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構建「四位一體」素質拓展教育體系全面提升大學生...

2021-01-12 荊楚網

發布時間: 2013-05-21 11:13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人才供給矛盾由總量不足轉為人才的質量和綜合素質不能充分滿足各行各業的多元化需求。武漢輕工大學遵循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和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規律,構建起自主學習、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和創新教育"四平臺",校、院、班三級協同,教、管、學三方良性互動的"三級三方"管理模式,組織、制度、條件"三重保障"的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體系,走出了一條全面拓展與提升應用型創新人才綜合素質的新路。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社會責任感強、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智商與情商高的大學畢業生大受用人單位青睞。但認真審視,我國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識傳授,輕實際能力培養;重統一標準、統一要求,輕個性發展和創新素質培養;重智商開發,輕情商開發和非智力因素培養等現象,致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和用人單位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武漢輕工大學從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模式、方法和途逕入手,大力推進素質拓展教育,實現了學生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協調發展。

  武漢輕工大學作為以輕工食品類學科為特色,農產品加工與轉化領域相關學科優勢明顯的多科性大學,明確提出了"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標定位。在教學實踐中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思結合,從知識(學歷)本位向能力(素質)本位轉變;注重知行統一,從封閉的課程教學向開放的學習體系轉變;注重因材施教,從以學科為中心向以學習者為中心轉變,關注學生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推進個性化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潛能優勢。

  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了"四位一體"的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創新理念

  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人的全面發展,不能將它僅僅理解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範疇,也不能歸結為純粹是為了解決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應景教育或功利教育範疇,而是促進全面的人、完整的人的生成教育。無論時代和社會如何變遷,素質教育對教育本然價值的追求是不會改變的,這個價值就是人的全面發展,就是人與文化的雙重建構。中央領導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要求青年大學生要"把文化知識學習和思想品德修養緊密結合起來"、"把創新思維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可見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而且應具備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具體而言,應具備較高的科學、道德、文化、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素質和較強的實踐、創新、創業能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構建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體系,首先要創新素質教育理念。"一所大學不能只關注學習成果,因為它無法預測一個學生畢業後到底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學習影響人的一生"(哈佛校長德魯·浮士德)。武漢輕工大學將人才培養目標由"應用型人才"調整為"應用型創新人才",賦予了人才培養目標新的內涵;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人才培養體系,從以知識發展為導向的學科中心模式轉向以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學生中心模式,通過課程教學、實踐教學和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三大培養體系"的交互作用,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實施"以通識教育為基礎,以實踐教育與創新教育為重點,以專業特長培養為特色的寬口徑專業教育"模式,既注重專業教育,又重視發展學生"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人格魅力;拓展人才培養途徑,由單一的課堂教學轉向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融合,不僅教育學生要學會動手動腦,還要學會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學校在"思想政治與道德素養、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科技學術與創新能力、文體藝術與身心發展、社團活動與社會工作、就業訓練與技能培訓"等六個方面拓展內容,結合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的內在規律進行分析、提煉和總結,形成了以"學習、養成、體驗、創新"為途徑的"四位一體"的素質拓展教育新理念。其中學習是基礎,養成和體驗是由被動到主動的社會一體化過程,創新是生發和可持續發展的源泉,四者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為一體。

  遵循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規律,構建"四三三"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體系

  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過程,智力因素起基礎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非智力因素又起決定作用,而且這種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正展示其越來越廣泛的實用價值。遵循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的規律,是提高高校素質拓展教育過程的科學性、高效性、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對促進當代大學生成長成才、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基礎性意義。我校作為一所以工科為主幹,工、管、理、文、經、農、藝、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對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一貫高度重視,在人才培養的實踐中,著眼於素質教育整體推進的目標要求,根據學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和學校"能吃苦、能幹事、能創業"的"三能"人才培養特色,統籌規劃,明確分工,從學生主體不斷學習、養成、體驗、創新的成長過程入手,完善體制機制、加強師資配備、保證學生參與、增強條件保障,通過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明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在素質拓展教育中的功能與作用,把素質拓展教育固化在人才培養方案之中,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構建起自主學習、養成教育、體驗教育和創新教育"四平臺",校、院、班三級協同,教、管、學三方良性互動的"三級三方"管理模式,組織、制度、條件"三重保障"的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體系。

