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2020-12-21 澎湃新聞

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2020-12-16 1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藥訊 上海藥訊

頸部腫塊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曾經有份研究統計,在非甲狀腺非炎性腫塊中,頸部腫塊80%為腫瘤;在腫瘤中,惡性腫瘤佔80%。因此當頸部莫名其妙長了一個腫塊,患者首先擔心的是不是癌症。

頸部腫塊是癌症會有什麼症狀?

頸部腫塊如果是癌症的話,一般會有以下症狀:腫塊相對固定且變大的速度較快,頸部疼痛伴隨同側耳朵疼,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痰中帶血,在頭頸部有第二處明顯的病變,面癱等。另外,平常抽菸喝酒量很大的患者,相對得頭頸部癌症的機率也要大很多。

頸部腫塊主要病因是哪些?

頸部腫塊按病因可分為炎性腫塊、先天性疾病和腫瘤三大類。

頸部炎性腫塊病程一般在1到2周左右,頸部腫瘤性腫塊病程一般在1到2個月,頸部先天性腫塊病程一般10到20年。

從年齡上來看,嬰幼兒和年輕病人多為先天性腫塊,例如甲狀舌管囊腫、鰓裂囊腫。從腫瘤的質地和觸感來說,頸部良性腫瘤一般質地中等,邊界清楚,活動度尚可。而頸部惡性腫瘤一般較硬,活動度差,甚至可以出現多個腫塊。鰓裂囊腫和表皮樣囊腫一般為囊性腫物。

其實我們門診中最常見的是第三大類的頸部腫塊,即炎性腫塊。該類腫塊有紅腫熱痛的症狀,急性期伴有全身症狀,例如發熱、乏力、食慾減退和白細胞總數增高。嚴重者可有頸部膿腫形成,此時局部皮膚有明顯壓痛點和波動感。

頸部腫塊需要做什麼檢查?

根據頸部腫塊的位置、性質和來源不同,每個病人所需要做的檢查也不同,往往要涉及到臨床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細胞學檢查等多項綜合的檢測。

最常見的器械檢查是喉鏡和鼻咽鏡檢查,該項檢查對淋巴結轉移性惡性腫瘤中,原發灶來自鼻咽、口咽、喉部等區域的需要重點檢查。因為這對於定位原發灶有重要作用。

最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是超聲檢查,該項檢查的優點是迅速、簡便、無創,一般當場即可出報告,因此是我們頭頸腫塊專病門診的首選輔助檢查。當然其也有局限性,因為對腫瘤的診斷仍舊不夠理想,尤其是在試圖鑑別診斷良惡性的時候,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採取更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了,比如CT和MR。CT和MR不僅可以幫助診斷頸部腫塊,還可以在準備手術前提供指導意義。比如說和腫塊周圍神經和血管的關係等。

在臨床和影像學檢查之外還有一大類檢查,也就是細胞學和組織學檢查,也就是老百姓平時說的「病理」,這一般也是確定腫塊的金標準。比如,甲狀腺腫塊可以做一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其診斷正確率和陽性檢出率在一定範圍內都是相當高的,這對於排斥手術的一類病人尤其適用。

採取藥物還是手術治療好?

炎性腫塊的治療方案一般採取抗炎藥的治療。如果炎症比較嚴重甚至形成了膿腫,就需要穿刺或者切開排膿之後,再輔以藥物治療。有些特殊的炎症,例如結核,就需要採取特殊的抗結核治療。

先天性腫塊如果因為短期內增大,或者良性腫瘤例如腮腺腫瘤,一般都是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頸部腫塊是惡性腫瘤,它的治療就要相對複雜很多,但是大體上一般會採取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中的一種或多種。具體採取哪種方案,要根據癌症的種類和分期來決定。

顯然,癌症的準確分期就尤為重要,需要由一個具有豐富頭頸部癌症診治經驗的專家和團隊來進行。因此,如果發現頸部腫塊請儘早就診,尤其要對頭頸部惡性腫瘤要早發現,早治療。

