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歧視、被隔離?沒有衛生巾的時代,古代女子來例假有多悲催

2020-12-26 翻開歷史叔

都說女人來到這世上,就是一場修行。

尤其是每個月的姨媽拜訪,更是讓每個女生的煩惱。

面對姨媽的拜訪,衛生巾、衛生棉條月經杯都是提高女性經期生活質量的偉大發明。

這些我們日常再正常不過的東西,卻還沒有百年歷史,就連衛生巾,在我國普遍使用也就40多年。

因此,有人就會在想:沒有衛生巾的漫長歲月裡,這些廣大女性又是如何解決這個「血流成河」的問題呢?

古代來月經,卻被人鄙視

根據大量人類學調查顯示,古人都無法理解女性這種「流血但卻不死亡」的生理現象,因此女性一來月經,就被認為是魔鬼附體。

無論是經血,還是處於經期的女性,人們都認為她們會帶來厄運,往往這個時候就會這些女子會遭受歧視、隔離,甚至迫害。

同時人們還會將經血、疾病聯繫在一起,認為大姨媽是汙穢不詳之物。

古羅馬有一個學者叫老普林尼,他在《自然史》就記載:女性的經血會讓莊稼枯萎,會讓鋼鐵生鏽,蜜蜂死亡,抑制農作物的生長......仿佛就像打開潘多拉之盒。

而中國古代也還好不了哪裡去。

《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女子入月,惡液腥穢,故君子遠之,為其不潔,能損陽生病也」,這就意味著:人們在經期交合會讓男性染上疾病甚至死亡,看到那些經血或相關用品,會認為十分晦氣的一件事。

也正因為這種思想,民間就忌諱新娘成婚那天來月經,認為會給婆家帶來晦氣,所以出現「騎馬拜堂,家破人亡」的俗語。

不僅婚禮,產房、祭祖、葬禮等很多場合,經期女性都不允許出現。

月經再恩愛,同樣也會受到懲罰

由於對經期的忌諱,不少地方出臺關於「禁止經期嘿嘿嘿」等規定,但對於那些特殊時期,但把持不住非要恩愛的男女而言,古代猶太人就來了狠招----直!結!處!死!

《舊約·利未記》就記載:婦人若有月經,若與她同房……二人必從民中剪除。

而在西方中世紀,人們更是認為若經期同房,生出來的孩子會擁有一頭紅髮,而紅頭髮在當時被認為是惡魔、怪物。

順便值得一提,我國也有類似這種說法,只不過並不是頭髮,而是紅臉!

也就是說經期同房的孩子,臉會是紅色。

一旦女性來經期,如何解決自己經血?

在沒有衛生巾的時代,原始女性可能會用樹葉、乾草、樹皮等簡單清潔。到了文明文化,女性就會用草木灰、絲麻等吸水材料裝進小布條,兩頭用細繩系在腰間,代替之前那些粗糙的樹皮乾草等。

隨著造紙術的發明,東漢有些條件較好的人家就會用草紙代替草木灰,高門大戶的女子會用更加珍貴的白紙來填充。

這些中間塞著吸水材料,能夠多次使用,也是衛生巾的早期雛形。

(月經帶)

而西方人對經濟態度、處理方式也跟中國相似,直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女護士用紗布加藥棉製成類似現代「棉+無紡布」組合相似的衛生巾。

(各類早期姨媽用品示意圖)

隨後到了1920年,美國金佰利克拉克公司產生全球最早的衛生巾---Kotex(高潔絲),這種用纖維棉和細薄紗製成,用別針或繩子固定在內衣上,使用起來並不方便。

(Kotex 衛生巾 1921 年的廣告)

而到了1970年代,衛生棉的演進有著重大的突破,帶背膠的衛生巾也隨之出現在日常生活之中。

隨著女性市場逐漸龐大,衛生巾的款式、樣式也都紛紛出現。

女性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重複使用一條衛生布,也不再對經期躲躲閃閃,更不怕別人的歧視。

參考文獻:

