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晶體頻率組件的原理與應用

2021-12-28 易心Microbit編程

石英晶體是現代電子電路中很常用到且不可或缺的組件,凡是需要穩定頻率供應的電路,小到 Arduino 裡面 CPU 的 clock、大到行動通訊基地臺中射頻訊號的基礎頻率,都需要像石英晶體或是從它衍生出來的頻率組件,來提供可靠、精準的頻率訊號。

接下來的幾篇文章,我們花一些篇幅來介紹這個看似簡單、學問卻不小的零件。

壓電效應

石英晶體之所以可以拿來做為頻率組件,背後的原理是一種稱為「壓電效應」的物理現象。壓電效應由法國物理學家居禮先生 Pierre Curie(就是居禮夫人的老公)和他的弟弟 Jacques Curie 在 1880 年發現。

他們發現在某些材料上施加應力時,材料表面會出現電荷,這種現象稱之為「正壓電效應」,而如果對這些材料施加電壓,讓材料內部形成電場,材料則會產生對應的變形,這種現象稱之為「逆壓電效應」。

其實幾乎大部分的人每天都會用到壓電效應。當你旋轉瓦斯爐開關時,它裡面會有一個彈簧被壓縮;當你將它旋轉到點火的位置、聽到「啪」一聲的時候,瓦斯爐裡會有一個撞針利用你剛剛旋轉開關時積蓄在彈簧上的機械能去撞擊一塊壓電材料,它在被撞擊的瞬間會因壓電效應而產生電荷。

雖然電荷量不大,但經由巧妙設計這個壓電材料的形狀,我們可以讓它產生非常高的電壓,而這個電壓經由導線傳送到瓦斯爐爐頭上的點火針,就會在一個很小的間隙上讓空氣電離而產生電弧,點燃與空氣混合的瓦斯。

上圖是一個登山瓦斯爐的點火器結構,這種爐子因為沒有外殼,可以清楚地看到壓電點火器所在的位置。

在壓電效應的作用下,小小的點火器可以產生數千伏特的高壓,並產生幾毫米的電弧。如果我們在一個壓電材料上施加訊號,這個壓電材料就會隨著訊號不斷改變形狀;如果我們把這個材料做成薄薄的一片,讓它變形時可以擾動足夠的空氣,它就變成一個喇叭。

上圖就是一個利用壓電效應做成的喇叭,有段時間曾經流行過的一種打開會唱生日快樂歌的生日卡片或是會唱聖誕歌的聖誕卡,裡面就是用這種陶瓷壓電喇叭來發聲。

不過由於壓電效應所產生的機械形變跟電場強度之間的關係並非線性,這種喇叭發出來的聲音僅止於「聽得到」而已,不僅會有大量的非線性諧波產生,響應頻率也非常窄而且不平坦,因此它並不是很好的電聲組件,只是在尺寸和價格受限的應用中,它仍然有個一席之地。

石英晶體

石英,也就是二氧化矽,是很重要的壓電材料之一,我們這次要討論的石英晶體振蕩器就是利用單晶石英的壓電效應設計的電子零件。

石英的單晶其實就是水晶,坊間可以看到許多用來當擺飾的水晶晶洞,裡面有一支一支水晶,那就是二氧化矽在地質作用的高溫高壓下結晶而形成的單晶晶體,而用來製作石英晶體振蕩器零件的石英晶體,則多半是用人工長晶的方法長出來的。

當我們在一個石英晶體的表面貼上電極,並對它施加電壓形成電場,因為壓電效應的作用,石英晶體會產生形變。更有趣的事情來了,因為石英晶體是個有彈性的材料,當我們將施加的電場移去後,原來因為壓電效應產生的應力會消失,石英晶體會「彈」回原來的形狀,在這個回彈的過程中,因為逆壓電效應的關係,電極上會感應出一個電壓。

所有的彈性物質幾乎都會有自然共振頻率,這個頻率會與物體的大小、形狀、材料特性有關,石英晶體也不例外。當我們加在它上面的訊號所造成的機械震動與它的自然共振頻率相關時,它就會很容易震動起來;如果加在上面的訊號所造成的機械震動與它的自然共振頻率相去甚遠,我們就很難維持它的震動。因為石英晶體這樣的頻率選擇特性,它很適合拿來做成頻率組件,用來提供穩定的頻率參考。

