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機械和功——九年級物理第一章知識結構圖

2020-12-22 天際雲霞撫明月

本章需要學習的簡單機械有三種。

一、槓桿

槓桿是最基本的簡單機械。在力的作用下,可繞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作槓桿。認識槓桿,需要知道槓桿的五要素: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槓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依據槓桿的平衡條件,可將槓桿分成三類:省力槓桿、等臂槓桿和費力槓桿。

槓桿,是最基本的簡單機械

二、滑輪

滑輪的本質是變形的槓桿。定滑輪是等臂槓桿,使用定滑輪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是動力臂二倍於阻力臂的槓桿,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既要更好地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需要使用滑輪組。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總重的幾分之一。

滑輪,是變形的槓桿

三、斜面

斜面是省力的簡單機械。斜面的特點與槓桿、滑輪的特點一致,都是通過費距離達到省力的目的。其本質原因是由功的原理決定的,這就是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省力的必然費距離,省距離的必然費力。

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

至於功、功率和機械效率方面的知識,當然也包括以上三種機械,都可以參看本章的知識結構圖,儘可能做到詳盡,並加以深化提高。

簡單機械和功的知識結構圖

相關焦點

  • 八年級物理——《功率》和《機械效率》的專題訓練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內容牽涉到的公式、計算較多,功率和機械效率是繼壓強和浮力之後的又一撥公式計算,綜合性較強,這裡就要求同學們把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起來。下面我們把功率和機械效率的綜合題型給同學們講解一下。希望對同學們有幫助!
  • 物理中考——功和機械能專題
    考點分析:1、功的概念:功也叫機械功,是物理學中表示力對距離的累積的物理量。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裡就說這個力做了功。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為焦耳(J)。③功的單位「焦」(1牛米=1焦).4、有用功和額外功:(1)有用功:利用機械做功的時候,對人們有用的功就叫做有用功.(2)額外功:並非我們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額外功.
  • 九年級物理:《電流與電路》知識梳理,老師:重點內容全面掌握
    《電流與電路》知識梳理《電流與電路》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15章的內容,由於物理課本是全一冊,因此這部分內容同學們已經在上學期學習過了,本節內容對這章的知識點進行詳細梳理,主要還是希望幫助同學們做考前複習。
  • 八年級:[實驗]浮力的大小與方向
    (1)增大 (2)1 (3)排開液體的體積     (4)丙、丁4. (1) 0.54kg   (2)  2N   (3)  0.8×103kg/m3第六章:力和運動八年級:初步認識力的概念八年級:力的作用效果和圖示八年級:彈力和測力計八年級:重力和它的大小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章第1節《質量》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六章第1節《質量》中,關於質量的單位描述如下:幾乎在教材中涉及到的所有物理量的單位,都是冠以「基本單位」,眾所周知,這種說法是模糊不清的。疫情期間,在九年級的教材分析中,關於電流表0—0.6A量程的讀數方法已經有過詳細的說明,在八年級第一章第一節長度的測量中也有說明,在此只是給老師們提個醒不再贅述。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稱量結果的評估問題。儘管近幾年的中招考試題中沒有涉及天平稱量的誤差分析,但並不意味著永遠都不會考查此類問題。聽課調研中也發現,有些老師還是非常注意天平稱量的誤差分析的。
  • 八年級:阿基米德原理
    力和運動八年級:初步認識力的概念八年級:力的作用效果和圖示八年級:彈力和測力計八年級:重力和它的大小八年級:重力的三要素八年級:[實驗]二力平衡的條件八年級:靜摩擦力八年級:滑動摩擦力八年級:牛頓第一定律
  •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第1節《溫度》中的物理方法和評估
    在八年級上冊物理第四章第1節《溫度》中,是這樣描述溫度的:物理學中通常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聽課調研中也發現有不少老師的板書是這樣的: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實際上,完整的表述應該是:溫度: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初中物理課本的一個典型特徵是對物理概念的描述有時過於簡化,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教材,對相關的物理量的定義要儘可能的準確。否則,長時間地低空飛行,會導致一旦升到高空就缺氧的現象。
  • 七年級下歷史:全冊知識結構思維導圖,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考95分+
    七年級下歷史:全冊知識結構思維導圖,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考95分+近期我收到了很多私信,其中很多都是問如何才能學好歷史?只有把握好每個事件的時間、背景、梳理歷史事件和線索,並學會分析,只要做好這幾點,成績絕對差不了。那下面話不多說,直接分享七年級下冊歷史的知識結構思維導圖給同學們,希望能幫助大家快速掌握知識點。