  學校通過拓展自主學習平臺,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課外學習,豐富文化底蘊,開拓視野,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吸取知識的能力;通過養成教育平臺對大學生施加系統影響,促使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水平,塑造成功的人格;通過體驗教育平臺引領學生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引導他們在體驗中把教育要求內化為品質,外顯為行為,喚醒、開掘與提升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通過創新教育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校實行以教師、管理人員與學生良性互動為基礎的素質拓展教育管理模式,搭建教管學良性互動的平臺,讓管理者、教師和學生有充分的交流與互動空間,使素質拓展教育效果在互動中不斷改善。加強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條件建設,為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的有效實施提供三重保障。

  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效

  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校建立了書海揚帆、文明習慣養成、感恩行動、社會實踐、志願服務、社會工作、學科競賽、科研活動、科技創新基地、人文環境等20餘項重點項目,形成了黨員自我教育領航工程、團支部風採大賽、中華詩詞經典誦讀大賽、書香伴我成長讀書節、常青之春文化藝術節、心理健康教育節、社團文化節、感動校園人物評選、創十百千文明寢室、走進社區志願服務行動、大學生科研立項、科技作品和創業計劃競賽等200餘個大學生素質拓展"套餐"選項,在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促進了學生知識、素質、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我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拓展與創新教育研究成果,獲得2013年湖北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近五年來,每學年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優秀、學生進步、科技創新、社會工作、文體活動、志願服務等7個方面,受到校級及以上表彰的人數達到在校生數的65%以上,在省級及以上各類學科競賽、"挑戰杯"和湖北省高校大學生優秀科研成果獎評選中屢創佳績,獲獎700餘項。學生中有100餘人受到國家和省(部)級表彰,湧現出了"中國好人"李健,"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者方小苗、劉暢、琚琳虹、梅運超,"全國三好學生"熊雪婷,"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武丹,以及"全國先進班集體"、"湖北省先進班集體標兵"、湖北省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標兵"等一批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學校是湖北省僅有的榮獲"中國青年志願服務優秀組織獎"的省屬高校,先後榮獲中國青年志願者行動項目獎、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湖北省十大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湖北省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高校、湖北省大學生就業工作先進高校等榮譽稱號。畢業生以"能吃苦、能幹事、能創業"和"基礎實、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的良好素質受到中糧集團、益海嘉裡集團、富士康集團、華潤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以及中儲糧總公司、中紡集團、湖北福娃、山東魯花、湖南克明面業等行業龍頭企業的廣泛歡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唐人神集團董事長陶一山,"改革開放三十年推動飼料工業發展十大經濟人物"、華農駿通集團董事長李旭榮,第十屆"上海IT青年十大新銳"、曼恆數位技術有限公司CEO周清會等一批優秀校友已成為行業科技與管理領軍人物,他們的成長更有力地證明了學校踐行素質拓展教育的自信和決心。

  (武漢輕工大學黨委書記 王祚橋

  校長 曾其林)