■ 上海醫藥集團特別支持

本文版權屬於上海藥訊,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頸部長了腫塊怎麼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頸部摸到不明原因的腫塊怎麼回事?當有這些表現時你就要注意了
    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頸部的檢查方法。頸部是我們人體的腫塊多發區,由於頸部是頭部和全身各處淋巴的匯總區,因此也是惡性腫瘤淋巴道轉移的集散地。據文獻報導,頸部腫塊可由60多種疾病引起。而位於頸部的轉移癌有90%以上來自於頸部,最多見的是鼻炎癌和甲狀腺癌。此外,炎性腫塊、先天畸形、甲狀腺腫也常會出現頸部腫塊。
  • 頸部淋巴腫塊不要緊?若有這三種病症,趕快就醫!
    淋巴結摸起來像是一個小球球,在頸部、腋下很容易摸到。感染、腫瘤容易引起淋巴結腫大。當發生感染,淋巴球與細菌、病毒「開戰」,遇到毒素釋放,或是細菌量太高。引發更多淋巴球聚集,就會導致淋巴結的紅、腫、熱、痛,這屬於免疫系統運作的正常反應,此時不必太過擔憂。
  • 身體莫名其妙出現腫塊,到底要不要緊?4點教你簡單辨別
    身體的這些部位長腫塊一定要留心01 頸部頸部大概是咱們人體部位裡,最容易長包塊的地方之一。甲狀腺分布在我們頸部的正中,左右對稱,但當病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能會出現和腫瘤同側的淋巴腫塊,並有嗓子嘶啞、吞咽困難、憋氣等情況。長期接觸輻射、有甲狀腺癌家族史、長期碘攝入過量或不足、超重或肥胖人群,還有中青年女性(20-40歲),需要格外注意。
  • 耳垂下方長小腫塊,小心是腮腺腫瘤
    ');}-->   部分人發現耳垂下方有胡豆大小的腫塊,前期還覺得不疼不癢,但突然哪一天發現胡豆大小的腫塊有長大的趨勢,嚴重者還會出現疼痛感,醫生提醒,這可能和腮腺腫瘤有關。
  • 比熊身上長腫塊(硬塊)-哪類腫塊危險性較大
    下面提到的這些出現在比熊身上長包、腫塊、硬塊或是小疙瘩,是需要我們特別上心的:皮下的小腫塊,並且摸起來感覺有粘連:  有些皮下的腫塊,我們用手摸起來不能活動,好象和下面粘在了一起,是否粘連也是明顯的區別於淋巴結腫大的特點,這種硬包或是腫塊應該特別在意,儘早檢查。
  • 15歲男生脖子上長「貪吃蛇」專家提醒:孩子頸部長腫塊、突發聲嘶或...
    15歲高一男生無意間摸到的頸部小硬節,就診後發現居然是甲狀腺癌,惡性腫瘤已像貪吃蛇一樣侵犯了周圍的器官和組織。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順利實施根治手術後,已於昨日出院回家康復。小張是湖北十堰人,目前正在讀高一,五一前無意間摸到脖子上有個腫塊,像小石頭一樣堅硬。父母帶小張到當地醫院做彩超檢查發現其甲狀腺上長了多個腫塊,隨後來到武漢進一步求診。
  • 名醫幫幫團N0.141:男子咽喉部長2釐米腫塊是什麼
    網友陳先生的煩惱:     陳先生今年34歲,最近他的脖子咽喉部有一個2釐米長的腫塊,可以用手摸到,平時也不疼,只有轉動脖子時有點疼。雖然平常不疼不癢,對日常生活影響不大,但卻讓人不是很安心,請問醫生這種腫塊該怎麼辦?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 身體莫名長出腫塊,究竟危不危險?專家:這幾種恐是腫瘤前兆
    之後記者對觀眾表示了感謝,並承認「如果沒有這封電郵,她可能永遠都不會主動去就醫,那麼她的腫瘤肯定會繼續發展下去,想想都覺得非常可怕……」不僅是頸部,身體很多部位都可能無緣無故地長「包」,有些包塊是良性的,但也可能像上述記者那樣是惡性腫瘤,具體該如何區分,不同位置的腫塊又可能預示哪些問題?
  • 這些腫塊(淋巴結)要不要緊?什麼時候更要特別注意?
    應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有事沒事就會在脖子、腋下或鼠蹊部摸到小腫塊。這些腫塊要不要緊?什麼時候更要特別注意?其實這就是「淋巴結」。  人體循環系統,除了一般人熟知的血管,還有淋巴管系統。淋巴結摸起來像一球一球的,在頸部、腋下、或是鼠蹊部最容易摸到。  感染、腫瘤易引起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通常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發生感染,淋巴球與細菌、病毒「開戰」,遇到毒素釋放、或是細菌量太高,引發更多淋巴球聚集,就會導致淋巴結的紅、腫、熱、痛,這屬於免疫系統運作的正常反應,此時不必太過擔憂。
  • 強哥每日皮膚科普(0803):皮膚出現了一個腫塊,怎麼辦?
    所有的諮詢中,最怕發過來一個皮膚腫塊的照片,問我這是什麼?這個真的讓我為難啊! 皮膚病的診斷一定要看到皮疹,很多皮疹我們專業人生一瞄即知診斷。但一些不典型的皮疹,或是比較深在的皮疹,強哥在微信上就搞不定啦。不典型的皮疹,我們會建議患者做皮膚活檢或其他必要的檢查。而對一個皮膚腫塊,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觸摸這個腫塊,才能有初步的印象,比如質地彈性如何、活動性如何、有沒有壓痛,等等。
