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時候,我在家裡收拾孩子的書和玩具。
老張又是一副唉聲嘆氣的樣子:你說說咱家,怎麼東西那麼多!你應該學會斷舍離。
我忍了忍,沒有把手裡的玩具汽車飛出去。
而是用我不怒自威的眼神掃了掃把我剛收拾的地墊搞得一團糟的小張和吉米,以及正在看手機的老張。
仿佛他們三個臉上一個貼著「斷」,一個貼著「舍」,一個貼著「離」!
但只是恍惚了那麼一下子,我就被嗷嗷哭的吉米拉回了現實。
他大野狼一樣指著一個氣球說:那個是我先拿到的,那個是我先拿到的,還給我,還給我!
小張說:氣球是我在樓下領的,是我的,你走開!邊說,手上還一把推開撲上來搶球的吉米。
男人,在這個時候他們是絕對不會保持沉默,靜觀其變的。
果然老張說話了:垚垚,你就不會讓著弟弟嗎,你根本就不喜歡那個氣球呀!
憑什麼我要讓著他,他要什麼你們就給什麼,你們就知道慣著他,這不公平!
小張哭嚎著跑他房間去了,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公平,公平,有了吉米之後,小張每天都在抱怨不公平:為什麼我要學習,吉米不用學習,這不公平!
為什麼你們對我要求這麼多,對吉米完全沒要求,這不公平!
為什麼吉米一哭你們就給他吃,我哭了這麼多次你們都不給我買樂高,這不公平!
我決定先去安慰哭得異常傷心的吉米。 我把他抱起來,摟在懷裡。
哥哥推你了,疼不疼?
不疼。
哥哥有點兒著急,不是真的想推你,我猜你沒生氣。
沒生氣。
嗯,媽媽愛你!
我知道,你不愛垚垚。垚垚手欠嘴賤。
完蛋了!
果然他話音未落,小張炮彈一樣衝出來:媽媽是我的,是我的!媽媽最愛我。媽媽,你是不是最愛我,是不是?
媽媽系我的,最愛我,不愛你!
哼,不公平!
不公平!
我從來沒有經歷過兩個男人當我面兒,為了爭奪我的愛而廝打在一起。
這種又拉胳膊,又拽腿,又摳鼻子,又挖眼的爭奪真是太刺激了。
當然,我還會被往來的小拳頭小巴掌誤扇。
有了二胎之後,我每天都跟斷案似的。可到頭來誰都覺得自己是個冤假錯案,我真是太難了。
在安慰完這個哄那個之後,我已經精疲力竭地癱倒在地了。
在懷吉米的時候,我就給小張做了諸多心理按摩。
我也一直暗想,有了吉米我一定不能忽略小張的感受。我要兩個孩子都愛,平均分配我的愛。
吉米來了,我果真沒有少愛小張一分!
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給了上小學的小張,真是陪他一同成長,見識了一個七八歲小男生的各種作狂(又作妖又瘋狂)。
對吉米,我簡直像網友。
每天被小張虐得不行時,就吸吸吉米的照片,發發朋友圈。
但吉米太可愛了,我的確對他很難拒絕,基本有要求就滿足。
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也會問自己:兩個孩子我到底有沒有更愛其中一個,我真的做到公平了嗎?
我先和總是抱怨我不公平的小張展開了靈魂對話:
你為什麼總是覺得媽媽不公平呢?
你看我們上次出去玩,本來定的兒童房是給弟弟的,可是你喜歡,就你住了。
你看媽媽給弟弟買那個相機泡泡機,都怕只有弟弟有你沒有,你覺得不公平,給你也買了一個。
你看弟弟每天都在穿你剩下的衣服,玩你剩下的小汽車。
你看媽媽每天陪你那麼長時間,幾乎沒時間陪弟弟……
我好像祥林嫂一樣,簡直停不下來。
小張的回答有點兒出乎我意料:
可是如果沒有吉米,原本兒童房,泡泡機就都是我的呀!你也只是我一個人的。你只愛我。
什麼叫我只愛你,我也愛你不行嗎?