  • 收好7張初中物理電學知識思維導圖,考試必考內容,掌握妥妥加分
    因此老師編著了這份初中物理重點知識點和思維導圖,助力學生學好物理考高分。本專欄,是初中《物理》重點知識點匯總、物理公式、思維導圖。用文字、圖表、思維導圖的形式總結歸納,預習複習或應付考試皆可用。本文是專欄第3節,初中物理九年級上冊重點知識點和思維導圖,共有7張思維導圖,100多條文字知識點。
  • 九年級物理《電生磁》中的辯證法
    辯證法——思辨與實證相統一的方法,在九年級物理《電生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一般來說,思辨在前實證在後,但在科學領域,「實證」在前思辨在後屢見不鮮。奧斯特的「實驗」現象雖然是偶然所得,但與奧斯特的勤奮也是密不可分的。
  • 八年級物理下冊知識點歸納總結
    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上,也有的物體的重心在物體以外第八章 運動和力8.1牛頓第一定律一、牛頓第一定律1.定義: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狀態十一章 功與機械能11.1 功一、力學中的功1.定義: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 免費學物理,寒假變學霸——人教版八年級下導學
    人教版八年上教材結構思維導圖第七章是力學的基礎,尤其是第一節,是基礎中的基礎。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第一節弄清楚了,後面的章節就能輕鬆一些,這一節一定要認真學習,多思考,多提問,你質疑的越多,理解的就越深刻,為後面的學習打好基礎!第八章是在力、彈力、重力的基礎上,把力和運動結合起來,引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牛頓嘛,你是不陌生的,我們在上冊光的色散中提到過他。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基礎上,安排了「二力平衡」和「摩擦力」。
  • 中招考試重點內容:九年級物理第二十章《電與磁》測試解析
    整理的九年級物理第二十章《電與磁》測試題解析如下,供師生們參考。一、填空題公元1 世紀初,東漢學者王充在《論衡》中記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4.如圖所示是小明設計的自動除塵裝置的電路圖。當空氣中塵埃較多時,塵埃反射的光射到光敏電阻上,已知光敏電阻的阻值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減小。當空氣中塵埃量達到一定值時,電路中的電流_______,電磁鐵的磁性_______,銜鐵被吸下,開啟自動除塵模式。若圖中a、b一個是除塵器,一個是指示燈,則______是除塵器。
  • 八年級:判斷實像和虛像的方法
    序言八年級:走進物理八年級:初學物理的方法八年級:物理入門第一關八年級: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八年級:特殊長度測量方法第一章:機械運動八年級:運動和靜止的判斷方法八年級:速度八年級:速度與計算八年級:圖像法描述運動八年級:實驗:測平均速度第二章:聲現象八年級:學習聲音的兩種方法八年級:聲音的高低
  • 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知識點講解加經典例題分析
    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華師大版九年級第四章解直角三角形7.坡度角問題(1)坡度是坡面的鉛直高度h和水平寬度l的比,又叫做坡比,它是一個比值,反映了斜坡的陡峭程度,一般用i表示,常寫成i=1:m的形式。
  • 初中物理各單元「公式+知識點」清單!初二到初三趕緊收藏(五)
    64.求浮力的幾種方法:(1) 稱重法:F浮=G-F拉(2) 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 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ρ液gV排(4) 漂浮或懸浮法:F浮=G物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65.功的兩個要素:(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2)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 潼關縣城關一中成功舉辦九年級物理、英語知識競賽
    近日,城關一中成功舉辦了九年級學生物理和英語知識競賽。城關一中舉辦九年級物理和英語知識競賽經過班級內部層層選拔,最終共110名學生代表班級參加競賽。比賽前,英語教研組、物理教研組的老師們多次溝通,深入研究考題,精心選題,力求競賽試題能全面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 2020-2021學年九年級物理期末檢測卷詳解版
    2020-2021學年九年級物理期末檢測卷01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共9小題,每題3分,共27分)1.如圖所示是餐桌上常見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正確的是(  )A.蒸餃——剛蒸熟的餃子冒「白氣」是汽化現象
  • 九上科學重難點——簡單機械(槓桿及滑輪)
    建議觀看高清版(優酷或騰訊視頻搜索用戶--創新科學戴老師)槓桿基礎講解(重要)滑輪及滑輪組基礎講解(重要)槓桿和滑輪易錯題講解1(重要)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解題方法本次講解視頻為:「九上科學重難點--簡單機械(槓桿及滑輪)」,是浙教版科學九上的內容,為中考必考熱點,供九年級學生預習或複習鞏固
  • 八年級上冊物理《光現象》知識點
    第四章 光現象知識點總結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