【1】劉文明《論<舊約聖經>中希伯來女性及其女性觀》

【2】李金蓮《女性、汙穢和象徵:宗教人類學視野中的月經禁忌》

相關焦點

  • 古代女性沒有衛生巾,來例假以後是如何解決的
    然而這也讓我不禁思考,在古代的時候沒有衛生巾,女性來例假了又是如何解決的呢?在幾千年前,人類就發現了女性的月經規律。因此當時的人們,就把這種事情取名叫做自古,「月事」或者「月信」。由於科學水平的局限性,古代的人普遍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現象。因此女人的月事,幾千年來都被人們覺得月事乃不祥、不潔的表現。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她們「大姨媽」來的時候怎麼辦?
    1、古代女性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直到春秋時代,才有了褲子。後來,女性例假時會多穿一條舊褲子在內,防止弄髒外褲,慢慢地男子也仿效,逐步演變成今日穿的內褲。如今,不穿內褲卻成為另一種性感的表達。2、古人女性刮除體毛嗎?比起她們與時俱進的高智商,我國的女性在刮除體毛上可沒啥進化。事實上,很早之前古代女性就推崇將眉毛剃掉,再用黑色顏料畫眉。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女性來了「大姨媽」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女人每個月都會來幾天例假,現代人俗稱「大姨媽」。從古至今,都是所有女性同胞最頭疼的事情。如今的女生對衛生巾的選擇非常的小心,畢竟這是關係自己身體健康的大事。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古代沒有衛生巾的情況下,女性是怎麼處理自己的特殊時期呢?關於古代女性是如何處理例假的記載其實很少,因為在過去的文化中,人們認為來例假是不吉利或不乾淨的事情,大家都避而遠之,所以相關的描述很少。
  • 古代女子有4樣私密用品,每件都曾羞於見人,如今不再是稀奇物
    1.古代女子的私密物件古代的女子最注重的就是貞潔了,別說和男子摟摟抱抱,就連私下見個面都是有辱門風的,更別說什麼把自己的私人物件贈予男人了,今天想跟大家一起探討的是古代女子所用的4件私人物品,這4件私人物品每一件都是羞於見人的,這4件私人物品,在我們如今看來並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女子生理期是如何防漏的?一根棍子,一塊布?
    古代可沒有衛生巾,但是有一個叫月事布一樣的東西,如果你不知道月事布是什麼?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就是用一個棍子,纏著一點棉布,裹起來,就成了最原始的「衛生巾」。歷史就像一條長河,河的中遊為下遊的人鋪好了路,所以才有了我們現代女性的美好生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關於古代女子難以啟齒的那些事。一個棍子,一塊布子,就成了最原始的「衛生巾」原始社會的女性,都處於全裸或者半裸的狀態,那個時候,人和人之間沒有任何的高低貴賤之分,女性的地位也和男性不相上下。
  • 中國古代女人來例假沒有衛生巾怎麼辦?古代人的智慧讓我們點讚!
    沒有衛生巾的漫長歲月裡,廣大女性是如何解決血流成河這個問題的呢? 每個女人每月總有那麼幾天心情煩躁抑鬱,當古代女人遇上這幾天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在當今社會,女人們可以使用衛生巾、衛生棉條和月經杯來提高經期生活質量。然而在沒有這些東西古代女性又是如何解決血流成河這個問題的呢?
  • 古代女子有4樣私人用品,曾因羞澀藏於閨中,現很常見滿大街都是
    古時有這樣一句話:「男女授受不親」,在封建時代哪怕你多看對方一眼都是不被允許的,更別說她們的私人用品了。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代女子的4樣私人用品,曾「羞於見人」,而現在滿大街都是。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古代的衛生巾,大姨媽是每個女人一生都要經歷的事情,而大姨媽來臨時就要用到衛生用品,在原始時期和奴隸時期人們還沒有發明出布和紙,所以當時女人都會用乾草樹葉來解決衛生問題
  • 古代女子,來「大姨媽」時怎麼辦
    我們對古代的朝代更替的歷史,都有著非常詳細的史料記載。但是在古代人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上,卻鮮有人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對女性來說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古代,女性來「大姨媽」時,都是如何處理的呢?古人通常把「大姨媽」稱為「月事」,也就是一個月來一次的含義。由於在古代,人們對於生理知識的缺乏,導致古人對這種「血光之災」的大姨媽一直存在偏見。在最初的原始社會,女人在來「大姨媽」時,便會被隔離在部落之外的地方居住,因為他們擔心這種事情會為部落帶來晦氣。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女子在生理期是如何做到防漏的?