那不一樣。
哦哦,原來老大和老二對公平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老二認為我有了就是公平,老大認為都是我的才是公平。
所以每次我給小張帶回一件東西的時候,吉米總是問:那我的呢?
我隨手給他一塊餅乾,他都會開開心心地走了。
所以講真,有的時候我真的覺得老二更可愛一些。憨厚,容易滿足。
但是我也對小張表示理解,畢竟獨霸各種資源六年,來了一個新人,各種撒嬌賣萌,他有時候看不順眼,也能理解。
小張繼續說:
你可以給弟弟買新衣服,我無所謂,我根本也不想要新衣服。
你把時間都給了我,可是把要求也都給了我。
你們對吉米完全沒有要求。
嗯,老大對於公平的要求是態度上的。
我對他要求學習,就必須對弟弟也得有點兒要求。
那你覺得什麼是公平的要求呢?
我不可能把你每天的學習任務也讓弟弟完成。
這不現實。
那你也不能他要什麼給什麼!
他不過是要吃要喝呀!
但是你說了小孩不應該喝飲料,吉米喝,你為什麼不管?
他怎麼說都不聽呀,所以我先給他喝一點兒。他心情平復了,我再和他講道理。
我不想學習的時候,我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你也可以先滿足我,讓我平靜一下,再和我說。而不是那麼厲害,就說不行。那我當然會不高興,會哭了!
但是你都八歲半了,他才兩歲半!
我八歲半,但是我也不是大人,我也還是小孩!
聽起來有點兒道理。
有了二胎之後,我可能不自覺的先是把老大當成大孩子,然後會莫名地把他當做大人來要求,比如懂事,比如謙讓,比如自覺。
在這樣的認知下,我很可能會在態度和動作上有所變形。
我得時不常地提醒自己,老大是家裡的大孩子,不是大人。
有時候得忍,耐心,都是磨出來的。
這麼看來,好像我一開始認為「公平」的對待兩個孩子這事兒就錯了。
給的一樣,平均分配,不是公平。
兩個孩子的階段不同,「都一樣」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前兩天,我看了一個圖,還挺有感觸的。
這個圖是一篇時政文章的配圖,但是我覺得放在怎麼養二胎上也挺應景。
公平不是一模一樣的給予,而是按需分配。
上個周末,老張決定擦玻璃。他對著小張說:和爸爸一起擦玻璃吧。
本來坐在沙發上吃東西的吉米,突然埋下頭,默默地不動。
我說:怎麼了,吉米?
他的小肩膀抽動著,我抬起他的胖腦袋,發現他滿眼就是淚,他小聲地說:
我也要擦玻璃,我也想擦玻璃。
老二很在乎參與感,什麼事兒別少了他,只要帶著他,就心滿意足了。
對於總是抱怨我們對吉米要求少的小張,我現在讓他更多的參與到對吉米的「教育」中來。
比如教吉米數學這事兒,就落在了小張身上。
教了沒有三分鐘,小張表示:
媽媽你挺不容易的,教人太煩了。吉米可能有點兒笨。
不教人不知教人難呀!
二胎老母親之間也會問:兩個孩子,你最愛誰。
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會說:傻老二太可愛了。
但是又都會頓頓說,哎,可能和老大感情還是要深一些。老大各種脆弱,各種作,更離不開自己。哎,很難講。
我知道,當媽的,兩個肯定都愛。
但是總有一些時候「厚此薄彼」,很正常。
不過要維持家庭和諧,還得靠我們。
爸爸一般在行動上都更偏心小的那個,尤其如果小的是女孩,大的是男孩,那簡直偏心到令人髮指。
所以媽媽們就得做這個天平。
公平不是給的都一樣,而是知道孩子需要什麼。
對每個孩子的愛都是獨一無二的,量身定製。
還有,必須告訴孩子,讓他們吃點兒苦不是不愛他們。
我和小張說:
媽媽可以給你一直吃糖,但總會有人讓你吃苦。
如果媽媽一直無限的滿足你,給你吃糖,當有一天你吃苦時,你會受不了。
你會覺得整個世界都對不起你,不公平。
但其實世界的公平本來就是有苦有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