估寫多大字才能寫的開,在iPad上放大就完事了。
可到期末了才發現,紙質列印才是王道,手寫體和屏幕根本看都不想看,眼累。而且軟體數量和適配一直是iPad的老大難,用過的都懂,除了每天上首頁的那些熱門軟體,其他的要麼是壓根沒有HD版,要麼是HD有個一兩年沒更新,甚至人家直接在公告裡告訴你放棄HD版更新,總是存在各種大小的bug,而且在App Store裡反饋沒有任何卵用。2020年,平板依然不像手機一樣人手一部,所以很多小眾軟體為了節約成本,只關注手機端的優化和開發,就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明明是10寸的大屏幕,卻只能顯示手機屏幕大小,真的太敗好感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