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鋼琴從入門到進入高級階段多久才正常?學琴的真的是路漫漫其修遠兮的一個過程。孩子學習鋼琴有一點非常重要,也是不可忽視的,就是我們的手指肌肉。
手指的感覺是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而不停的在變化,有可能五歲時候彈一個作品覺得好難,但是到了7歲又覺得還蠻簡單。然後有一些技術有可能在小時候反應非常好,大的時候突然覺得手那麼大,反而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所以這些都是會跟著時間的推移來有一些變化的。
對於我們現在孩子來說,有可能很多家長都會覺得目標是考到十級休息。很多一些小朋友五年級就考了十級,實際上很多都還沒有彈明白,就把十級考完,趕快要升初中了,然後就不一定有時間練琴了等等。整體來說並不是特別的科學,因為從完全的技能上來講,要掌握這種技能和掌握一種手指的這種習慣,也許應該差不多要到初中左右,如果你能堅持彈琴到初中你就不會再忘記。
學鋼琴入門首先,學琴方向要明確大方向古典與現代鋼琴在風格上完全不同。那到底學些什麼方向呢?看一下自己平時喜歡聽什麼類型的鋼琴曲,是古典鋼琴曲,例如貝多芬的《月光曲》這種類型的,還是喜歡聽《天空之城》《夢中的婚禮》這種類型的。古典周期較長,要求手指靈活度較好及雙手協調性較強,而且對作者及曲目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而現代鋼琴比較開放,相對來說沒古典嚴謹,曲式簡單,容易上手入門,而且風格上更接近現代生活,很多零基礎的人都會更加喜歡現代流行音樂,學習起來也會容易上手。學鋼琴要有自己明確的想法和目標如果沒有老師,跟著視頻學習,或者是準備自己摸索的話,想一想自己是要彈奏一些自己喜歡聽的歌曲,還是要更專業一些。如果是想彈奏自己喜歡的歌曲的話,以好聽容易上手的歌曲為主,先從最簡單的曲目開始練習,不要因為自己喜歡夢中的婚禮,在沒有任何基礎下,第一首就去扒這個曲子,還是要由簡單的歌曲,比如歡樂頌,天空之城,去練手然後再去扒難的。那如果想讓自己專業一些,手指力量強大一些,就要注重拜厄和哈農指法的訓練。開始一定要堅持每天彈奏這兩本書上的幹條條,是不好聽,但是一定要每天都練習。學鋼琴入門要選擇合適的教材堅持不懈很多人聽到鋼琴曲都覺得好聽。甚至很多曲子聽著非常簡單,但是自己練琴的時候才知道原來這麼枯燥,反反覆覆就那麼幾句,有的音彈不過去,很難受。就想著跳過這段,或者不彈奏這個曲子了。一定要堅持,多難的音符彈奏不過去,就只彈奏那一句,熟能生巧。
學鋼琴入門基本功訓練必不可少想要效率更高掌握技巧和方法很關鍵!1、基礎練習「少量多餐」鋼琴作為一門技藝之所以要花長年的時間去練習,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腦和手都需要累積一定的知識和技巧。有些人即便一天彈5、6個小時的琴也沒辦法快速提高,就是因為這些知識和技巧都是需要時間來消化的。所以,為了使每天的練習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嘗試增加彈琴的次數,減少每次練習的時間。同理,基礎練習這種重複性很強的練習也可以考慮減少每次練習的時間,而增加練習次數。2、有選擇的重複雖說應當在基礎練習上花更多的時間,但並不意味著我們要進行盲目的重複。比如,我們不應該依照哈農的順序將二十四個大小調音階和琶音一股腦的練下來,而是應該將他們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從白鍵開始的,二是從黑鍵開始的。這樣分的好處在於:能夠有目的的將不是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與從大拇指開始的那些音階分開,再分別練習它們。分開音階和琶音的方法有很多,有人建議將調性相似的分為一類,有人建議將帶升降號的各分為一類。但Rere認為從演奏角度來講,黑白鍵分法更為合理——更容易找到主音且更容易預測並變更指法——因而使演奏更為流暢合理且更有利於視奏。在分好類之後,就應當有選擇的進行練習了。假如白鍵上開始的彈不好就彈白鍵的,黑鍵的同理。這樣就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重複練習。3、摳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舉三度為例:有些朋友沒有辦法控制好三度進行,或者在進行的時候無法保證聲音的均勻,這個時候就應當把2、4和3、5指單獨出來練,把1、3過5指單獨出來練。對這兩個細節處理了一段時間後,你就會慢慢找到三度進行的竅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