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店鋪會碰到「在拼多多定價稍高於其他平臺時,數據提升較慢」、「免費流量太少,轉化低,付費投產起不來」的情況。那麼今天小橙子就來跟大家講解下,如何利用付費推廣以及店鋪自帶營銷工具配合實現銷售額進行提升思路。
一、運營策略
1、前期
無論什麼時候,一個店鋪最需要的都是流量,沒有流量扯什麼都是空談,特別是一個新店起步,如果不能快速拉起流量很容易就一直持續這種狀態直到放棄,所以前期主要目標放在引流。
通過多品計劃測試產品的市場搜索熱度,確定流量佔比最大的款,同時和店鋪確定的利潤款去一起推廣,利用老店的進店關鍵詞及推廣工具中的關鍵詞分析找出幾個大詞進行投放,場景計劃全開溢價拉高,盡一切手段擴大引流入口。
2、中期
流量有了之後下一步就是考慮轉化率,光有流量而沒有轉化反而會降低店鋪權重,拼多多主要面對下沉市場,根據消費習慣,價格是第一衡量標準,在起步定價就比較高的情況下,需要讓客戶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力度,通過優惠券等營銷工具,對產品進行限時限量購設置,少量多次,一次只給幾十件後期慢慢提升,給客戶以買到就是賺到的感覺。
3、後期
有一定的基礎轉化之後就要開始考慮盈利,提高客單價,拉高免費流量成為主要目標。
產品的特殊性導致客單價不會提到太高,老客戶復購一般也不會多很多,散戶較多所以就需要通過平臺工具去想辦法提高,滿返工具就是非常好用的,和優惠券有異曲同工之妙,優惠額度以及門檻是需要多次分析確定的,還是一個原則,讓消費者覺得賺了這才是正確的方法。
後期的引流就不能主攻付費,拼多多活動較多,但是不要全參加,不然後面活動的限制價格會卡的比較低,大促活動能報就一定得報,哪怕不賺錢,只要不虧就行。
儘早對接小二,可以從小二那裡獲得很多優質活動的諮詢。
付費這邊搜索推廣在權重起來之後只要做了有優惠的活動就可以卡位,但是限額不用給太多,重點在場景推廣,營銷活動頁的各種頁面曝光以及相似商品的競品流量都是很好的。
二、實例效果對比
1、操作優化前
數據因為碰到大促流量起來較快所以數據還算比較穩定,但是轉化稍微差了點
2、按上述運營策略操作後:
每個店鋪的基礎不同產品受眾不同所對應的推廣方式也都各不相同,需要應變的就是對產品的分析以及市場的判斷,平臺日漸趨近成熟各種店鋪都會有合適的工具和方法,就看你是否能夠找對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個資深的車手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探索、琢磨、試錯,拆解推廣的思路和套路。可以去嘗試著摸索,不過我想聰明的人,應該會選擇一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