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讓石英晶體的在交流訊號下的電氣特性非常複雜,甚至我們常說石英晶體可能是所有兩隻腳的電子零件中最複雜、最難懂的。

一般教科書上常會看到石英晶體的等效電路是這樣:

這個電路的特性相當複雜,它的等效阻抗寫起來很嚇人,像是這個樣子:

Z(s) = ( 1/(sC1) + sL1 + R1) // (1/sC0)

如果利用拉普拉斯轉換來分析這個式子,我們可以找出它會共振的頻率,也就是這個石英晶體的自然共振頻率。不過各位讀者不要緊張,我們沒有要在這裡分析它。

石英晶體的切割

要用來做震蕩組件的石英晶體,都要經過妥善的切割,而切割的尺寸、方式,則決定了它的自然共振頻率。人工長出來的石英晶體,它的各個軸向有業界一致的標準命名,我們可以在許多石英晶體組件的技術文件上看到像這樣的圖:

隨著切割石英晶體的方向不同,切出來的石英晶體在電場之下會有不同的震動方式:有的會沿著長邊震動、有的會扭轉震動、有的會彎曲震動、有的會改變厚度震動等。

上圖是目前業界常用的石英晶體切割方法,如 AT、BT、CT、DT 等切法,就是在石英晶體上沿著 X 軸傾斜不同的角度所切出來的薄片。

切出來的薄片在兩面貼上電極後,再將電極引出來到接腳上,就成為我們常見的石英晶體組件了。石英晶體和大部分的結晶材料一樣,在溫度升高時體積會膨脹,而這個膨脹會影響它的自然共振頻率;不過,由於石英晶體在各個不同軸向的熱膨脹系不一樣,各種不同的切割方法在溫度變化時的變形方式也不同,而不同震動方式在變形時所造成的頻率偏移模式也相去甚遠,甚至我們可以巧妙地安排切割方式讓石英晶體的頻率受到最小的溫度影響。

以目前業界最常用的 AT 切割法來說,它切下來的薄片是以厚度模式震動,震動的頻率由厚度決定,因此決定頻率的尺寸是整個切割完成的晶體上的最短尺寸,自然受到溫度的影響最小。

AT 切割的厚度與頻率的關係是:

T(mm)= 1670 / f(kHz)

以常用的 12 MHz 這個頻率來說,切出來的晶體厚度就是 1670 / 12000 = 0.1391 mmm

傳統上 AT 切割用機械方法切割可以做到 300 MHz,如果要更高的頻率,也就是切得更薄,可以用周圍厚、中央薄的切削方法來得到更高的共振頻率,不過實務上這麼高頻的石英晶體並不常用,在 IC 內部都可以用 PLL 電路從低頻產生更高的頻率。

小結

這次我們介紹了壓電效應、石英晶體如何運用壓電效應成為頻率穩定的組件以及石英晶體的切割,後續會更詳細地剖析石英晶體的各種規格、它們在電路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應用的方法。