相關焦點

  • 華中師範大學實施素質拓展學分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
    華中師範大學實施素質拓展學分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 2011-03-24 教育部簡報〔2011〕第33期華中師範大學自2007
  • 構建「三全四維」體系 提升思政育人實效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學院「三全四維」育人體系中融入了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實踐活動育人、勞動育人、「網際網路+宣傳」育人五大育人工程,圍繞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提升育人實效,為做好新時代思政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 打造中國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如何培養具有世界視野、高素質的、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高校黨組織要把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加強黨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領導,切實增強黨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中把方向、謀大局、定決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高質量完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 大學生素質拓展有學分
    原標題:大學生素質拓展有學分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   大學生素質拓展有學分   本報訊 江蘇大學京江學院日前出臺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實施辦法,將素質拓展嵌入培養計劃,分為政治理論課實踐環節、創業與就業教育、綜合素質養成3大板塊,為學生展示特長
  • 英美藝術教育:四式一體的教學體系
    少兒藝術教育已經是現代教育彌補學校知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從小就應該是全面發展,不單單只是接受強制性的應試教育,更多是相互結合學習,少兒藝術教育對孩子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英美藝術(連鎖)教育,自主研發擁有智慧財產權的四式一體的教學體系,得到了廣大學員和老師專家的一直認可,成為2018年商務廳重點扶持品牌。那麼什麼是四式一體的教學體系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 黃貴洲:從大賽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未來發展
    作者 | 黃貴洲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副理事長)編輯 | 雲南農業大學就業創業互助協會剛剛閉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第六屆「網際網路+」大賽)中,一批敢闖會創的高校創業團隊脫穎而出。
  • 瑞思教育CEO王勵弘:四個準則、五大升級打造瑞思素質教育新生態
    第五,良好的平臺延展能力,要走向數位化跨學科的綜合素質平臺,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平臺延展能力,要能夠系統性的把教育理念拓展到其他的學科。第六,充足的資本,這是下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瑞思2019服務年厚積薄發瑞思在2019年通過5大升級全面構建「服務年」。第一,理念升級。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浙江21項舉措提高教育質量
    《實施意見》共提出五個大項重點任務,包括完善五育並舉培養體系,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實施補短提升培優,促進城鄉一體優質均衡發展;按「四有好老師」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推進關鍵領域改革,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而在21個小項裡,有不少都是家長非常關注的改革舉措。例如,建立常態化學生全員藝術展演機制。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
  • 向上•2020中國教育發展觀察-中國教育新聞網
    進入新時代,必須認清並發揮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必須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意見》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著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廣大學生對勞動人民的感情,進而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從家庭和學生發展的角度看,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是家庭和諧和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
  • 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突出「情境、體系」,達成「活」得有實效。在教學上,教師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體驗情景,如戶外思政課、生活物理課、外教英語交流課等等,把所教知識與生活實際相連結,將學科知識活化成為生活的能力和素質。
  • 《中國教育報》報導臨沂市臨沭縣「和美教育」辦學理念
    《中國教育報》2020年1月13日04版【教育展臺】編輯:英昌虎 李貴道全文如下:構建「和美教育」助力精彩人生——解讀山東省臨沭縣臨沭街道第四小學這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相契合,也符合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張全昊校長說:「傳統文化是『和美』校園創建、『和美』教育落實的核心,我們致力於用傳統文化讓學生形成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價值導向,把傳統文化與養成教育相結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與學校特色創建相結合,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致力於將沭街四小打造成一所以優秀傳統文化為特色的齊魯名校。」
  • 【部門解讀】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抓好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出臺和落實落地,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 江蘇一高校設「素質拓展學分」 參加公益可得學分
    江蘇一高校設「素質拓展學分」 參加公益可得學分 2014-12-31 16:57:3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據了解,該學院出臺的《大學生素質拓展學分實施辦法》,將素質拓展嵌入培養計劃,分為政治理論課實踐環節、創業與就業教育、綜合素質養成3大版塊,融合創新發明、科技成果、學科競賽、創業實踐、技能證書、素質課程等8個類別,學生可在課外自主選擇各類別的活動,為其展示特長、發展個性、提升綜合素質提供了廣闊空間。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從目前研究的實際和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核心素養正在嘗試對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進行回答,也是對構建什麼樣育人形態的一種積極反思和探索。因此,將核心素養作為智慧教育體系的基點和核心是合適的,是具有適度前瞻性的。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看,智慧教育是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過程中形成的教育形態。
  • 他山之石丨南華大學:創新創業教育「三三三」生態系統的建構
    因而,以系統化視角重新審視創新創業教育,系統整合創新創業教育諸要素和資源,構建形成共建、共享、共贏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提升創新型人才培養能力,已成為當前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從組分上看,由「三維一體」環境系統、「三創融合」教育體系和「三方協同」育人共同體組成,彼此交互聯通、協同發展。通過建構該系統,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實踐。
  • 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藉助媒體平臺提高覆蓋面和影響力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陳劍)近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培訓上表示,加強投資者教育,將投教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把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也是踐行「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體現。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 中國教育新聞網 - 記錄教育每一天! www...
    黨的領導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證,基層黨組織是確保黨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的「最後一公裡」。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凝聚力、組織戰鬥力、發展推動力,疏通「中梗阻」、暢通「毛細血管」,學校發展進入快車道。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學院的參賽項目獲得金獎;學院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範校,近三年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均為95%以上,並在全省排前三……近年來,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治校水平顯著提升、特色辦學成果豐碩。
  • 構建覆蓋全年齡段、全領域的多元化教育生態圈——北大青鳥文教...
    十九大以來國家對教育的支持力度空前加大,相關促進政策密集出臺,職業教育、素質教育都迎來了黃金髮展期,進入了高速發展通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是國之所需,大勢所趨。薛總說道:「今天在這裡面向全社會發布北大青鳥文教集團新戰略,不僅是要為集團未來的發展明確方向,更是要讓全社會看到我們的信心、勇氣和擔當,從而凝心聚力,贏得更多的信任和支持,創造更大的價值,實現更好的發展」。
  • 怎樣建構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
    教育評價改革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目標任務的龍頭之戰、關鍵之戰和攻堅之戰。江蘇省張家港市教育局充分認識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的緊迫性、系統性和全局性意義,全面構建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激活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