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社會學家喬納森·特納等指出:「情感一方面是文化和社會結構動力機制的關鍵,另一方面是人際互動的關鍵。」[8]也就是說,情感是在人與人的互動關係和情境中產生的,沒有人際關係、沒有互動,也就沒有情感。顯然,閱讀社群中的情感生產,是建立在一系列有效的互動基礎之上。美國社會學家蘭德爾·柯林斯提出了互動儀式鏈理論,認為互動(儀式)是社會動力的來源[9]。無論是社會中某一個體的形象塑造,還是某一社會組織的形成,都是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實現的。
柯林斯將互動儀式描繪成一組具有因果關聯與反饋循環的過程。儀式的組成要素/先決條件包括:(1)群體同時聚集在同一場所(身體共在),並排斥有別於自身的局外人;(2)參與者有共同關注的焦點;(3)參與者分享共同的情感狀態。在共同行動和共同事件(包括典型儀式)中,這些要素之間有效綜合,通過有效的情感刺激、連帶、反饋和強化,最終形成如下可能的儀式結果,包括:(1)群體團結(集體情感和凝聚力);(2)個體的情感能量(觸發積極行動的正能量);(3)代表群體的社會關係符號;(4)維護群體利益的道德標準。在這一互動儀式鏈中,我們不難看出,「共同的焦點和情感」是整個儀式的核心,而情感有節奏的觸發、聯結則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互動鏈條上流動的情感能量的多與少、強與弱終將決定互動關係的深與淺。一個成功的互動儀式,必然能夠生產出強大的情感能量和符號資本。作為一種「因趣結緣」「因情相知」的亞文化群體,閱讀社群內部的符號互動和情感表達也遵循互動儀式鏈的基本規律,在情感能量的流動中形成一個有效的互動儀式市場。
(一)條件:閱讀社群的「在場」與「排斥」
如前所述,「群體聚集(身體共在)」是互動儀式形成的一個決定性要素。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共時性空間中,身體在場的人與人之間會因距離的接近而相互感染,不由自主地產生相應或類似的行為和情緒,這種相互觸發的特殊效應有助於人們形成共同的關注焦點,進而產生情感上的聯結,於是,儀式就得以建立和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柯林斯的互動儀式不限於物理空間,同時也適用於網絡空間。移動網際網路以其即時性、持續性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虛擬的閱讀共在空間,使線下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在線上實現群體聚集,營造了一種真實的同在感。人們在閱讀社群中關注同一個對象,發表觀點、轉發和評論是一種主體虛擬在場的交往行為,這就構成了儀式產生的先決條件。例如,閱讀社群如豆瓣閱讀必須在專屬APP中才能進行交流,這就構成了一個具有排他性的線上互動場所。與此同時,進入閱讀社群的用戶也擁有其獨特的身份符號,並在儀式互動中獲得有別於「局外人」的群體身份認同。
(二)過程:共同焦點與有節奏的情感共享
閱讀社群之所以誕生,就是因為人們有共同的閱讀興趣,有共同關注的對象。比如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二更、凱叔講故事會發布諸如「愛要留給值得的人」「最好的自律是斷舍離」「情緒不穩定是一場災難」等情感話題,通過短暫的情感刺激,喚起人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感,促使人們進入情感分享與互動交流的環節。如果說最初被喚起的是一種短暫性的衝動情緒,那麼經過閱讀社群成員反覆的閱讀共享和長期的情感交流,這種情感狀態會在有節奏的連帶、反饋和強化中形成持續性的情感,最終使人們形成一個潛在的意識。正如十點讀書的忠實讀者所言:「如果每天不看公眾號發的文章,都覺得生活中少了什麼,那天晚上是會失眠的。」閱讀社群中的成員能夠在你發我看、你評論我回復這種你來我往的互動中,形成一套協調一致、周而復始的節奏韻律。再比如一些公眾號的「晚安打卡」「睡前必讀」也能營造一種「一期一會」的節奏感和儀式感,而用戶的轉發、點讚、留言、睡前打卡也成為互動儀式中「集體興奮」的表徵。
(三)結果:情感能量輸出與群體團結
從儀式的結果來看,閱讀社群中的情感能量並非一蹴而就的,它是由無數次情感刺激不斷觸發、反覆積累而形成的,經過長期的互動儀式才會逐漸轉化為持續穩定的情感能量。正是這種情感能量在閱讀社群內部成員之間傳遞、流動和循環,才逐漸增強了群體認同。社群成員因共通的興趣、情感、價值觀而形成一套統一的制度化情感,這種情感對社群成員具有約束力。如果在群體中出現不同的價值取向,如一直以來備受讀者喜愛和關注的某位人氣作家,因其抄襲行為違背了閱讀社群尊重原創的價值訴求,於是引發了一場維護社會正義、打擊盜版行為的網絡行動。在這場情感大戰中,人們對這位作家的情感從喜愛、崇拜轉變為失望、憤怒,這正體現了制度化情感對群體的規範作用。在多重情感的交流、碰撞與磨合中,閱讀社群逐漸凝聚起能夠一致對外、團結有力的集體性情感。隨著閱讀社群的發展,社群成員在線上的虛擬社交和線下的書友會等儀式活動中,不斷積累社群所共有的記憶,形成集體共通的情感,並以此為基礎建構一個穩定的情感共同體,其社群成員也從中獲得有別於他人的身份認同。而這一過程中被生產出來的認同感、歸屬感、價值感,又可以作為儀式活動的資源進行社會關係與文化情感的再投資。至此,閱讀社群中就形成了一個互動儀式鏈,它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我們所需要的情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