    其實這種事情在古代並不是太嚴重的事情。這是因為,古代婦女和今天不同。古代婦女基本沒有避孕措施,而且嫁人很早。很多時代,女孩十三四歲,也就是剛有了月經就嫁人了。現代女性在可生育年齡階段中,平均有450次月經,3000多天,8年左右的時間。但古代就不同了,很多女人只有50次而已。所以,這個問題也就不是太大問題。古代中國女性,鄉下完全不講究的不提,相對條件好一點的,會用月經帶。
  • 古代女子來月經,怎麼辦?
    於是,一邊蹲坑的我,一邊盯著姨媽巾開始沉思:衛生巾一戰前後被製造出來,但推廣使用卻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金佰利公司的品牌「高潔絲Kotex」才為世界帶來了第一片拋棄式衛生棉。也就是說,古代的人沒有如此現代的姨媽巾!(廢話.)
  • 印度女性因為來月經,就被趕出家門!這裡的女性歧視有多嚴重?
    而女學生來了例假,必須到宿管處登記姓名。可是在過去的兩個月內,登記表上空無一人,於是才有了上面那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幕。「這給我們留下了精神創傷。」該校學生控訴道,「校方經常會用月經問題騷擾我們。女孩來月經初潮時,就是半輩子隔離生涯的開始。圖源紀錄片《研究月經的男人》事實上,這並不是個例。在印度廣袤的鄉村地區,「月經隔離」不但更為普遍,條件也更為惡劣。
  • 古代妃子遇到皇上臨幸,可恰好來「例假」怎麼辦?處理方法很隱晦
    古代社會,女子以丈夫為尊,對於丈夫的要求,女子又哪能說不呢?特別是在後宮裡面,那些爭寵的嬪妃每天最盼望的,就是皇上能夠來寵幸自己。可妃子們也有特殊時期,那就是來「例假」,在此期間是不能和皇上恩愛的,那麼尷尬的是,古代妃子遇到皇上臨幸,可恰好來「例假」了,該怎麼辦?
  • 古代妃子侍寢皇帝,來例假了咋辦?
    「來,上朝,聽邵總繼續給你們講故事」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後宮佳麗三千,有的甚至上萬,就比如那位坐羊車隨機臨幸妃子的司馬炎,人家後宮何止萬人啊。那麼問題來了,要是皇帝想臨幸自己的時候,例假來了怎麼辦?受到封建迷信的影響,古人們認為女子的月事是不潔之物,普通的男人都接受不了,認為那是晦氣,會倒黴的。而在皇宮之中講究就會更多,就更看重這些,一旦讓皇上見紅,那麼可能就是欺君之罪,輕一點的會被冷落,以後就別想靠近皇上了,上位之路從此斷送!而重一點的懲罰可能就是滿門抄斬了。
  • 來例假時,用衛生巾好,還是選擇衛生棉條?醫生:各有優缺點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衛生棉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傳統的衛生巾,一種是這幾年比較火的衛生棉條。對於衛生棉條的接受度,我國女性呈現兩極分化的現象,一部分女性認為,我們根本不需要新型衛生棉的替代,傳統衛生巾有什麼不好?
  • 古代女子沒有衛生巾和胸衣怎麼過?古人的智慧,讓人大開眼界
    不過,您仔細想下,古時候壓根就沒有粉底,沒有睫毛膏,沒有沐浴露,沒有女用剃鬚刀,沒有衛生巾……還有,她們「大姨媽」來的時候怎麼辦啊?天哪,古時候的女人是怎麼過的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古代女人上衣是肚兜,那她們穿內褲嗎?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宣告來例假,現實「散裝衛生巾」刺痛了我們
    《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大聲宣告說,我來例假啦。終於有一個影視劇正視這個問題。可是你知道嗎?網上有賣散裝衛生巾。因為還有很多姐妹生活中卻連衛生巾都用不起!!!這個話題讓人心酸和唏噓。李尖尖在《以家人之名》中,公開宣告我來例假了。
  • 古代沒有衛生巾,女人來月事怎樣處理,方式非常多
    說起衛生巾,可以說所有人都知道。主要是在女人來月事的時候使用的。可以說使用非常廣泛,主要是因為乾淨衛生,而且便宜,大多數人都可以用得起。當然,也有女人在這段時間使用其他的東西。不管怎樣,都是比較經濟實惠,而且衛生的。那麼,在古代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古人在這段時間使用的是什麼呢?
  • 「爸爸,我來例假了」讓眾人尬到腳趾抓地的「月經分享」請再多點
    「聽說來例假肚子要疼的啊,我怎麼不疼呢?」桌上的兩位爸爸和哥哥們繼續尷尬著,親爹用表情示意李尖尖適可而止,尖尖並沒有收斂。當爸爸不好意思地說,「以後這種事情不懂就要問」的時候。李尖尖反問道:你們都是男人,又不來例假,我問你們有什麼用?
  • 古代後宮嬪妃來「例假」,碰到皇上翻牌子怎麼辦?古人做法很聰明
    ——《宮中詞》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都會出現一些生理現象,對於女子來說,「例假」也叫「月事」便是她們進入青春期的一個顯著標誌,也意味著她們生理上在漸漸地成熟起來。對於女性來說,來例假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女性在這期間還會承受非常難忍的痛苦,這是男性永遠也體會不了的苦楚。
  • 「散裝衛生巾」爭議背後:有產品沒有外包裝,3片抵印度人全天生活費
    對此,有網友困惑不解:不就是幾包衛生巾嗎,普通品牌也沒有多貴,不過是一杯奶茶、一張電影票的價格,貼身用的東西省這點錢有必要嗎?而另一方網友則認為,拿奶茶和衛生巾相比根本是「何不食肉糜」,迫於經濟壓力購買散裝衛生巾的,本就不是消費奶茶、電影票的群體。