  • 淋巴腫塊不要緊?不痛淋巴結需格外小心!三種病症請儘快就醫檢查
    該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有事沒事就會在脖子、腋下或鼠蹊部摸到小腫塊。這些腫塊要不要緊?什麼時候更要特別注意?
  • 頸部皮膚上長了「小肉粒」,是什麼東西?該怎麼辦呢?
    頸部皮膚上長了「小肉粒」,是什麼東西?其實在人的頸部皮膚上長的這些小肉粒,從醫學的角度上講被稱作皮贅,摸起來非常的軟,而且不痛也不癢,通常和皮膚的顏色差不多,有的可能呈現一些灰白色,在人的脖子處最容易長出,有些人長了一兩個,但是也有些人會長出很多。皮贅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它是我們皮膚下真皮膠原纖維組織發生增生所出現的情況。
  • 頸部腫塊切掉 反而遷延不愈!是淋巴結核還是淋巴瘤惹的禍?
    結核桿菌進入人體後,沿淋巴管到達頸部淺、深層淋巴結部位,各部位多為單側性淋巴結,受累咽部。重發病以上吸收後受累淋巴結核仍繼續發展形成冷膿腫或潰瘍。  2、原髮結核感染後血中結核桿菌隨血行進入內側頸淋巴結,引起頸淋巴結核;還可以從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後汲及深部淋巴結群繼發感染。頸部淋巴結核也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一個局部表現形式,並可合併縱隔肺門部、腋窩部、腹股溝部淋巴結核。
  • 頸部淋巴結腫大是怎麼回事
    經抗炎後腫塊多可消退。慢性淋巴結炎是頭頸部、口腔等慢性感染導致的、長期存在的淋巴結腫大,大多表現為無症狀的頸部淋巴結腫大,多位於頜下,可有局部輕微壓痛。這種淋巴結在沒有急性炎症時多為質軟、活動的淋巴結,一旦因全身抵抗力下降,又轉變為急性炎症,病情可以反覆發作。
  • 脖子上長了「蘋果」大的腫塊,醫生用9個小時切除。專家提醒,這個...
    供稿: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脖子上長出「蘋果」大小腫瘤,患者病情危急1年前,51歲的梁先生發現右頸部長出一個莫名腫物,由於腫物無痛性,且無其他症狀,經過詳細的體格檢查,結合輔助檢查及病理檢查,考慮為甲狀腺癌並右頸部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轉移淋巴結腫大侵犯右側鎖骨,前方包繞鎖骨,下方緊貼鎖骨下靜脈,內側為頸總動脈,頸內靜脈,後方有多條重要神經。此類病例少見,手術難度大,風險高,手術空間狹小。
  • 脖子上長痘痘怎麼辦?達人支招頸部清痘秘訣
  • 脖子若出現「腫塊」,提示你該好好檢查了,或與這7種疾病有關
    每種癌症的發病原因不一樣,不過根據臨床醫生的經驗,不過有些癌症會出現相似的症狀,如患有肺癌、甲狀腺癌以及白血病時脖子上會出現同一個信號即頸部腫塊。甲狀腺癌一般沒有自覺症狀,頸部腫塊呈現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會慢慢的增大,跟隨吞咽上下活動,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比較早產生壓迫症狀,如吞咽變成困難,呼吸不暢、聲音嘶啞以及局部有壓痛感。當頸靜脈受壓時會使得患側靜脈怒張以及面部水腫,這是甲狀腺癌的典型症狀之一。
  • 11歲男孩脖子和鎖骨上長倆小腫塊卻沒告訴媽媽,一查癌症已擴散
    據《每日郵報》6月12日報導,一名11歲英國小男孩的脖子和鎖骨上分別長了一個小腫塊,但他並沒在意,所以就沒告訴媽媽。當男孩的媽媽發現腫塊後馬上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竟是癌症。當地時間6月12日,英國媒體講述了男孩的遭遇。
  • 淋巴結腫大嚴重嗎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四種
    頭頸部淋巴引流豐富,頸部本身就有很多淋巴結,在病理生理狀態下,可造成頸部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嚴重嗎?頸部淋巴結腫大的原因以及頸部淋巴結腫大怎麼治療?本文就以頸部淋巴結腫大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和分析。淋巴結腫大嚴重嗎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
  • 身體給你的危險信號,這樣的腫塊如果出現在脖子上,最好去看醫生
    如果你發現脖子上有腫塊請儘快檢查,你知道皮膚是一個很好的試金石可以檢查出身體內部的情況嗎?沒錯,你的皮膚可以告訴你目前的身體系統是否健康,儘管皮膚表面上大多數的突起和腫塊都是完全無害的,但有些特別是它們在你的頸部和耳朵上,這可能是代表危險甚至攸關性命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