=====================

相關焦點

  • 小料科普|多彩的人工晶體系列——石英晶體
    水晶飾物和擺件石英晶體的工業化進程和應用1880年,法國人居裡兄弟發現了壓電效應。1917年,皮埃爾居裡(Pierre Curie)的學生、法國科學家朗之萬(Langevin)利用水晶的壓電效應,製造了超聲波探測儀,軍事上用於探測潛水艇,拉開了石英晶體工業應用研究序幕。
  • 石英晶體誰發明的?最開始應用在哪?有什麼隱藏之謎?
    試想一下,要是沒有晶振在各領域上應用,這社會發展的將會多緩慢與落後。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好奇,這些小型但重要的電子設備背後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誰發明了石英晶體?這其中有什麼隱藏的奧秘?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更好地了解到那些不為人知的石英晶體之謎,從而獲得石英晶體的全新視角。
  • 5G帶動石英元器件需求激增,惠倫晶體、泰晶科技、東晶電子等個股...
    集微網消息,6月25日,石英元器件概念股全面走強,惠倫晶體、東晶電子、石英股份、泰晶科技等個股紛紛大漲,其中惠倫晶體、泰晶科技、東晶電子漲停。石英元器件臺灣龍頭廠晶技董事長林萬興日前表示,我們更看好後續需求將挺升,石英元器件市況在5G應用擴大後,2020年起需求將大幅增加,2021年更可能出現缺貨現象,最主要原因在於 5G 設備採用的頻段,與4G不同,石英元器件的市場需求將會激增;且在日系供應商並沒有擴廠動作下,市況恐重演2012年時,全球3G通訊升級到4G通訊時,石英元器件需求將大幅走高。
  • 上海交通大學張洪斌教授:石英晶體微天平(QCM-D)技術在乳狀液界...
    為此瑞典百歐林科技有限公司特別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張洪斌教授於2020年12月11日(周五)上午10點為大家帶來一堂題為「石英晶體微天平(QCM-D)技術在乳狀液界面膜粘彈性與物理穩定性研究中的應用」的網絡公開課。歡迎廣大師生參會交流!
  • 一種高性能Pierce時鐘晶體振蕩器電路設計
    目前所用的時鐘晶片大都採用32.768 kHz晶振,為系統提供穩定的32.768 kHz初始振蕩頻率。但晶體振蕩屬於機械諧振,其需要合理的設計諧振電路與晶體配合。Pierce晶體振蕩器其結構簡單,便於集成,故得到了廣泛應用。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始終是此類晶片的發展研究方向。但傳統的Pierce電路結構存在輸出振幅受電源電壓變化影響、功耗偏大、且輸出頻率受寄生效應影響等缺點。
  • 有關石英電子手錶的介紹
    有關石英電子手錶的介紹,了解一下嗎?石英電子手錶在目前來講,是各種手錶中走時精度比較高的一種,一年的走時誤差可以控制在一分鐘以內。石英電子手錶依靠石英晶體的振蕩,作為計量時間的振源。石英晶體的振蕩頻率很高,常用32千赫茲作為標準振源。
  • 晶振與晶體的參數詳細介紹
    這個等效電路中有兩個最有用的零相位頻率,其中一個是諧振頻率(Fr),另一個是反諧振頻率(Fa)。當晶體元件實際應用于振蕩電路中時,它一般還會與一負載電容相聯接,共同作用使晶體工作於Fr和Fa之間的某個頻率,這個頻率由振蕩電路的相位和有效電抗確定,通過改變電路的電抗條件,就可以在有限的範圍內調節晶體頻率。  4.
  • 如何區分石英表和機械錶?兩者的運作原理你清楚嗎?
    石英腕錶石英腕錶的核心包含集成電路。在電池供應的電能作用下,石英振蕩器震動,劃分時間。電源為壽命數年的小型電池。石英振蕩器將電池的能量轉化成震動,以劃分時間。由於高頻率震動(32 kHz), 石英腕錶極其準確,年度誤差非常低∶每年少於一分鐘,即每天少於一秒。石英腕錶有兩種顯示時間的方式。最常見的是模擬顯示,即以指針顯示時間。
  • 天風電子:TWS、5G、loT需求驅動石英晶振行業量價齊升
    【專題】石英晶振:TWS、5G、loT需求驅動行業量價齊升1.石英晶振:最廣泛應用的時間和頻率元件石英晶振是石英晶體元器件領域核心產品,核心功能是高精度頻率源,被廣泛地應用於消費類電子產品、通信設備、移動終端、網絡設備和汽車等領域,是電子工業的基礎元器件。
  • 電子元器件之石英晶振專題報告:TWS、5G、IoT需求驅動行業發展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石英晶振:最廣泛應用的時間和頻率元件石英晶振,是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簡稱,是石英晶體元器件的核心產品,是利用電信號頻率 等於石英晶片固有機械諧振頻率時晶片因壓電效應產生諧振現象的原理製成的諧振器件。
