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滑鼠作為電腦的輸入設備是非常實用的硬體之一。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疑惑,滑鼠為什麼要放在滑鼠墊上才好用?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探究下這個問題。
1 滑鼠與滑鼠墊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滑鼠以及方便支撐使用的滑鼠墊。
滑鼠的全稱是計算機顯示系統縱橫坐標定位指示器,是計算機輸入設備之一,因形似老鼠而得名。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為機械滑鼠和光電滑鼠。
滑鼠墊是指墊在滑鼠下方,與滑鼠配套使用的小墊子。滑鼠墊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因為玻璃等特殊材質的表面反射與折射影響滑鼠感光器的定位功能,提供一個方便滑鼠感光器系統計算移動向量的平面。
2各類滑鼠的原理
滑鼠的種類很多,包括機械滑鼠、光電和雷射滑鼠、慣性和陀螺滑鼠、3D滑鼠、觸覺滑鼠、遊戲滑鼠、人類工程學滑鼠等。
最早我們使用的是機械滑鼠,隨著滑鼠產品的迅猛發展,機械滑鼠已在慢慢淡出市場。目前,我們身邊廣泛使用的主要是光電滑鼠和雷射滑鼠。
機械滑鼠(反面及內部構造)
光電滑鼠內部有一個發光二極體(LED),二極體發光照亮滑鼠底部的接觸面,同時接觸面會漫反射回一部分光線,反射光通過一組光學透鏡和光電二極體陣列,最終經CMOS晶片讀出位置。
在粗糙的桌面或滑鼠墊表面有許多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在二極體照射下會產生陰影,形成明暗交替的圖案。
這個圖案經過滑鼠內的光學系統,被成像在CMOS傳感器上,轉變為電信號。
滑鼠通過分析這些圖像的電信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相對位置,進而在電腦屏幕上顯示正確的光標位置。
當滑鼠移動時,感應器會分析對比前後瞬間收到的影像,以此來判斷滑鼠移動的方向和距離,從而完成光標的定位。
雷射滑鼠其實也是光電滑鼠,只不過是用雷射二極體代替了普通的發光二極體。
雷射幾乎是單一波長的相干光,即使經過長距離的傳播依然能保持其強度和波形。
雷射照在粗糙物體表面會產生幹涉條紋,感應器通過識別條紋數量和移動方向來判斷滑鼠的位置和移動速度。
相對於普通光電滑鼠,雷射滑鼠具有更好的解析度,即更能精確地識別滑鼠的移動。
3滑鼠墊的作用
好馬還需配好鞍,一款好的滑鼠也不例外。不管是哪種滑鼠,都需要搭配滑鼠墊才能完美發揮出它的性能。
滑鼠需要感知滑鼠墊上規則的小顆粒才能分辨自己的相對位置。
普通的粗糙表面雖然也有無數個小顆粒,可以在發光二極體或雷射的照射下形成可被滑鼠識別的影像,但是不能保證每個顆粒大小合適,排列均勻。
另外,桌面上的碎片、灰塵也會被光電滑鼠識別,影響滑鼠正常判斷自己的位置和速度。
在玻璃、金屬等光滑表面或者某些特殊顏色的表面上,滑鼠就徹底無法工作了,表現為光標頓滯、顫抖、漂移或無反應,甚至光標遺失。
這是因為光電滑鼠的光學引擎是通過接收圖像來判定光標方位的。
如果表面過於光滑,很可能無法產生足夠多的漫反射光線,這樣感應器所接收到的反射光線強度就會很弱,令定位晶片無從判別,由此造成滑鼠工作不正常的窘況。
光學引擎通過拍攝圖像並比較差異來實現光標定位,而要拍攝圖像就要求感應器可捕捉到一定光強、均勻漫反射的反射光。
此外,光電二極體對不同波長有不同的響應,因此多數感應器只能對一些特定波長的色光才能形成感應,對其他波段的色光就無能為力。
倘若滑鼠墊表面恰好可以將感應器能夠感應到的色光大量吸收,導致反射回去的色光強度不足,感應器無法作出有效感應,自然就不可能計算出光標的具體位置了。這時,滑鼠就會出現卡頓、顫抖、遺失光標的情況。
滑鼠墊給滑鼠的定位和移動提供了良好的表面支撐,相比於直接放置在一般表面上,更能強化滑鼠的可用性和實用性。
另外,滑鼠墊質地柔軟,能防止滑鼠和桌面相互磨損,在滑鼠的使用過程中不會對桌面造成損傷。
同時,滑鼠墊可以有效地降低滑鼠底部碎片、灰塵的聚集,從而減少滑鼠使用過程中跳幀的現象,有效增強滑鼠在使用時的精確性,減少各種外部因素對滑鼠的影響。
可見,一款高質量滑鼠,如果沒有滑鼠墊的支持,再優異的性能也會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特別是對於長期接觸電腦並使用滑鼠的朋友來講,有一款好用的滑鼠墊是十分重要的。
最後,在小編看來,沒有滑鼠墊的滑鼠,莫得靈魂。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原文有刪改
編輯:fengy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