  • 手錶石英機芯是什麼意思?石英機芯知識大課堂
    ☞☞也可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直接訂閱愛在美麗說-說逛街、說購物,分享潮流新品,搭配心得,發現美麗,搜索流行,時間驛站為你開啟時尚手錶專營品牌http://www.meilishuo.com/shop/117833石英表是腕錶種類之一
  • 無源晶振的輸出頻率如何用示波器測量?
    晶振有多種類型,無源晶振是其中價格便宜而又應用廣泛的一種。在使用示波器測量無源晶振輸出頻率時,常常會發現晶振有輸出無信號、晶振不起振等異常情況,那麼如何用示波器測量無源晶振的輸出頻率?1、無源晶振簡介無源晶振,準確來說應叫Crystal(晶體),有源晶振則叫Oscillator(振蕩器)。無源晶振是在石英晶片的兩端鍍上電極而成,其兩管腳是無極性的。
  • 惠倫晶體:創業板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說明書(二次修訂稿)
    壓電石英晶體元器件 指 利用石英晶體(即水晶)的逆壓電效應(在外電場作用下產生彈性形變的特性)製成的機電能量耦合的頻率控制元器件,因其較高的頻率穩定度和高 Q 值(品質因數)以及主要原材料人造水晶價格較低等突出優點,成為頻率控制、穩定頻率和頻率選擇的重要元器
  • 百達翡麗石英表的工作原理和走時的誤差
    > 百達翡麗石英錶由內部石英振蕩器產生一個個高精度的電脈衝推動步進電機走時的。石英振蕩器的精度是不會改變的,所以百達翡麗石英錶的固有誤差是不變的,(例如每月差1秒)。電池電壓、外部磁場、劇烈震動是導致額外誤差的主要原因,它們往往會在你不注意的時候讓錶停跳一兩次,累積起來就是明顯誤差。所以避免接觸強磁場和強震動,發現明顯變慢時及時檢查更換電池,是基本的。
  •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深度解析壓電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胡薇 發表於 2018-08-10 09:57:47 一、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 1、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是指受到壓力作用在其兩端面會出現電荷的一大類單晶或多晶的固體材料
  • 石英表 vs 機械錶,你選擇哪個?
    石英晶體便是一種可產生逆壓電效應的電介質材料,當石英某兩端被加上強度不斷變化的電壓(交變電壓)時,石英就會隨著電壓的變化,不斷地被壓縮,被釋放,被壓縮,被釋放……於是石英就振動了起來。石英晶體當石英晶體被施加頻率穩定的交變電場時,就會隨之產生規律的機械振動,由於石英晶體本身的性質,它的固有振動頻率十分穩定,可用來計時。
  • 分析壓電效應當中MEMS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打開APP 分析壓電效應當中MEMS傳感器原理和應用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1-13 15:24:20 一、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
  • 憑一塊「晶體」拿下腕錶界的半壁江山!石英表原來可以這麼高級?
    其實,石英技術運用到時鐘上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而是早在1928年,美國科學家沃倫-馬裡森利用石英晶體在電路中能夠產生頻率穩定震動的特性,製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鐘。只不過,把石英技術微縮至小小的手錶殼中,卻是日本人。
  • 憑一塊晶體拿下腕錶界的半壁江山!石英表原來可以這麼高級?
    其實,石英技術運用到時鐘上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而是早在1928年,美國科學家沃倫-馬裡森利用石英晶體在電路中能夠產生頻率穩定震動的特性,製造出了第一座石英鐘。只不過,把石英技術微縮至小小的手錶殼中,卻是日本人。
  • 石英手錶為何能掀起「石英風暴」?四次飛躍發展,還有這一點
    不管是喜歡機械手錶還是喜歡石英手錶朋友,說起手錶的歷史就不得不提「石英風暴」這檔事。雖然如今很多人會認為石英手錶的檔次會比機械手錶要低,但是過去的石英手錶幾乎將機械手錶一鍋端。那麼為何機械手錶會被石英手錶折騰得那麼慘呢?今天輕奢品尚匠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回到歷史,看看石英手錶是如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